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历经九十载春秋的发展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如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已经初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将发展建设战略力量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战略力量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与世界影响力逐步上升,人民解放军的任务除了保卫国土之外,还可能会肩负起越来越多的境外甚至海外任务,这就要求人民军队具有更快的投送能力与支援能力,将传统重装机械化部队向快速反应信息化部队转型。
如今,中国军队已经成功地将人力密集型转变为火力密集型,在未来,还会完成从火力密集型到信息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军改”以来,可以见得人民解放军编制的进一步精简,技术兵器与设备的进一步普及与战斗力的进一步整合。
以陆军为例,整编后的陆军单位增加了大量轮式突击载具和陆航运输直升机,获得了更强的机动能力与多战场适应能力,与其他军种的协同配合亦进一步加强。众所周知,现代战争是立体的战争,能否使各军种诸兵种有效协同、联合作战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必要条件。
例如美军在海湾战争以来的每一场战争中,依靠强大的信息化协同能力赢得战争的经验依然值得学习借鉴。新型战略技术装备的配发将有能力把战场态势汇聚成信息流,编织成信息网,每一名士兵,每一辆载具,都能成为庞大战场信息网中的一个节点。这样,部队能够同时远距离直接打击多个战略重心而不是逐次逐波攻击防御体系,甚至在敌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捣黄龙。
由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同时领土争议相对较多,而邻近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都在着手发展自己的战略力量。我国发展战略力量特别是核威慑力量正是为了有效面对周边可能存在的威胁,反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力量,保卫领土完成和多年来经济建设的伟大成果。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广袤太空有很多遐想,如今载人航天的重大进展更是让太空中出现了炎黄子孙的身影。探索太空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航天能力是对国家总体实力的一项有力证明,向空天进军,正标志着我国有能力打赢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竞争,也有能力开拓探索广袤深空这片蓝海,中华民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但是不能错过新太空时代。中国有需求也有能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打赢空天竞争,为完成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战略力量的发展是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够更加有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根本战略保驾护航。为了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完成了多次重大改革,整体战斗力日益增强的人民解放军将进一步提升战略力量,向下一个宏伟目标迈进。
微信上看不到的,中华军事App上都有!如何获得?
点击阅读原文
,打开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