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生了哪些财经大事?
国常会再次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
9月22日,据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确定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企业和群众增便利;确定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和支持相关市场主体纾困政策,支撑经济平稳运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要坚持依法行政,有权不可任性。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有利于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会议通过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草案坚持复议为民,对扩大受案范围、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监督等作出更明确规定。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1、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要与督查整改衔接,协调解决问题,重点推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扩投资促消费政策落实。
2、各地要扛起稳经济保民生责任,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共同巩固经济企稳基础、促进回稳向上。
3、对市场主体,实现企业开办、员工录用等5项政务服务一次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培育市场主体。
4、对个人,实现新生儿出生、婚育等8项政务服务一次办。年底前各地要全部实现。
5、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命脉,要保通保畅并强化支持。保障港口、货站等正常运转和主干道、微循环畅通,防止“层层加码”和“一刀切”。
6、在第四季度,将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对收费公路经营主体给予定向金融政策支持,适当降低融资成本;第四季度政府定价货物港务费降低20%。
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
9月22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美方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表示关切。
美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应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实施相关投资政策,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秩序。中方将持续跟踪评估美方立法的后续实施情况,必要时将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发布会上,束珏婷还谈到,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其中,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这充分表明,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继续深化对华投资合作。中方愿与欧方继续加强经贸政策沟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束珏婷还对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近期的相关言论进行了回应。她表示,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与包括德国在内的各国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条件。希望德方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秉持理性务实立场。
全球打响货币保卫战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受此消息影响,美元指数刷新20年新高,最高冲至111.83。
9月22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实施汇率干预。这是自1998年6月起、约24年来的首次。日本财务省的神田真人财务管理宣布了这一消息。此前由于央行承诺坚持其超宽松政策,日元跌至24年低点。
交易员表示,此次干预行动是在东京当地时间下午5点过后不久进行的,导致日元兑美元汇率在几分钟内从145.83日元飙升至142.39日元。
当被问及是否是干预时,神田真人承认"是"。神田正人强调:"我们将继续以高度的紧迫感监测外汇市场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处理这些问题"。
此举取得了初步成功。在数分钟内,日元上涨,短线跳涨超500点!美元兑日元跌至141日元左右。
由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差异的刺激,加强了日元的疲软和美元的强势。由于进口价格飙升,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同日,在此之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四表示,维持政策利率在-0.1%不变,该央行没有加息计划。在全球货币紧缩大趋势下,这一表态确认该行的宽松立场。“我们暂时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立场绝对没有改变。我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加息。”
全球陷入通胀后,从美联储到瑞典央行等各国央行都开始“你追我赶”式的加息。而偏偏日本央行“唱反调”,坚守货币宽松立场,在利率政策上却依旧“按兵不动”,坚持着可能是全球唯一的负利率政策。
而日本央行坚持持续宽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胀相对缓和,目前日本的通胀大部分是由于日元贬值而走高,且分析师认为日本核心CPI从绝对值角度看并非恶性通胀。
二是日本经济仍处于疲软期,表明物价的潜在压力仍在下降;
三是日本经济并未出现通胀-工资“螺旋式上升”,这意味着消费者认为当前的高物价只是暂时的,因此对高工资的需求是有限的。
美国加息之后,同日,瑞士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利率从-0.25%上调至0.5%。结束持续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以瑞士央行行长乔丹为首的官员们将瑞士的政策利率提高到0.5%,这是他们2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行动。这一举措符合经济学家预测中值。
另外,英国央行也出手,英国央行在一份声明中将基准利率从1.75%上调至2.25%,这是英国央行连续第二次在政策会议上加息0.5个百分点,为该央行的连续第七次加息,也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最长加息周期。
英国央行周四连续第七次上调基准利率,但没有加快升息步伐,因为英国政府限制飙升的能源费用的措施有望在未来几个月缓解通胀。
而受日元拉升影响,其他非美货币兑美元也顺势拉升,共同推动美元指数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