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好莱坞的画饼、PUA和裁员 ·  2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豆瓣开分8.6,今年华语女性电影最佳 ·  3 天前  
张小北  ·  //@Lsltmr://@jedicat:好 ... ·  6 天前  
张小北  ·  -20240914090508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历时6年多,总投资1.6亿,为何说《碧海雄心》是灾难生存的教科书?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11-16 00:06

正文

文 | 叶匡政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常被电视剧《碧海雄心》的评论刷屏。这部正在山东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陈健和姜国民、郑宏联合执导,周新霞担纲后期导演,播出后收视率一直持续走高。


《碧海雄心》是中国第一部“海上救援”题材的影视作品,但对很多观众来说,却可以成为一部了解海上救援与灾难生存的教科书。


《碧海雄心》总制片人李语


据该剧总制片人李语介绍,由于海上救助题材在国内属首次拍摄,难度之大超出想象。《碧海雄心》在拍摄中,除动用救援直升机和救助船外,还联合了东海、南海、北海三大海域的部分应急救援队和300米饱和潜水队,真正实现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全景呈现。这部36集的电视剧,总投资1.6亿元,历时6年多,有17场惊心动魄的海陆空救援大戏,用了460分钟特技


但《碧海雄心》并不是简单的特技堆砌的视听大餐,也不是新闻报道式的纪录片,更不是我们常见的行业宣传片,它更像对生命和爱的一次次见证,用一个个惊险刺激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让观众去思考那些与灾难相关的生命与人性问题。


近年,中国各类灾难不断,但表现灾难与救援的影视剧,少之又少。这部剧集似乎想告知人们,人类面对残酷灾难时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才是让人类抗衡灾难最重要的力量。


所以《碧海雄心》给予观众的,并不仅是当下救援的勇气与荣誉,更多指向了对生命意识的永恒思考。它在带给观众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在启发人们对众生一体的思考及对生命力的体悟



逼真而恢弘的视觉效果,是《碧海雄心》的一个亮点。只有摧枯拉朽的灾难现场感与毁灭感,才能让观众对动人心魄的救援感同深受,这一切离不开技术美学的支撑。


据总制片人李语介绍,《碧海雄心》有460分钟特技,仅A类特技就高达182分钟,相当于15部电影的特技总量。复杂而神秘的大海形象,一直是影视作品最难展示的部分,而要表现极端境况下的大海影像,就更困难,这也是中国一直缺少海难电影的原因之一。《碧海雄心》却运用了大量带有创新性的特技,打开了束缚创作者艺术想象的镣铐。


剧中有多场大戏展示了这些特技的魅力,在台风肆虐下拯救遇险船只、深海中寻找飞机黑匣子、深水营救被劫船主、救援火光四起的万吨油轮、舍生忘死的撞船保桥等,每一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到险象环生,显然与特技高超的灾难场景具有视觉冲击力有关。


这些特技在展示海洋独特时空魅力的同时,也注入了灾难片所特有的审美特质。那些高度逼真的惊涛骇浪,展示出大海神秘莫测一面,也展示出人置身大海时的孤独无援与恐惧感。正是因为有这种逼真的特技效果,海上救援队那些传奇经历,才能被淋漓尽致地呈现。



据制片人介绍,为了近景拍摄救援场面,剧组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可以造浪的水池,如果自建不仅费时,成本也居高不下。最终,剧组联系到国家相关部门一个投资亿元的超大实验水池,解决了海中救援场面的近景拍摄问题,使得整部电视剧的制作效果更逼真,几乎包含了以往海难片运用过的各种元素。


那些惊险的救援场景,看上去只是在完成一次次任务,但何尝不是人类对自然和自我的一次次挑战,这些挑战在浩瀚的大海上留下了一道道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奇迹。可以说,《碧海雄心》是中国电视剧第一次使海洋空间成为展示生命救援的壮美舞台。


与很多灾难片不同的是,对数字技术依赖,并没损害到《碧海雄心》的艺术性。这部电视剧,没有过度渲染这些特技,所有视觉特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剧情更引人入胜,特技并未影响到剧中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情感表达。


据李语介绍,剧中的救捞队员都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17场救援戏也都是依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来,在拍海上救援打捞的戏份时,不仅救援船、直升机、潜水员们出场,高难度动作戏就由真正的救捞人完成。大量的素材积累,使得剧中主要人物的塑造,都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没有此类救援电影中的脸谱化问题。



救援直升机机长高亮性格沉稳,是救援队的主心骨,却不善言语,属中年危机患者,夫人无法忍受他工作的高危性质,离他而去;潜水救生员陈一诺原是海军陆战队员,年轻气盛的他能力超强,却有些自负,常与人发生争执。


因好友郑子航为救自己而牺牲,心理重压中留下了“冲击极限”强迫性人格,在考核中甚至被教官打了零分;大学生丁超虽在理论上有一套,但缺少实战经验,在潜水时甚至不断出现幻觉,看见大鲨鱼游来,导致行为失控。


这些并不脸谱化的性格设定,使得剧中的人物显得立体而饱满。在救援现场,他们是说一不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雄,但一旦离开灾难现场,他们就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平凡人,有衣食住行需要操心,有情感冲突需要忍受,有酸甜苦辣需要面对,这些日常生活化的细节,使这些英雄的形象显得鲜活。


“你们愿意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吗?”“我愿意!”这简单三个字的回答,却意味着无论多么危险的环境和灾难,这些救援队员都需在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冲向现场。


每当台风或气象灾难来袭,渔船可掉头回岸,但这些救援队员们常需要向风暴和灾难的中心挺进。他们在和时间赛跑,他们也在和死神赛跑,这是剧集的情节,但确实是救援队员常需面对的现实场景。



从剧中可看到,由于施行半军事化管理,一年365天随时待命,这些队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人。在救援中,因团队作业,他们连命都会交给对方,正是这种出生入死的经历,使这些队员像兄弟一般生死相依。


剧中的陈一诺在队友郑子航遇难后,一直在照顾着郑子航的遗孀叶萱和孩子,这种感情是完全真实的。他们不是军人,却比军人更经常地面对生死;他们不是警察,却比警察更多地救人于危难之中。


如李语所说的,对救援队员来说:“他们所图的并不是丰厚的报酬,而是真的觉得‘救人’有瘾” 。每一次从救援的生死线下来,这些队员图的不是什么立功受奖,而只是希望同行的兄弟,都能够平平安安回来。


表现灾难和救援的影视作品,话题离不开灾难、死亡和生命这三个层面,《碧海雄心》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除了题材的看点外,更重要的是剧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习惯了和平生活的人们,对灾难的感受总是淡漠的。当这些灾难突然出现在眼前,对生命和灵魂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国人的灾难意识不如美、日等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日常文艺作品中对灾难题材的表现太少。



《碧海雄心》让我们意识到,灾难意识事实上是一种生命意识和救援意识。平时,它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潜能存在着,一旦有突发的灾难事件降临时,就会转化为一种精神和身体的激情,来改变人的反应与行动。


灾难和救援意识,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珍贵与无价的财富,它令人类有别于动物,它令人之所以为人。有这这种意识,人类才能不断地向生存困境挑战,并在与灾难的抗争中生存下来。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


对救援队员来说,也常存在着这样的道德抉择,是救人还是自己逃生?从剧中可以看到,陈一诺和丁超也会有对死亡的恐惧。但正是这些充满勇气的担当者,这些专业的救援者,成为责任和生命希望的化身。


无论他们如何绝望和逃避,他们的使命就是要拯救他人。这种不顾一切的救援,令观众动容,因为我们都明白,生命对所有人都只有一次。


《碧海雄心》表现的不只是救援队的生存百态,它更多的是想唤醒人们处于酣睡状态下的灾难与危机意识。当你面对剧中那一场场生与死的较量,你不可能不思考像生命、自我、价值、人与环境等沉重的问题。



确实,只有经历生死考验的人,才能看到灵魂的真实面貌,才能明白生命意识对于人的意义。我相信,每个人在看了《碧海雄心》后,对生命意识都会有自已的体悟。


中国地域大多为陆地,对海洋所具有的宽广、纯净、神秘、包容等生命特质,认知得极少,表现海洋的影视作品就更少。《碧海雄心》所创造的这种对海洋的审美体验,对大多数人来说,甚至还是陌生的。


大海广袤无垠,却动荡不安,看似波澜不惊,却常常暗潮涌动,它神秘博大,又危险多变。这些救援队员,不仅是海洋造就的硬汉,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海洋的精神,他们刚毅无畏,他们敢于抗争,这是来自大海深处的呼唤,只有强者才能在海上生存。


海洋在西方文学中,一直是一种原型意象,象征精神世界的无边无际和神秘莫测,象征着再生和永恒。当这些救援队员选择大海作为自已生命的舞台时,大海也给了他们与海洋一般变幻而独特的生命历程,他们在海洋这一特殊的时空环境中,对生命和灵魂的理解也会变得更深入、更丰盈。


这种选择本身,就注定了将成就一个个让心灵震撼的生命传奇。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