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界教授
微信号:
live555888
鞋业界最专业
有价值,有趣,有爱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鞋业圈子!
鞋界教授个人微信号:
aiwangyongjun
直面行业真相,洞见鞋业未来
【前言
】
8月7日,天创独创的国内首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将生产效率提升40%的同时,节省了近一半的手工劳动。
王勇均
来源:南沙新区报、南方网
8月7日,天创独创的国内首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将生产效率提升40%的同时,节省了近一半的手工劳动。
更重要的是 ,智能化生产线的出现让定制化女鞋的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天创平均每月制造出一百双纯定制女鞋。消费者只要站上量脚机器人,激光就能把两只脚的所有数据在30秒内采集完成。
然后再挑选喜欢的料子、款式、装饰细节,消费者就可以拥有一双天下独一无二的鞋子。天创创始人梁耀华估计,到今年年底,每个月定制女鞋的数量可以达到三百双。
现场:
22秒做好一双鞋
一张上好欧洲牛皮摊开在桌上,电脑根据当天安排的生产计划鞋型开始画图,一个鞋面紧挨着一个鞋面在屏幕上显示,有些边缘直接重合,连缝隙都没有。机器臂在电脑的指挥下,开始沿着线切开牛皮。
这个环节按照旧生产线的话,需要9个工人,而且由于人工不可能像机器一样精准,所以牛皮的浪费程度也比较高。现在智能化后剪剩下的边角料就变少了。”生产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天创独创的国内首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开料后是一条环形流水线,资深工人在流水线两旁做面料和针线,做好一双鞋的面料后,他们把筐子放上流水线,就会响起闹钟。电脑就会自动给他们配送下一个物料筐。做完面料后的鞋子就有了雏形,工人会根据码数和脚型给它们穿上鞋楦。
“鞋楦是鞋的灵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双鞋舒不舒服,在做鞋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鞋楦的合理与契合度。“我们的鞋楦是通过大数据库配比生成的,大概每年新增200万条数据,使得鞋楦更加多样化,符合更多人的脚型舒适度。”
天创独创的国内首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穿上鞋楦后的鞋子开始由机器臂“花式”刷胶和打磨。“这两个步骤既决定了鞋的舒适度,也决定寿命,由机器人来做质量更稳定。”负责人如此表示。最后,经过鞋底处理和消毒,一双市场价值800元以上的冬季女靴就可以装货售卖了。该负责人表示,调试完成后,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可提升40%以上,22秒就能做出一双鞋。
(智能剪切机)
天创时尚2017年先后按照精益生产模式对多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引进国外先进的腰帮打钉机、后帮打钉机,自动后帮上胶机,罗拉车等,节能与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
(后帮打钉机)
为适应定制化柔性生产的需要,升级改造物流传输系统,实现流水线上的“单件流”,让“快、精、准” 标准化作业,在制程构建、工位设计、线体布局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与市场联动中展现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后帮自动上胶机)
利用智能工业裁剪机器人,实现皮料的自动排版与剪切,确保材料精准的利用和裁剪,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MES),实现生产现场的可视,生产过程的可控,产品的可追溯,使得浪费更少,弹性更大,更加平衡、产品流更加简化,使生产线的效率最大化。
(罗拉车小批量生产线)
管理上,天创时尚推行“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品检员,人人都是清洁工”的管理理念,在强烈的执行文化熏陶下让每个员工都肩负管理者的使命感。
(全自动单件流生产线)
要求管理者要端正态度、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有强烈的把鞋做好的神圣使命感,在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的同时,潜心研究如何做好鞋,提高天创时尚的制造水准,实现“顾客满意”的最终目标。
(生产环节可控)
同时,天创时尚供应链的各环节与全流程中以“推拉式”的管控促进上下游互相协同,以联动绩效的模式形成一致的荣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