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电影的影迷朋友们应该都发现了,今年五一档,院线电影格外热闹。
不同于往年,今年五一改为五天假期,从小长假正式变成正儿八经的长假。
闻讯而来,各大片方似乎也是瞄准了这一变化,纷纷将电影定在了五一上线。
从4月30日的《世间有她》《悬崖之上》《古董局中局》《阳光劫匪》《真·三国无双》,到5月1日的《秘密访客》。
6部电影,集结了张艺谋、张艾嘉、李少红、陈冲、陈正道、李玉等多位知名导演,周迅、葛优、雷佳音、郑秀文、张译、郭富城等实力演技派,也有易烊千玺、李现、张子枫、刘浩存等大众喜爱的青年演员。
大导群星云集,这阵势,感觉是直接奔着再造一个春节档去了。
在这一众让人眼花缭乱的片单之中,有一位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
张艺谋。
五一档,张艺谋再次带来了新作——张译、于和伟、刘浩存等人主演的悬疑谍战影片《悬崖之上》。
这部《悬崖之上》,距离张艺谋的上一部与观众见面的电影《一秒钟》,仅仅时隔不过五个月的时间。
而除却这一部新作即将在五一与大家见面之外,张艺谋手里还有两部作品存货——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狙击手》与警匪题材影片《坚如磐石》。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今年已经71岁的老人的工作量。
而比起看得见的数量而言,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艺谋的这几部电影,每一部题材与类型都不一样,甚至连视觉风格都大相径庭,每一部都在创新。
从《影》到《一秒钟》再到《坚如磐石》《悬崖之上》,一部接着一部,张艺谋导演似乎就像永动机一样从不知疲倦。
旺盛的创作精力与体力,让人都不禁怀疑,张艺谋一天是也像我们一样过的24小时吗?
不得不说,近几年的张艺谋导演似乎总在“偷偷”拍片,等大家听闻新作消息的时候,要不就是已经杀青了,要不就是预告片已经曝光了。
每年都有稳定的内容在输出,稳定数量的作品在与大家见面。
2020年已至古稀之年的张导,无论是作为电影的监制还是导演,抑或是执导纪录片、公益类短片,他好似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投身于他所热爱的行业。
三年前的《影》,他用镜头缔造了独树一帜的光影水墨江湖,包揽了那一年的金马奖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
日常除了自己高频的影片创作之外,张导还常常会腾出时间助力业内的电影事业。
2019年的平遥国际影展上,张艺谋不仅前往平遥,作为受邀演讲嘉宾,在电影节期间与贾樟柯导演分享近几年的艺术心得,还帮忙设计了一下电影节的灯光展示。
邓超曾在采访中透露,拍摄《影》的时候他最佩服的人就是导演。
那时候拍电影邓超才知道,快70岁的导演,自律得跟职业运动员一样,他晚上从不吃饭,最多就吃几个干果,喝一些酸奶,每晚都会做功课,大概花费四五个小时,凌晨5点睡觉……
已近古稀依然连轴转的日程,不仅让邓超震惊不已,连张艺谋自己都打趣说:“我感觉我成了中国电影最忙的一个导演。”
在外界看来,连轴转的日程单想想似乎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但就像许知远曾经评价张艺谋的那般:“张导是需要通过不断创作来寻找意义的人。”
张艺谋曾在平遥电影节剖析过自己说:“我几乎每年都想拍新电影,如果每一年没有一个新的电影项目在运作,就觉得很虚度自己,是这样的,还有些其他的事情,比如一些大型活动,比如还有做一些舞台剧,都是人家找我做一些不同的项目,我都尽量抽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拍电影。我觉得它就是吸引你,你愿意把一个故事讲出来给大家听,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叙述,你不同时期的不同表达。对今天的我来说,拍一个好电影在我心目中还是非常遥远且非常吸引我的一个目标。”
你瞧,这就是大导,无论拿了多少奖,有过多少荣誉,依然把“拍一部好电影”视为非常遥远的目标,保持谦逊,保持热情。
对于张艺谋而言,电影创作,永远是一件令他着迷并热忱的事情。
“电影的创作过程就(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们常常开玩笑自嘲说,像我们这些人啥也干不了,就拍电影。但其实也是你内心有一种精神和声音,一直在促使你去做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简单地追逐一些名利,就是喜欢。”
就像他去年带给观众的作品《一秒钟》,自己做完编剧做导演,用电影写了一封“给电影的情书”。
“我自己在命运的安排下,读了电影,学了电影,干了电影,电影伴随了我几十年,可能会伴随我的终生,电影还会伴随正在长大的我们下一代的终生。它就是这么神奇。每个人都热爱电影,无论技术怎么变,电脑怎么变,时代怎么发生变化……我们大家可以在这里一起看电影,共享这个时光。我觉得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人生经历,都非常难得。所以还是希望大家继续热爱电影,热爱你心中的梦。”
很多人评论演员都用戏痴,那么也许用来形容张导便是影痴,他就像永动机一样,面对电影创作,永远不知疲倦,并且始终在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当别人都在拍文艺片时,他开启了商业大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