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正式发布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值得一提的是,“天神之眼”系统覆盖了包括10万元及以下在内的所有车型。这其实一直是智驾行业和汽车行业在努力的方向。(2月11日 澎湃新闻)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强调,安全是智驾的核心要义,“智驾天生就是为了安全,不仅看到的东西比人多,计算能力比人强,反应速度也比人更快。”“在紧急情况下,智驾能瞬间作出判断,避免事故的发生,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
据王传福介绍,中国智驾技术的应用规模全球最大,技术迭代也是全球最快。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驾创新的新高地,正在引领全球智驾发展方向。王传福认为,随着“天神之眼”系统推出,2025年将是“智驾元年”,未来2-3年,“智驾将像安全带一样必不可少”,“全民智驾”时代即将到来。
过去,业界普遍认为,比亚迪的智驾技术落后于华为及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但是,“天神之眼”系统横空出世,让比亚迪得以抹平技术代差,并凸显比较优势。比如在成本方面,比亚迪智驾系统可覆盖10万元及以下车型。可见,按照智驾迭代速度以及普及进程,王传福在发布会畅想的“全民智驾”时代,并非异想天开。
依据通用标准,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分L1-L5共5个级别,不同级别代表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成熟度。L1级别是最基本的自动驾驶级别,L5级别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驾驶。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但共同目标是提高行车安全性并提升驾驶体验。
从智驾发展看,我国处于由L2向L3迈进阶段,一些大厂的智驾汽车在特定场域可实现L3级别驾驶。尽管离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还有不小距离,但是,数据显示,仅安装华为鸿蒙智行系统的汽车,已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过 1200000 次,智驾的安全价值初显神威。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汽车智驾系统避免的可能碰撞均属于主动碰撞,而对被动碰撞(如被汽车追尾)仍无法避免。随着智驾迭代加快,以及“全民智驾”时代逐步到来,理论上说,只要智驾汽车(含货车)越来越普及,在各种道路发生主动碰撞和被动碰撞的事故会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全民智驾”时代,在最理想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可能无限接近于零。
汽车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其“负产品”——交通事故危害巨大。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119万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023年我国共发生25.5万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万多人死亡。这些数据表明,交通事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汽车智驾发展,人们更多关注的或许是驾驶体验。事实上,智驾的终极目标及最伟大价值,在于实现天下无交通安全事故的愿景,没有之一。从智驾技术发展看,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且完全有条件在世界最早实现“全民智驾”,让国人尽享智驾体验的同时,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直至为零。
“全民智驾”时代要来了,天下无交通事故的愿景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