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炉火旁打盹儿,
是否还能回忆青春?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
如果没有这句佛号
,
是否还能坦然的面对死亡?
这些日本老人写的诗,
笑中带泪,
句句写进你心里。
/
怀旧歌曲
都太新了
根本不会唱
/
看ipad时
习惯性一边舔手指一边滑动
被孙子骂了
/
太好吃了
但刚刚吃了什么
我已经忘记
/
站了起来
“我要干吗来着”
又坐了回去
/
听了三次
还没听清楚
就要微笑着假装听懂了
/
以前
走路必须抬头挺胸
现在走路必须注意脚下
/
天气很热
我按了遥控器
结果电视打开了
/
起床了
但是在睡觉之前
并没有什么要做的
/
耳朵不好使
那些想要骗我钱的人
应该也很困扰吧
/
要去抓小精灵
走着走着
别人找起我来了
/
早上起来
状态不错
去看看医生吧
/
生日了
吹蜡烛时
吹出了低血压
/
明明已经睡着了
却被叫起来
吃了安眠药
/
所谓的年迈
就是不断增加的药片
和逐渐衰退的记忆
/
要是没点病
去参加老人会
就没有共同话题了
/
饭吃到八分饱
还有两分
用来吃药
/
老伴还在的
就只有我了
妻子感叹道
/
睡个懒觉起来
我发现
家人在确认我的脉搏
/
以前反复确认还有没有感情
现在反复确认的
是还有没有呼吸
/
拍了遗像
但是笑得太过了
用不了
/
无宗教信仰的
现在一个个
都在祈求神明保佑
看了这些日本老人们写的诗,你有什么感想?是不是一边觉得好笑,一边又觉得无奈、心酸、悲哀,最后在微笑中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有老人,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老人,每个人或迟或早都会变成老人。这些日本老人经历的一切老、病、死苦,我们都会一一经历。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些痛苦呢?
今日九九重阳节,以净宗法师一文,供养天下老人,祈愿他们:
夕阳无限好,有缘遇名号;
生命有依靠,净土成佛了。
当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加对人生、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如果这种心理和情绪波及整个社会,会引发全社会的负面心理,增加社会负能量。
如何让老年人安居乐业、安度晚年呢?
在这方面,佛教,尤其是净土宗,有特别的优势,
主要有两大法宝:
一是念佛,这是根本法宝;二是临终助念。
这两大法宝能够有效克服老年人的种种负面情绪和恐惧心理。
念佛的老人心理健康,没有那么多坏毛病、坏脾气;不念佛的老人,没有建立信仰,内心焦虑、孤独、恐惧,会发脾气、摔东西。这一点,我们做儿女的、做家人的要理解。为什么?因为他的生命快走到尽头,如同被判了死刑一样,心里很焦虑,似乎每分每秒都在等待死亡中度过。因此养心是关键。
如果信仰问题没解决,生命没得到根本的安住,即使住在七星级宾馆,也于事无补。
外在的环境再好,也无法唤起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喜悦,只是徒增孤独和悲凉罢了。
念佛的老人,心不老
老龄问题不仅是年龄问题,更主要是心理问题。所以养老根本核心不是养身,而是养心。身体的衰老,谁都无法阻挡和改变。身体虚弱了能再回到年轻吗?头发白了能再变黑吗?皮肤有皱纹了能抚平变得像18岁一样吗?通通不能。所以,养老不是养身体,主要是养心。
老人的心,充满了焦虑、孤独、无助、无望、无聊、无奈。时间有的是,却无事可干,只能靠遛狗、打麻将打发时间。而养心,就是让这颗心活起来,充满阳光,充满生命力,对未来充满希望,身老心不老。如果老年人这个群体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则整个社会一片朝气!
净土宗念佛法门就是养心,养成佛的心,养慈悲的心。具体方法就是念佛,有这个绝招儿,养老养心的问题很容易解决。许多念佛的老人,虽然已经七八十岁,但是内心青春常在。去年有一位75岁的老人来皈依,我为他取法名“佛童”,儿童的“童”。他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心很年轻!其实我们都是“佛童”,佛面前的童子,这样一叫不都年轻了吗?
如果没有一颗年轻的心,即使18岁也是老人,浑身垂暮之气,没有希望。如果内心有希望,有法喜,有前途,有光明,即使80岁、90岁,甚至躺在病床上,也是菩萨童子,充满活力。
只要了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了解净土法门,了解阿弥陀佛的救度,每个人都会有信心,即便八九十岁,也觉得非常有前途,非常有希望!
其实老年人是宝,有很多年轻人所没有的优点和长处。老年人的体力虽比不上年轻人,但看到他们为了弘法利生,拿着老年证挤公交车,我非常感动。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人,身上充满了活力。
念佛的老人,无恐惧
念佛养老,心里会很舒服,六字名号就是念佛养老汤,喝下去身心舒畅,信心十足。
一个人如果对未来没有信心,几乎活不下去。为什么有的人自杀?就是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在世间一般的认知中,老年人被认为是没有未来的,因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既然没有未来,何谈对未来的信心?因此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人活到七八十岁,既对这个世界恋恋不舍,又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恐惧万分。动物可能无法体会这些,但人有思维,有意识,知道自己要死了,活不下去了,空了,死后要到哪里去?很恐怖。然后想到自己的儿女、家庭、财产、身体,乃至整个世界都没有了,空掉了,更恐怖。
因为恐怖,所以回避。因此,不能在老年人面前讲“老”,否则他会觉得你跟他过不去;更不能讲“死”,讲死他会认为是咒他,尤其大清早、大年初一,更不能讲。所以,信心提不起来。
我们念佛人有没有信心?信心十足!因为我们是无量寿,我们念佛希望早一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有信心。如果老年人这个群体有信心,整个社会就有信心,有法喜。为什么?因为很快就要成佛了,越老越欢喜。这种欢喜的心情,可以带动整个家庭、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就处在一种祥和的气氛中,这多好啊!
这样老年人就是宝了。虽然年老,但大有作为,有信心,有法喜,有希望,生命圆满,光荣成佛,这个利益多大!生命充满了希望,时刻盼望回到极乐世界的家乡。都说年轻人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但这个希望是短暂的。老年人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因为老年人的希望是不死的希望,能克服死亡的恐惧,这个不死是可持续的生命力。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向着和乐有序、清净美好的净土方向发展,这个国家就是人间净土,才能跟极乐实际净土挂上钩。靠谁挂钩?主要靠老年人。
所以,老年莲友们,你们是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的桥梁,是连接阿弥陀佛与这个世界的纽带,你们是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联络的大使,南无阿弥陀佛!从你们身上就能感受到极乐世界的温暖和光明,这种温暖和光明让这个世界充满希望。
念佛的老人,有前途
一般人老了就没有前途了,前途在哪儿?前途在火葬场。
念佛人有前途,前面是成佛的大道。
不念佛的,没有这个信仰,生命的车开到八十几岁,到悬崖就掉下去了,阎罗王在下面说:“我在这里等候你。”
而念佛人临终时,阿弥陀佛说:
“我来接引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等你。
这两种境界能一样吗?
念佛人的前途一片光明,人生圆满。
年老不代表生命的终结,反而是成佛生命的开启,生命再次扬起成佛的风帆,顺着阿弥陀佛的大悲风乘风直上。所以,白头发是光彩、光荣,是成佛的前兆,这多好!
念佛的老人,最圆满
念佛人生圆满。有两句古诗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话有点悲凉。夕阳无限美好,但是很遗憾,它快要落山了。一个人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到了晚年往往充满智慧,也足够成熟,因而显示出一种温和的气质,就像夕阳一样。夕阳是很温和、很成熟的,不刺眼。但是,虽然成熟睿智,可好景不长了,生命没多少时间了,所以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感到很遗憾。
现在我把它改一改,“夕阳无限好,正因近黄昏”。为什么无限好?正因为靠近黄昏了,才无限好。
什么意思呢?念佛人到了老年,要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像太阳要落山一样。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无限好。心中有阿弥陀佛,命终要回归西方极乐世界,生命才显示出柔和的光芒。
如果心中没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会有柔和的光明吗?只会发脾气。所以“夕阳无限好,正因近黄昏”,这样的人生就没有恐惧。
念佛人,离人生的终点越近,越感受到生命的圆满和成佛的希望,越能发出佛性生命的光和热,温暖世间,越能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心。
因此,念佛人身体虽然衰老,但被佛法的光明滋润,仍是年轻的童子,有蓬勃的朝气、灿烂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
在对未来成佛的生命充满了憧憬的同时,还能够生起广大心量回报社会。这样的念佛人,不论是家里人还是亲戚邻居,都会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