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发现这波大行情前后写的文章,与市场的走势演绎很配合,很适合当一个系列笔记。所以,就上来继续补充。
把这个系列就取名叫:
绝地反击型牛市交易笔记
第一篇:
市场的底层逻辑
(9月22日,处于市场有苗头,但未启动)
第二篇:
牛市需要安静,坚定 还有这些策略
(9月28日,处于市场已经启动,但阶段处于初期)
(这篇文章里,留言互动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内容,良性互动真是让人很愉快。)
第三篇:
牛市明牌高潮后的买票思路
(写于10月7日,市场处于短线高潮明牌期)
今天我们来写第四篇:牛市回调期的交易思路。
我知道,随着这几天高潮回落之后,且回落程度很大,导致很多交易者的信心开始松动,开始怀疑行情,进而开始悲观。
我很喜欢一句话:巅峰产生虚伪的拥护,黄昏见证忠实的信徒。
我觉得对于市场,也是一样的。
短线交易,最核心的底层策略思路,一定是分歧买入,高潮卖出。
其实你回头去看看,过去这十几个交易日,这个节奏变了吗?一点没变。变得是你因为行情强度而变形的心态。
那么分歧买入,高潮卖出,听上去很容易,为什么实战中很难做好呢?
因为,分歧的时候,你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悲观的,负面的。没有悲观,没有负面,哪来的分歧?哪来的回调?
我们预期牛市,这是大方向,这没错。但是牛市不代表,天天给你指数涨停。
你客观一点想:如果指数天天涨停,天天暴涨,月底可能就要突破4000+,这现实吗?这扎实,稳固吗?
当然,我知道这些大家都容易理解,不容易理解的是:很多人很难理解,既然是牛市预期,为什么调整起来这么凶?难道不应该是温和震荡吗?
记住今天的第一个结论:强力主升中的调整,初期无法温和,因为一旦温和,就很快会再加速。
只有暴力回落,才能真正制造分歧。
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充分,导致一致性过于强烈。而强烈就会导致,短期涨势过猛。同时市场又无法承受过于持续的猛烈。
这就是天然的矛盾。
那么市场先生是怎么化解这种矛盾呢?
过去两年,市场一些大主线板块已经给出答案了:
你们还记得去年的AI大行情吗?还记得前几年的新能源行情吗?包括还记得今年的低空行情吗?
他们的强度不同,但是都算大题材,而演绎节奏是有共性的。
比如去年的AI,春节之后,强力启动。所有跟板块相关的票,都无脑疯狂暴涨。
其中以海天瑞声等龙头为例:半个月从50元干到170元。
随后板块在高潮中退潮,整整跌了1个多月。(海天从170跌到120)
一个多月后的3月中旬,第一波基本不怎么涨的票,诸如中际旭创,寒武纪,才开始真正启动。
而这一次启动,就不再像第一波那样,疯狗,不讲道理的上涨,而是相对猛烈,但是充分换手的强趋势。
你可以去对比一下:海天瑞声,寒武纪,中际旭创这几个票在去年2月到5月整个过程中的走势差别。
故事还没结束,去年7月份以后,AI二波见顶回落,调整时间长达半年。中际旭创一度从120腰斩到60。
但是你猜怎么着?今年上半年,以中际旭创为首一些正宗票又新高了。甚至到今天,他们第四波新高了。
图中画圈的那个部分,就是当时AI疯狂启动的第一波。2023年2月份。
你回头去看,是不是就跟毫无波澜一样?
某种意义上对标的话,这波行情,阶段上,我们就只是出于图中画圈的阶段。
而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后来中际旭创能走出如此强大的N波主升?
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受益,并且不断落地的过程。
而回到这波行情,很多人到现在为止,一直还是在把炒预期,当成了牛市本身的全部。
你以为那些:诸如收益互换,A500ETF,化债,特别债等等等的政策,只是说着玩的?
政策落地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你理解的,今天说完,明天就全兑现完了。它是一个过程。
我再举一个例子:
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塞力斯,原来叫小康股份。
这个票简单的逻辑就是:最初是一个普通的汽车整机厂,与华为合作进行新能源汽车转型。
早在2020年底,合作的逻辑就开始演绎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炒预期的人不断地相信,怀疑,相信,怀疑。
导致它在股价上,不断地阶段翻倍,阶段腰斩,再阶段翻倍。
在这样的剧烈波动下,从小康到问界的产业推进,从来就没有变过。
最终从百亿市值,变成了今天的千亿市值。
而图中画圈的部分,真是它第一次传出要合作的时候。
你现在回头看,感觉好像没什么波动。
实际上,当时它也是半个月从10元,一口气拉到20多元,然后一直回落调整了3个多月,一度跌到13元。
了解这个票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剧烈的节奏中,这个最终成神的票,过程中埋了多少看对趋势,但是没有踩对节奏的人。
所以,交易这个东西,是有它的不同环节不同策略,然后有不同结果的。
不是简单一句:你看对了,就能赚钱。
相比之下,你还觉得这波牛市的回调很惨烈吗?不觉得我举的这几个事后成就超级趋势行情的案例,回调的时候更惨烈么?(特别是塞力斯)
你根据以上案例:
能不能得出一个简单结论:似乎跌的时候买,就可以了?
事实不是这么简单。
塞力斯在跌的时候,有多少负面阴谋论,每一个都言之凿凿,令人确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每一次深度回调,你几乎找不到看涨的信仰。
甚至,AI的中际旭创,在去年下半年阴跌的时候,在一个机构群里,一个首席卖方因为继续推荐他,而被很多基金经理怒喷。
就像当下:
这几天回调之后,说牛市的人被人围攻。
说完这一切,我们当下该怎么做呢?
简单几点:
A。你要意识到当下处于初期分歧阶段。
我们目前处于行情第一波主升浪节奏之后的分歧调整阶段,且可能已经到了相对调整末期。
B。从短线角度,当下最有价值的,是波动惯性。
什么叫波动惯性?
在刚刚走完一波连续几万亿的疯狂成交之后,市场的情绪和波动被打开了。
它就意味着,在一个合适的节点,依然会爆发出剧烈波动。
在平常的时候,比如一个利好出来,可能就是短期拉涨5个点,而在当下,会涨20个点。这叫波动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