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一带一路”绚丽绽放
2024年6月8日,伊拉克烈日如火。由蒋峰和他的队友历经5年时间承建的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GPP)项目成功投产。这标志着哈法亚油田的伴生气和凝析油将全部得到加工处理,火炬放空燃烧将成为历史。
GPP项目是伊拉克历史上首个成规模的油气联动项目,是中伊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友好合作的又一生动实践,也是蒋峰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又一倾情奉献的“杰作”。
坚守海外18年来,他的青春岁月在“一带一路”沿线绚丽绽放,奏响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最美和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再担使命
2019年,刚刚交付完鲁迈拉早期电站项目的蒋峰,就被任命为工程建设公司GPP项目总经理。GPP项目是助力伊拉克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项目,建成后将“消灭”整个哈法亚油田燃烧的火炬,每年减少近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下游电站提供22.7亿立方米的商品天然气,实现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满足当地40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具有重要的环保、民生、经济和社会价值。肩负着伊拉克政府和人民的希冀,蒋峰带领3000余名中外员工,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开始了奋战。
守护者:践行使命,造福当地
在工作中,蒋峰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为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刚回国5天的蒋峰毅然取消休假,返回海外主持工作。此后,他连续在海外工作15个月,每天早上6点半雷打不动召开“圈会”(大家站在室外围成一圈,高效对接重要事宜),以此推进当天应该完成的重点工作。
在用“望远镜”梳理进度和工序快速推进施工的同时,他不忘用“显微镜”聚焦安全和质量基石。截至投产,GPP项目顺利实现2135万安全人工时。
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哈法亚社区友好计划”,不断增强项目部与当地居民的纽带连接,不遗余力地加快当地化进程,引进了多家当地分包商参与建设,施工高峰期为当地提供1500多个工作岗位。同时,选拔优秀当地工人,以“师带徒”形式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工人的技术水平。
先行者:以先进工艺,再建精品
GPP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含硫伴生气处理产业链条最长的处理厂,也是伊拉克油田第二轮招标后第一个严格按照环保排放要求实施的伴生气处理厂,是迄今为止中国石油装置单元最多、工艺最复杂的伴生气处理厂。
蒋峰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提前组织CPECC北京分公司、西南分公司设计人员精心策划,反复考证,采用大量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塔器等关键设备和相关专利技术,有效提高天然气的纯度和质量,提高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减少设备腐蚀。
缺席者:五年功成,征程不歇
常年在海外的蒋峰缺席了对双亲的照顾,缺席了对孩子的教育,缺席了对妻子的陪伴……他清楚地记得,回国休假打开家门的一瞬间,大女儿欣喜地扑到他的怀里大声喊爸爸;两岁的小女儿见到他却像见了陌生人一样哇哇大哭,一个劲儿往妈妈怀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