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书先生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价值投资家  ·  2月12日正式确认大盘现在涨到3331.36 ... ·  23 小时前  
价值投资家  ·  2月12日正式确认大盘现在涨到3331.36 ... ·  23 小时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2 天前  
单号码查入口  ·  价格猛涨,逼近一克870元!这家大行宣布下调 ·  2 天前  
价值投资家  ·  2月10日操作:今天新抄底300396迪瑞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书先生

你的音量,暴露了你的层次

温书先生  · 公众号  ·  · 2019-05-09 20:26

正文

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范姐   图 / 花瓣网

来源:极物(ID:ijiwulife)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韩星朗读音频


前几天,高铁上,坐我后座的熊小孩一直用狂大声放动画,整个车厢都为之侧目。


我忍无可忍,强压着怒火,默默拿出耳机,很好语气的跟他说:“耳机借你用好不好?”


他妈却一把把我推开:“小孩戴耳机伤耳朵你不晓得!”


生活中这样吵到他人的事情也并不少见。


看电影时旁边的人大声地讨论剧情,坐地铁或公交时有人开着公放在补追《都挺好》,还有人走在路上刷视频,一边刷还一边大笑。


不仅显得自己没素质,还非常讨人厌。


梁实秋说: “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


的确如此,每个人在公众场合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大声说话影响别人,有的人压低声音小声说话。


小事方能见真章,不要小看你的音量,不知不觉间它已经暴露了你的层次。


1

音量可以看清一个人的样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当我们在公众场合留意到一个陌生人时,总会先听到他的声音。


低声说话的人,显得温和有礼;而大声说话的人,吵吵闹闹,影响到别人却不自知。


美剧《破产姐妹》里面,Max和Caroline就是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Max是生活在威廉斯堡的女侍应,而Caroline本来是一位千金大小姐,阴差阳错成为了Max的室友兼好友。


某一集里面她们两个结伴去电影院。看电影时Max一直大声吐槽剧情,引起其他观众不满,让坐在旁边的Caroline非常尴尬。


是啊,电影院应是安静观影的地方,大声说话总会影响到他人,其他人讨厌也很正常。


平时遇到一个陌生人,我们可能会先靠对方的衣着打扮来作为第一印象。


但其实,有些人穿得衣冠整齐,一开口的音量却暴露了自己:不顾他人大声嚷嚷,显得粗鲁不堪;而有意识地温柔软声,会让人感到礼貌。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私人空间效应”。


我们的身体周围有一定的空间,对待越陌生的人这样的空间就越大,当他们越过空间的边缘时,我们会感觉自己被冒犯。


其实,不止身体有私人空间,声音也会有私人空间。那些电影院里的讨论,走在路上的突然大叫,还有坐地铁时公放音乐,其实就是入侵了我们的私人空间,本来轻松地走在街头,却听到这样的声响,浑身不自在。


一个有礼貌的人,是不会入侵别人的私人空间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声音。


所以有时候,单单听到音量就足以让你判断一个人的样子。


2

音量代表了你的自我控制


之前看《声临其境》这个综艺时,看着各位嘉宾用自己的声音给经典电影重新配音,感觉很有趣。


其中周一围非常圈粉。上一秒配的是《董存瑞》,大声吼叫为了新中国。下一秒配的却是《梅兰芳》,吊着嗓子小声说话,刚张开口,就非常惊艳。


嗓门大小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声音洪亮,也有的人温声细气,这个改变不了,但音量的大小我们却可以控制。


我见过平时小声说话的女生大声呼喝送错餐的外卖员,也见过大大咧咧说话大声的汉子低声向行人问路。


我一直觉得,能降低音量说话的人,都是严于律己的人。


很认同蔡康永的一句话:


讲话时最好自觉的降低音量,不光是因为太大声会吵到别人,而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音量都控制不好,会让别人很难信任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


的确是啊,连自己音量都控制不了的人,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人生。


电影《窈窕淑女》里面,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卖花女口音低俗,声音粗鲁。她意识到自己这样只会穷困一生,付钱给语言学教授学习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


最后她在舞会上言笑得体,成功扭转了自己的人生。


3

压低声音,从现在开始


梁文道曾经在《常识》一书中问道:“是什么让香港人在十年后,自己在餐桌前将说话的音量降低了下来?”


答案是文明,随着香港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多人变得更文明,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从而不影响他人。


根据我的观察,有几种情况人们特别喜欢抬高音量。


  • 靠实力获得认同,而不是音量


当一个人心虚的时候,他总会抬高音量来虚张声势。


中国有句老话,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意思是装满了墨水的瓶子不会发出声音,只有空空的瓶子才会发出摇晃的响声。


生活中正是这样,只有外强中干的人,才会靠大声说话来装腔作势。


其实,真正有实力的人,根本不需要抬高音量来获得认同,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实力,靠自己的道理来让别人信服。


  • 与其大声责骂,不如温和待人


愤怒的时候,有些人会破口大骂。


之前网上有一句话很火:“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很多人评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行,经不起责骂。但其实换位思考,谁都有自尊,不会愿意被人大呼大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