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4楼影院
一样的电影,不一样的影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24楼影院

影荐|他是最顶级的人类情感电影大师

24楼影院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29 18: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本文首发于 24楼影院(movie24luo)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是最知名的电影大师之一,在国内影迷中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和许多艺术电影大师一样,他的名头虽响,但作品的受众并不多,即便是在艺术电影的范围内,他的电影也是如此独特: 不只是弱化戏剧性,简直就是反戏剧。 故事逻辑有一种非理性的疯狂和不安,他探讨人类情感的形式和深度,在电影史上首屈一指。



这样的电影自然让许多观众一头雾水,今年是安东尼奥尼 逝世十周年 ,很多电影节都推出了他的回顾作品展,今天我们就推荐几部他的代表作品。晦涩不代表故弄玄虚,沉下心来细细感受,才知道大师的好处。


- 1 -


《奇遇》(1960年)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加布里埃尔·费泽蒂 / 莫尼卡·维蒂 / 蕾雅·马萨利 / Dominique Blanchar / Renzo Ricci

类型: 剧情 / 悬疑

豆瓣评分: 8.4分

IMDB评分: 8.0分


(长按二维码一键观看↑)


和电影史上那些骇人的天才不同,安东尼奥尼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感觉,他在三十多岁时才算正式开展电影事业,在四十多岁达到创作的巅峰,而这部1960年的《奇遇》是他大师之路的里程碑作品。


本片女主角莫妮卡·维蒂也成为安东尼奥尼的御用女演员,维蒂独特的现代气质:性感,冷漠,迷离,忧郁,完美契合了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基调。



这部电影的故事有些非理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富家女失踪,她的闺蜜好友和她的男友在寻找她的过程中相爱了。但如此一两句话的简述根本无法描述这个充满小波折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男女情感是冰冷的、非理性的、易碎的,却又是那么热烈和欢快,尤其是在小岛上的那段,极富影像的美感,使得富家女的失踪充满了对现代文明的讽刺意味。安东尼奥尼对现代情感状态的捕捉非常敏锐。


- 2 -


《夜》(1961年)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让娜·莫罗 / 莫尼卡·维蒂 / 伯哈特·维奇 / 萝西·马萨库拉提
类型: 剧情 / 爱情

豆瓣评分: 8.8分

IMDB评分: 8.0分


(长按二维码一键观看↑)


紧接着《奇遇》,安东尼奥尼拍出了《夜》。可以说《夜》是他最杰出的作品,是真正属于电影艺术的电影。它用视听语言来无损伤地传递情感与思想,或许可称之为“状态电影”。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情节,但故事很完整,发生在一天一夜之间。很难用简单几句话描述剧情——他的电影都是如此,拒绝简要概括,因为无从概括。



电影开篇便是主角夫妇的一位好友的病危,死亡成为这部电影的关键词。而后发生的事情:医院疯女人的挑逗,妻子的离家,百无聊赖的夜生活,疯狂而空虚的聚会,让本片重现出一种狂欢的虚无感。



越热闹,越危险,越绝望。这部电影多少让人会想起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1960年),两部伟大的电影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


- 3 -


《蚀》(1962年)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阿兰·德龙 / 莫尼卡·维蒂 / 弗朗西斯科·拉瓦尔 / 利亚·布里格诺娜 / 帕斯托雷·罗里

类型: 剧情 / 爱情

豆瓣评分: 8.4分

IMDB评分: 7.9分


(长按二维码一键观看↑)


这部《蚀》,加上《奇遇》和《夜》,构成安东尼奥尼的人类情感三部曲,这三部作品都有着共同的主题与结构:男女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困境。这困境是无解的,似乎只能不可逆转地走向空虚和死寂。



而且注意了,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阿兰·德龙。作为法国演员的阿兰·德龙和意大利电影有着深厚联系,和安东尼奥尼、维斯康蒂等意大利电影大师都有亲密合作。


阿兰·德龙英俊无比的脸庞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有一种玩世不恭、冷漠无情的意味。这部电影中他的身份是一个证券交易所的员工,是一个完全被现代社会吞噬的人,和莫妮卡·维蒂的爱情也充满了不可言说的距离感。电影里有个小细节:维蒂不断将一只小木棍在水里按起按下,其中的象征意味令人深思。




- 4 -


《红色沙漠》(1964年)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莫尼卡·维蒂 / 理查德·哈里斯 / 卡洛·迪帕尔马
类型: 剧情

豆瓣评分: 8.1分

IMDB评分: 7.7分


(长按二维码一键观看↑)


依然是莫妮卡·维蒂主演,这位伟大的女演员在这部电影里呈现出一种疯狂的状态,电影里她遭受了车祸而脑震荡,让她的言行有些难以理解,和丈夫之间貌合神离的婚姻,让她对外界事物都感到深深的绝望。她虚构别人的故事来介绍自己:那个女人患上了“不能爱”的病。她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爱的触觉,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残废人。



把握这一点,是理解这部电影的关键。中间出现各种人物,都是在印证“爱的荒谬、爱的无能、爱的无法触摸”。要注意维蒂这个角色的服装与周遭环境的对比,安东尼奥尼的镜头语言充满了创造性,颜色都很冷,反差鲜明,妆容精致的维蒂在极度工业化的厂区环境中显得极为疏离。关于现代与工业文明与人类情感的议题,恐怕没有人比安东尼奥尼更深刻。


- 5 -


《放大》(1966年)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 莎拉·米尔斯 / 戴维·海明斯 / 周采芹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豆瓣评分: 8.4分

IMDB评分: 7.7分


(长按二维码一键观看↑)


这是安东尼奥尼作品中比较“神”的一部,著名的海报有一种强烈的男权主义意味,但故事又不是在这个主题上徘徊,也不再是三部曲时期的人类情感迷离状态,而是充满了动感。人物状态是热烈、积极乃至疯狂的,时尚摄影师和女模特之间的开放关系,让人不禁想到当时盛行的嬉皮士风格。而剧情上的有趣之处是摄影师通过放大一张照片,偶然发现了一起凶杀案。



片子有些希区柯克《后窗》的意思,有些分析则认为本片有着强烈的心理学、符号学的意味,可惜太过深奥,不太好理解。摄影这门技艺本身就存在很多神秘的气息,摄取人的灵魂以成像,也可控制真相。其中几个人打着一场并不存在的网球比赛一幕很耐人寻味。


- 6 -


《过客》(1975年)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主演: 杰克·尼科尔森 / 玛利亚·施奈德 / 珍妮·鲁纳奎 / 伊恩·亨德里 / 史蒂文·伯克夫
类型: 剧情 / 惊悚

豆瓣评分: 8.4分

IMDB评分: 7.6分


(长按二维码一键观看↑)


这是安东尼奥尼比较商业化的一部电影,有着凶杀、悬疑的元素。杰克·尼克尔森主演,扮演一个在非洲报道当地战乱的美国记者,无意之间发现同住一家酒店的商人死去,就来了一出狸猫换太子,和死者换了身份,之后却发现这个商人原来是和当地武装力量做生意的军火贩。



尼克尔森的角色不断陷入各种困境中,本来婚姻失败的他想借此机会逃离令人厌倦的生活,这次身份调换是他进行的一场冒险游戏。


反过来观照他褪下的记者身份,他看到了各种虚伪和无能。在新身份之下,他从未退缩,即使军火商、警察、前妻、电视台各方势力都开始对他疑云重重。能明显感觉到安东尼奥尼对政治的一种悲观态度, 这种政治意图 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也越来越明显。


安东尼奥尼有建筑学的背景,所以他的电影语言中,建筑的构图与画面分割线都极具特色,和剧中角色的情感状态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奇特的映照,看他的电影经常会被各种精妙的构图吸引。在影像风格上,王家卫就受到他的影响。



如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投稿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合作或其他事宜请加微信chen173641687
最快提高个人观影逼格的公众号。
24楼影院 movie24l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