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谁说双非无缘美国大U?我带学生逆袭人生!

康石石  · 公众号  · 艺术  · 2025-04-02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汉艺保研组学员们的喜报刚刚过去不久,我学生 B同学211背景 逆袭上岸浙大 的成功经验还在被学弟学妹们广为借鉴~


最近,汉 艺工业交互学部又连连收到留学组学员的好消息,比方像同事和学生们一起奋战25fall斩获的 哈佛、哥大、新国立、卡梅、纽大 等等。


还有 我学生H同学,来自东南部一所双非院校 逆袭拿下“全美公立一哥”——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硕士offer,以及布鲁内尔、格艺、拉夫堡的offer。 (还有更多offer正在陆续回传中...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最新排名

QS 第12/泰晤士 第8/U.S.News全球 第5/软科 第5

汉艺24届学员H同学 双非背景

获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Design MDes

(以下简称加州伯克利)

布鲁内尔大学 设计策略与创新 MA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设计创新与交互设计 MDes

(无面试录取)

拉夫堡大学 用户体验与服务设计 MA/MSc

拉夫堡大学 设计创新 MA/MSc offer


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拿H同学的案例,跟大家详细聊聊 针对一些本科院校背景较普通的同学,应该如何逆袭世界名校。 ↓↓↓




|本期分享导师|


图片


Sum


汉艺国际 工业学部 工业设计讲师

-教育经历-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学院  产品设计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 产品设计

-工作经历-
Tiffany & Co 家具线 产品设计
英国NHS 长期慢性病项目 用户研究
Birkenstock CMF设计
HuaYu 线下门店设计&陈列设计

-教学特点-
“工业化落地引擎”,可行性转化率行业Top 5%,学员作品集工业适配度评分提升120%,年均产出 量产级设计方案25例 。
通过 DFMA成本分析(节省30%)、FEA仿真测试(通过率95%) 严控落地性,学员作品获 戴森设计奖技术可行性满分。
“技能金字塔训练法” ,从 Rhino参数化建模(日均掌握5个高级指令) 到 服务蓝图绘制(48小时完成全链路设计) ,学员工具链掌握效率提升65%,斩获世界级硬核设计奖项。
建立 “奖池预判系统” ,针对红点奖、 A’Design、 IDA等赛事评审偏好定向优化,学员作品集获奖覆盖率达82%。

-适合学员-
追求技术严谨性,渴望设计从图纸走向量产的务实派
关注民生痛点,立志用设计推动系统性变革的理想主义者需同步斩获 顶尖院校Offer+国际大奖+商业落地 的六边形战士

-教学成绩-
指导学生成功申请 哈佛大学、UC伯克利、新加坡国立大学、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学院、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利兹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指导学生成功保研 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等顶级名校
指导学生荣获 红点奖、iF国际设计大奖 TOP300、A'Design Bronze Award、A’Design Iron Award、A’Design Runner Up、IDA国际设计奖、IAI全球设计智造奖、IAI全球设计菁英奖、美国星火国际设计奖Spark Design Awards、伦敦国际创意大赛Licc 入围、美国新概念设计艺术奖USDA 二等奖……
辅导211背景学员 成功逆袭上岸 浙江大学,并成功入职小米;辅导双非背景学员 斩获国家实用型专利、红点奖等国际大奖,最终成功逆袭UC伯克利(四大综排均处于世界前20)



#1

本科院校背景可以普通,
但专业软实力背景不能普通!

先跟大家列举一下H同学的软背景:他参加 汉艺冬令营和夏令营 拿下 2张红点奖、戴森设计大奖中国赛区八强、core77、K-Design、A`Design 30余枚 世界级设计大奖,以及设计项目还顺带手拿下 实用新型专利 。👇️

图片
图片

🏆️《Dstone》小组合作项目拿下:红点奖、美国core77设计大奖、K-Design winner、戴森设计大奖中国赛区八强、A`Design -runner up、香港新锐当代设计奖-铜奖、金点概念设计奖winner、Gcross国际设计奖铜奖、日本cada-铜奖、iai全球设计奖菁英奖 产品设计 优秀奖️

🏆️《Helpmet》小组合作项目拿下:红点奖、美国core77设计大奖、A`Design -iron award、香港新锐当代设计奖- 银奖、Gcross国际设计奖铜奖、日本cada-铜奖、iai全球设计奖智造奖 工业产品设计 铜奖、iai全球设计奖菁英奖 产品设计 铜奖、美国新概念设计艺术奖中国分赛区二等奖

可以说,H同学的本科院校虽然比较普通,但专业软实力方面已经实实在在 向名校导师证明了他的学术认知是超乎学历背景的 。并且,像上面提到的 211背景保研逆袭浙大的B同学,其实也是这两个项目小组的成员 ~

那么,大家在跨级保研、留学的过程中,名校导师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更感兴趣的学术软背景层面,“你来自哪里”也就不再那么重要。比方像 小H在加州伯克利的面试过程中,那边导师就对他的设计项目非常感兴趣

这个设计项目也拿到了 戴森设计奖 ,且这段时间 戴森设计大奖2025中国赛区开赛 ,顺带着跟大家提一下,它非常在意 技术上的创新、研究以及应用 ,也可以说是个 偏落地 的奖项。

他们的《Dstone》项目之所以能获奖,一方面是利用了一条比较新的思路,尝试跨界移植了相关的技术。另一方面则是 小H和几位同学从病理原理到治疗方式都完成了相对深入的研究 ,在理论支撑和项目可行性上都立得住脚。

H同学和小组成员 获 戴森设计大奖中国赛区八强
帮助H同学 双非背景 逆袭 加州伯克利
帮助小组成员B同学 211背景 逆袭 浙江大学

而说回加州伯克利导师对于设计项目的兴趣,其实常规来说那边导师会更关注于 学生背景和未来的学习规划 ,而小H的面试过程主要以讨论设计项目为主,其实也是他个人完成的 高品质作品集和诸多高含金量奖项 的原因。

当然,具体的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的背景也非常重要,毕竟他的研究背景决定了你会得到什么样的面试问题~

那么像 红点奖、iF、core77、K-Design、A`Design 这类奖项属于行业内认可度、含金量都高的奖项,是保研加分、留学背提等最为保险的几个赛道, 汉艺学员们有诸多获奖经验 ,篇幅有限,先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关于背景提升的情况,同学们还需再注意一点: 拿奖的数量。

还是老生常谈的,现在大多数有升学打算的同学都有拿奖意识, 像汉艺一些清华、同济背景的学生一样拿着设计大奖去升学 ,那么对于咱们本科背景较为普通的同学自然也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高考的一次滑铁卢。况且再者说, 多拿几个设计大奖也能更精准覆盖到名校导师的兴趣领域,也能进一步提升升学成功率哦~



#2

选对学校,
也能提升升学成功率!

说来小H是大二开学来到汉艺补习的,或许是对于本科背景的不够自信,记得他刚开始跟我沟通的升学目标是“ 比较佛,能上个不错的英国学校就更好了 ”。

到后来小H把升学目标放到 主申美国、辅申英国 ,再到现在 拿下加州伯克利 ,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但 为了能让学生的兴趣和努力获得最大化的展现,选对目标院校也相当重要

H同学和小组成员 获 实用新型专利

比方说学生在作品集创作的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认识和引用,如 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 等与美国大U院校有很强的粘合度 ,甚至学习过程中 小H会尝试调用美国藤校的数据库来完善作品集项目。

那么,不管从学生的作品集侧重点层面,还是一些美国院校的先进技术层面,都让小H开始找到最适合他个人情况的梦校。

当然, 这样的择校方式打的就是信息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向专业老师获取有针对性的规划建议。

汉艺上海校区

除此之外,我帮学生一起把目标院校定位到加州伯克利和其他几所美国藤校,基本还考虑到综合类大U的设计专业相较传统设计类院校的课程、研究方向更为硬核。 未来学生不管是想要搞技术,还是专精设计都能有不错的工作机会

打个比方像小H的本科院校处在东南地带,虽说学校段位稍微普通,但索性有一定地理位置的优势,周边不少如 vivo 一类的科技大厂,学生们过去求职就业的话,理论上还是能沾到一点光的。

但目前的就业市场,大家懂的都懂:)

小H, 年级第一 ,实际却并没有获得这类科技大厂的就业优势。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咱们国内不少院校讲究的是稳扎稳打的传统型教学,特别一些前沿研发资源往往掌握在清北、同济一类的头部院校手中。

像小H他们本科期间接触的是 汽车的油泥模型等传统课程 而这样的技能几乎无缘交互设计、产品经理一类的工作岗位 ,放在如今的大厂招聘中可能只能从事些比较基础的建模、产品外观设计类型的工作。

况且要知道,这类工作往往又被很多复合型人才包揽,所以空出独立招聘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

不过现在 学生申到加州伯克利,应该就不用担心就业了吧 图片

汉艺学员收获字节、腾讯、oppo、三星等诸多大厂offer

甚至像 小H在准备加州伯克利的申请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硬核技术,帮他弥补了就业方面的短板。 那么入读之后,他可以在那边获取更先进的知识,了解更前沿的专业技能, 对于未来发展可以提供更强的竞争力



#3

最后,
分享几个作品集创作小技巧

不管是作品集还是用于投奖的项目,在我看来工业交互的设计还是非常需要具有一定严谨性的。所以在跟学生一起完成作品集项目的过程中我通常会要求大家查阅大量资料,并在调研信息后面严格按照 “Harvard Reference System 哈佛格式” 备注好参考来源。

汉艺24届学员H同
作品集“Harvard Reference System ”部分
获 加州伯克利 Design MDes
布鲁内尔大学、格艺、2张拉夫堡 硕士 offer

因为像很多英国的院校都非常喜欢让学生引用这个格式,大家根据调研过程中引用的论文、期刊、书籍等,进行auther-date method标注。

并且,我一般建议我学生把这样的标注信息直接放进作品集排版中,一方面可以让留学导师看到学生的逻辑依据,另一方面也能 让导师感受到学生接受的教育体系是比较偏英气的,提高导师对于大家在学术方面的信任度。

不过,对于哈佛格式的应用,海外院校通常会帮学生提供比较便利的网站,辅助学生一键生成相关的标注格式。而我们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整理, 这其中的使用、排版规范就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引 不然标注错误或不合规的情况放到作品集里,会让大家的申请适得其反哦~

工作中~

另外,对于能够 收获世界级奖项、以及知名大U院校比较青睐的作品集项目 ,同学们还需要注意项目创作过程中 技术含量和设计思维的配比问题 。换句话说,仅能掌握硬核技术的同学,往往只能拿下相关的专利,然后他需要再把这个技术注入进另一件产品当中,才能实现技术落地。

而参加竞赛拿奖,需要的则是直接让产品落地的可行性。像小H他们组的《Dstone》和《Helpmet》项目, 每个项目都能拿下十几枚设计大奖 这其中他们分配给技术层面的精力只有30%-40%,剩余大多则放在设计思维上 ,比如对于用户体验、市场需求度的考虑等。

我强调让他们在梳理设计逻辑时,不能局限于单线逻辑的通畅,而是必须 用好双钻模型,强调每一处项目细节的逻辑严密。

所以最后项目中, 设计创新有了,新技术的辅助支撑也有了 这才是竞赛评委和大U院校导师比较偏爱的一类工业交互项目。

汉艺专为拿奖开设的【 汉艺2025竞赛夏令营 】预报名通道开启
点击图片跳转查看详情~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 祝愿各位同学成功申请梦校~


如果你也想跟着我学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