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 小楼 的朗读音频
看到网上一条消息。
“中国有这么一类人,正在城市蔓延。他们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他们大多20岁到39岁。”
这群人如今被媒体称之为,空巢青年。
而中国的空巢青年已超过2000万。
正当我惊呆了,为什么要把正当年的单身男女青年,冠上这么一个看着令人后背发凉的名字,闺蜜的微信群就响了。
在伦敦独自居住的M小姐在群里呼唤SOS。
她在群里甩了一个我正在看的关于空巢青年报道的链接,然后加了10个感叹号,尖声怪气的发了一条语音。
“我妈转给我的,说我是空巢青年。这是什么鬼,老娘是黄金单身女好不,过得逍遥自在着呢。”
紧接着打来一行字。
“空巢青年,这种耸人听闻的词语到底是谁发明的?”
去大城市上学,然后工作打拼,20多岁的年纪,单身,独居,太正常不过了。
有多少人从大学毕业离开了集体宿舍,毕业就嫁人,从父母的家,搬到了老公家,无缝对接,妥帖接盘,完全没有过过单身独居的日子。
真要有,我觉得也是挺大的悲哀。
我身边的一个人住的女孩子,过得都光彩夺目的,丝毫没有什么空巢的感觉。
M小姐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我们刚毕业的那几年,隔三差五都会去她家开睡衣趴。一群女孩子窝在她的单身公寓里,叽叽喳喳,互相吐槽加班太多,上司难缠,也互相八卦公司里遇到的那个心仪的男孩子。
后来,她去了米兰读时尚方向,平日里在ins上发发照片,写一个时尚blog,看各种街拍穿搭心得,搭配衣服,拍照修图,忙得不亦乐乎。蜗居在米兰一个非常小的公寓里,阁楼上还养了一只小猫。
偶尔在ins上也会发自己居家的照片,在自己公寓的小阳台上,倒上一杯香槟。桌子上是堆满的外文书籍和杂志,还有她那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又或者,在米兰大教堂的阶梯上,背着书包,和朋友随意坐着聊天大笑,看着她发的ins,都能听见笑声。
一个人独自居住的单身女孩,从北京到米兰,从25岁到30岁,每一年都过得逍遥自在,有自己租住的小公寓,有工作,有朋友,有酒有歌有笑声,李白要是活着都羡慕这种无拘无束的洒脱自在吧。
但是外人常常会这样的生活有着深深的偏见式解读。
“她一定过得不快乐。她也就是没办法,以为开开party,就能掩盖孤单寂寞了吗。”
文艺女青年更是要跳出来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已婚全职主妇对她说,”你看上去要什么有什么,工作也好,赚的也多,生活的光鲜亮丽,可是回家不还是一个人,这种生活仔细想想真的是很惨。”
父母长辈纷纷说,“一个人多孤苦伶仃,赶快找个对象,总要有个家,才温暖。”
这不是她妈常常会给她转发各种“剩女”多惨啦,大龄未婚要怎么办啊,直到那天又给她贴上标签,“空巢青年”。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去judge别人的生活,常常是带上了自身的烙印去揣度别人。
我印象特别深,《欢乐颂》里有一个情节。
从樊胜美老家回上海的车子上,姑娘们在讨论魏总和小包总,究竟谁更适合安迪。2202的三个姑娘一致选魏总,她们觉得魏总更踏实,更有担当,更安心。然而曲筱绡却说了这么一段话。
“什么叫做局限,就是砍柴的以为皇帝都挑金扁担,你们都选魏兄,不就是因为魏兄长相身家都差点,所以看起来更保险。但是安迪是谁,她长相一流,身材一流,身价自备,根本就不需要别人什么担当,应该是别人怕她看不上才对。”
这句话虽然刻薄了点,却让同车的姑娘们都沉默了下来。
想想的确就是这么回事儿。
你们以为大龄单身女青年都在家哭,其实人家工作忙得级级攀升,社交生活丰富多彩,身边男朋友也是高质量相伴,美容,社交,健身,头脑和身材管理得比那些已婚青年妇女好了十万八千里。
而往往尖酸嘲笑着她们大龄未婚的已婚女青年们,很可能工作生活样样平庸,回家还要面对不肯洗碗的老公,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我已婚”这三个字了吧。
有一个女友,在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上班。
赶项目的时候,忙得那个天昏地暗,谁叫她出来玩儿都不出来,一个人恨不得把家安在公司里。周围就有人说她,这姑娘是小时候特别穷吧,穷疯了,现在来美国才这么拼。
“哎,钱是赚不完的,这么拼拼拼,生活还有什么乐趣,真是作孽。”
可是她却对我们说,
谁说人工作就只是为了赚钱呢,我们通宵达旦做出一个行业内突破型的产品,那种心里的感觉,不是发几十万的年终奖能够比的。
工作就是我的诗和远方,他们为什么不懂。
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例子。
几乎所有人都说,等我有钱了,我就一定要去周游世界。然后你发现那些最有钱的人,有哪一个成天就在周游世界了呢?
是马云还是比尔盖茨?
他们都有那么多的钱了,几辈子都花不完了,怎么还没放下一切去周游世界?
因为人都不傻,他们工作,他们创业,他们改变世界,那种激动人心,比周游世界强太多了。只是我们不在那个level上,我们不能体会。所以,我不喜欢媒体给单身独居的年轻人扣上什么“空巢青年”的帽子,有些媒体更是煽情地打上了“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单身,一个人居住,太正常不过了。
没有人对你嘘寒问暖,才是一个成年人必须适应的最基本的生活。
要是成天都要别人关心你吃饱穿暖,那你需要的是一个生活上的保姆,而不是一个所谓的伴侣。
身边有太多的例子。一个人单身的时候过得无聊,生活自理差,毫无目标和追求的人,往往进入婚姻后,会更差,事事依赖别人,一开始还叫做“可爱”,最后则会被人厌烦。
而那些婚姻生活幸福美满的姑娘们,往往都是一个人单身的时候就走南闯北,工作伙伴闺蜜遍天下,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然后两个人的生活也才能够各自独立,却也温暖甜蜜。
还是那句话,婚姻不是什么生活保障,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人单身生活过不好的,那么绝不能把婚姻当作解药,因为这种情况下,婚姻更可能是个毒药。
同理,单身,独居,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过得好的人,精彩纷呈,只有那些过得不好的,才顾影自怜。
这些年你没有经历过独自攀登,又如何能与那个人在更高处相逢。
愿你们都不被什么“空巢青年”,“剩女”的标签所绑架,我们这么年轻,这么美好,应该不顾一切地闯荡,自由自在地生活。
作者:孙晴悦,
央视驻外记者,
微博@孙晴悦
主播:小楼
(又称小楼jolie),传媒公司主编。拥有独特让人内心安静的声音。 对声音敏感,对音乐敏感,对感情敏感。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人和事。 微博:小楼jolie 微信公众号:小楼jolie(id:xiaoloujolie)
来源:
微信公众号“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儿
”
(ID:dearqingyue)
编辑:虢雪
垫乐:seven years - norah jones
号外号外:《读者》招聘实习生啦!
要求:
◎ 在
北京
上学的小伙伴儿 电商专业 本科
◎
有实际操作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下架维护产品的经验,会使用淘宝助理。
◎
excel熟练使用,会用数据透视表,vlookup等公式。
◎
耐心,细心,有责任心,能加班,工作积极主动,态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