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曹将
《PPT炼成记》作者,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什么是缩表? ... ·  2 天前  
财宝宝  ·  我和菜嫂的性格差异。 ... ·  3 天前  
财宝宝  ·  开保险箱原理。听声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曹将

我做了一档播客

曹将  · 公众号  ·  · 2024-04-29 20:52

正文


作者:曹将
编辑:泽涛


01


今年我给自己订立了一个 OKR ,那就是制作一档播客,发布至少 10 期内容。

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希望能纠正自己的表达问题,比如一些口头禅。

我咨询过专业人士,他们建议的方法是:
  1. 录音

  2. 回听

  3. 发现口头禅

  4. 之后再特别注意


这还不如直接录制播客:后期剪辑的时候,自然会关注那些口头禅,然后一个个剪掉。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负向激励」:因为口头禅会增加工作量,所以下一次录制就要特别注意。

一旦一件事从可有可无变成了惩罚,人就会特别关注。

第二,我希望保持新鲜感。

一成不变的生活总会让人感觉沉闷,持续性的新鲜刺激可以让人更有活力。

在《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利用 12 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一书里,作者提到:

新鲜感是保持思维敏捷和反应灵敏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次开始一项新活动、学习一项新技能或深入一个新环境时,我们都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

每天体验适度的压力可以使 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稳定流动,使海马中的新神经元持续生长。由于这些新神经元能够处理新信息,它们(本质上)正是我们得以学习和成长的原因。

播客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刺激,因为涉及很多新体验:如何录制?如何剪辑?如 何写介绍?

在不断的尝试中,自己也会有新的正反馈: 我学会了一门新手艺。

02


目标定好了,那怎么启动?

传统的方法是:
  1. 学习。学习播音的知识、录制的方法、剪辑的技巧等。

  2. 实践。将所学的内容用于实践。


但是!

学习需要有很长的启动时间!

我是年初下的决心,但到 2 月初都没开始。因为每当想要启动时,都会有两个声音出现:

  1. 你手上还有那么多事,先做紧急的吧!

  2. 要学好多的内容,太麻烦了吧!


总觉得要有充足的准备,而「充足」两个字就足以把人劝退。

这也是我们很多「个人计划」难以落地的原因。我们知道它们很重要,对未来会有帮助。

但是,当要准备开始时,还是会将精力分配给当下「紧急」的事。毕竟,后者可以带来即时的反馈;而前者,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能带来效果。

03

在 2 月 20 日晚上,我觉得不能这样了!

与其准备好再出发,不如直接就开始!

我就坐在客厅里,拿起手机,没有讲稿,打开录音按钮,直接开始录制。

剪辑软件我只会剪映,那就直接将音频导入进去,然后就一边听一边剪。

然后,打开小宇宙 App ,设计头像、起播客名称,上传音频,随便写了一段介绍。
发布!

一期粗糙的内容成型:《 34 岁单身男中年工作日的一天》。


跟其他播客比起来,我的音频算是全损音质,同时逻辑也不算特别清晰,甚至一些语气词还存在。

但是,我终于启动了!

这给了我信心:完成 60 分水准的内容,我也可以。


04


第一次的经历,让我把整个流程跑通了,接下来就是做改善。

我学习了 B 站上的《播客录音指南》,采购了 Zoom H5 的录音笔和舒尔的话筒 SM58S 。

↑ 录音笔和话筒

也改进了剪辑方法:在剪映里先生成字幕,再对照字幕来剪掉不合适的内容。

↑ 在剪映里优化剪辑方法

同时,也优化了录制的步骤:先在公众号里写文章,然后再基于这篇文章来录制,保证内容逻辑清晰。并且,这个过程也不会给自己增加太多工作量,毕竟写文章是日常的必选动作。

接下来再录制,声音效果脱胎换骨,于是有了第二期的《工作十年,谈谈工作的意义》。

没想到,这期有 2600+ 的收听量,而我的粉丝只有 300 。


05


到目前为止,我更新了三期播客。

回顾两个目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