专栏名称: 券业新力量
面向证券业从业人员,无论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传递优质理念,分享先进方法,解析实操案例。以“新力量”产品体系为抓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服务内容,服务所有券业人的梦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券业新力量

为何发了119年的诺贝尔奖,竟然还在呢?

券业新力量  · 公众号  ·  · 2020-10-16 14: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几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发布了,除了大家对研究成果的关注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
诺贝尔奖奖金重新上涨,回到了1000万瑞典克朗!
今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是1000万瑞典克朗(约人民币760万元),比2019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
其实,诺奖的奖金,也并不是稳定的,从2011年开始,诺奖也是从1000万瑞典克朗逐步减少到了800万瑞典克朗。
那么问题来了,1901年,诺贝尔遗嘱中只有3100万瑞典克朗,为何发了119年后,竟然还在呢?


1
诺贝尔基金的161倍成长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命名的。
诺贝尔生前立了一份遗嘱,遗嘱声明,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用来设立一个奖励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
2020年单项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人民币760万元)。
2019年,诺贝尔基金投资资产余额为49.02亿瑞典克朗(投资组合46.18亿,基金会直接持有的办公楼等资产2.84亿)
这3100万瑞典克朗,怎么还没有发了119年呢?

事实上,在最初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构想中,提供给学者的奖金应该相当于大学教授20年的薪水。


每一年的奖金,其实也只占诺贝尔基金3%不到。但是当时这3100万瑞典克朗投资对象都是国债和存款,收益很低,再加上基金会运营的费用,发着发着总额就减少了。
一直到了1953年,瑞典政府允许基金会独立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不动产等方面。从此,基金会的经济状况开始改善。
在70-80年代后,诺贝尔基金总额不断提升,才达到了现在的50亿瑞典克朗附近。
2
诺贝尔基金的投资之道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诺贝基金会总的回报率达到16%,而基金会本身运营支出与奖金只占总资产的2.1%。
那么,翻了161倍的诺贝尔基金,为何会如此大的变化呢?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其投资工具的多元化。

首先基金会把投资收益率目标设置为3.5%,这个数值是排除了通胀的数值,可以说并不高。

其次他们的理论配置是这样的:

55%的股票(配置比例在40%~65%)
10%的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0%~55%)
10%的不动产(比例0%~20%)
25%的另类投资(比例5%~45%)




以2019年诺贝尔奖基金的投资工具为例。
2019年实际配置:
47%的股票基金与股指期货
13%的固定收益类基金
9%的不动产投资基金
31%的对冲基金


这样的投资组合,就像一个人本身在国企上班(固定收益类基金),和朋友合伙开了个公司(股票类基金),有一线城市的房子可以收租(不动产投资基金),自己下班了再开会儿滴滴(对冲基金),想不赚钱都难。
3
诺奖的启示
像诺贝尔基金的资产配置方式并非一家独有。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桥水基金等许多投资机构都采取了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配置的原因,就是长期来看,将资产配置在不同的领域,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那么总的投资收益率就是这些大类资产各自收益率的加权平均。
而在国内投资市场不断成熟,投资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业余投资者仍停留在买股阶段,反而缺乏资产配置的灵活思维。
那么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占比高的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指的是基金资产中股票占比80%以上,收益高,风险也高。
10月9日,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来看,近七年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72.96%,年化收益率达15.41%,而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累计涨幅分别为47.98%和51.59%,显示出长期投资的魅力。

总之,偏股型基金“长跑”收益率远超股指涨幅!
诺奖基金,资产翻了161倍的背后,是熟练地运用了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策略,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 要根据收益与风险配置不同的资产,单纯买存定期、买债券,钱是会慢慢花完的。更不用说在通胀前提下钱越来越贬值的问题。
2、 对于非专业人士,也就是我们这些老百姓,基金定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 如果我们不像诺贝尔一样有这么一大笔钱做本金,那么选择资门槛低、收益高、流动性好的 基金定投是最佳的第一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下方留言哦。




公众号搜索:券业新力量,ID: licaishi08
一起学习资产配置的功守道

—TheEnd—

为你的财叔,点了在看再走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