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村银网
全国村镇银行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村银网

村镇银行如何做到稳健发展?

村银网  · 公众号  ·  · 2018-07-12 15: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家村镇银行如何能够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并持续稳健发展?我国第一家设立的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给出了其经营要领,值得借鉴。


“基因”很重要。

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是四川天府银行(原南充商业银行),仪陇属于南充市,也就是说,村镇银行隶属于主发起行的业务辐射范围,地域经济、文化特征相通。四川天府银行在整个四川省都是名列前茅的银行,在南充是绝对的银行业的“老大”,其业务能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定位”很关键。

村镇银行在县域金融是“后来者”,业务选项是有限的, 一般发展得好的村镇银行都会秉承做别的银行不愿意做或做不了的业务,在县域就是“扶农支小”,这也是原银监会推动这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初衷,当然,这也要看主发起行的动机。简言之,凡是偏离这个初衷的村镇银行,其发展空间必然受限


“治理”需规范。

村镇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银行,有其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这些要求 并不是单单写在章程里,而是需要落实在实际工作之中。 主发起行对于村镇银行的过多干预或任其发展都可能导致村镇银行发展面临各种困境。天府银行对仪陇惠民村镇银行采取的是“断奶”的方式,即除董事长是属于天府银行的人,其他包括行长在内的人都完全属于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并且,对于该行的具体经营一律不干预,此外,天府银行在系统支持、人员培训、团队建设等方面,还给予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最大化的支持。


“客群”需专注。

村镇银行一定是“做小做散”,相比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的客户要更小、更专。如果农信机构的信贷客户户均是3万元—5万元,那么村镇银行的主力客群一定是户均3万元以下。换言之,村镇银行在县域应该主要承担的是普惠金融实施者的角色 ,事实证明,无论是规模大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还是像根植于一个县的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其客户对象主要就是很难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也只有这样的客群,才会为村镇银行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经过10年以上的发展,在仪陇县排在农信机构的后面,稳居县域第二的位置,综合收益可以排在全省村镇银行的前列,对客群的专注是其健康发展的要点之一。


“团队”需稳定。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是村镇银行面临的挑战, 但团队的稳定性比高精尖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银行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工作精神,需要的是轮辐向心的凝聚力,村镇银行更需要亲情式的文化。在县域金融机构,员工主要来自于本土,形成“同理心”并不难,但一个组织机构的愿景和目标必需清晰,而且能够让团队成员看到发展潜力和机会,这样文化的一致性才会真正作用于日常工作之中。 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最初设立时的6名本地员工至今还工作在该行,而且,团队内部的主要成员都在该行工作了很多年,简言之,这些人见证了该行的发展,也从该行的发展之中获益,这才是一个良性发展的团队。


“风险”需可控。

村镇银行的存贷比普遍高于其他银行机构,其风控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这既需要内部流程的规范,也需要风控技术的优化,同时,县域信用环境也很关键。银行的经营本身就是一个循环,自身效益好,拨备充裕,客户结构合理,遇到经济或金融环境不理想的时候,该类机构抗风险能力会更好,相反则会雪上加霜。经营一家银行是练“慢功”,不可速成,村镇银行10年多,也只是刚刚起步,风险控制能力将是持续考量的重要指标。


“理念”要坚守。

村镇银行的使命就是服务“三农”、小微,因此,其理念需要持续强化。 理念与定位尚有不同,理念更见诸于精神层面,所谓不为诱惑所动,坚守初心,不忘责任。村镇银行设立伊始,就是为了填补县域的金融空白,并且在县域能够形成良性的金融竞争环境,这种竞争不是要“非此即彼”,而是与农信机构的业务形成互补,更不存在“谁要取代谁”,因此,村镇银行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牢固地把握好自身的“聚焦点”,“不贪大,只求精”——这才是村镇银行应坚守的理念。



本文源自金融时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