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生正道
养生有道,健康在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养生正道

贵精不贵多,"清热第一方"白虎汤,四味药治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养生正道  · 公众号  ·  · 2019-11-21 1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点击上方 【养生正道】 关注我们 ↑

导读:

白虎汤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经方,是清热剂,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之效。白虎汤是中医人都耳熟能详的一首清热名方。如今很多医生却对白虎汤,尤其是主药生石膏畏之如虎,不再轻易使用。临床该如何用好这张良方?


白虎汤

作者/马家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


——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生石膏辛寒清热,张锡纯对生石膏很重视,《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石膏,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其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甚至还有用新鲜的梨片,蘸着生石膏末吞服的服药方法。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先生,也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雅称。

生石膏,很多人畏之如虎,担心生石膏过于寒凉而败坏脾胃。 其实,生石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大寒的药物。 《神农本草经》说石膏味辛微寒,并非大寒。对石膏的论述中,有这样一句“产乳”,所以有医家认为,石膏可以用于产后哺乳期,可见石膏并非过于寒凉,其性纯良,对人体并无太大伤害。张锡纯指出,生石膏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而其退热功效远胜以上诸药。


生石膏辛寒清热,胡希恕先生、冯世纶教授指出,只要见到阳明里热,都可以加入生石膏。 生石膏在临床中应用很广泛,只要有阳明内热,同时有口干、烦躁等,即可用生石膏。生石膏味辛,性微寒,没有黄连的苦寒伤胃,也没有苦寒易化燥助火之弊。


生石膏味辛,辛能透散,热邪郁结时,可用生石膏来解除郁遏的邪热。 在《百年百名临床家——胡希恕》一书中,有一医案:一个颌下淋巴肿大的患者,胡老给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治疗,学生不解其意,问道:“该患者无口渴,为什么加生石膏啊?”胡老曰:“这里的生石膏不但起清热作用,而且还有解凝作用。”冯老指出, 大凡急、慢性疾病,如见红肿热痛、淋巴肿大者,皆可用之。 如急性腮腺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二两至三两(60~90g);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蒲公英、桔梗等;急、慢性睾丸肿大,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陈皮、生薏苡仁等,所用治例皆收捷效。由此可以看出,其所说的解凝,当指因热而形成的凝结,也即阳明热结。


图:薏苡仁


后人曾经给我们归纳过白虎汤的四大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其中的口渴,应该是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剩下的大热、大汗和脉洪大,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白虎汤的临床症状特点。这里要说一下,大热,只是我们强调体内热邪的充盛程度,并不一定是指体温高,因为汗出是退热的最好办法,汗出多的时候,人的体温不可能太高的,所以这里的大热只是标志着体内的热邪充盛,并不见得一定是高热。


一位患者如果有大热、大汗、脉洪大,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是一种里热向外透散发越的感觉,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因势利导,既然身体里面的热想往外透发,那我们是不是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热给透发出来。举例来说,就像冬天温暖的被窝一样,如果我们睡懒觉,赖床不起,只要被子被掀起一角,里面蓄积的热气便会散去,被窝也就凉了,便不能赖床了。这就是要将热向外透发,也可以认为是一种 “火郁发之” 的治法。


大热、大汗、脉洪大,是有一种热邪蓬勃而向外透发的趋势,此时采用透邪外达的办法,使用辛寒清热之药,因为辛才能透发。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唯有辛味能行气机,能够解表发汗的药都是辛味的。生石膏辛寒,顺应了这种透散的趋势。


临床上, 白虎汤的适应证 ,首先是六经辨证为阳明病的前提下,热邪没有和有形邪气相结的时候,遇到典型症状,如发热,汗出明显,不恶寒恶风,反恶热,口舌干燥,还有大青龙汤的“烦躁”,脉滑,脉洪大而有力,以上症状属于白虎汤证。


生石膏性凉而微寒,功在除热,并非是大寒的药物。因此,临床应用的时候,一般是30~45g; 热重的时候,生石膏可以适当加大剂量,但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 如白虎汤中的粳米,并不是后世研究认为增加石膏溶解度的问题,而是粳米甘温益胃护胃。没有粳米的时候,可以沿用张锡纯的经验,用生山药来替代。如果口渴明显,已经不是生石膏所能够解决了,就需要加入人参,即白虎加人参汤方证。

小结


生石膏才能清热,千万不要用煅石膏。生石膏味辛微寒,因此阳明病热盛的时候,剂量一定要偏大。生石膏味辛,具有一种透热外达的作用,相比黄连、黄芩、黄柏的苦寒,生石膏有使邪热外达透发的作用,清热效果更好。同时,生石膏的口感也容易使人接受,虽然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我们能不能追求良药并不苦口。门诊经常有复诊的患者说,马大夫,你的中药不仅管用,而且并不难喝。白虎汤适用于里实热证,表不解或者里热不实的时候,不能用白虎汤,诚如叶天士所谓的到气才可清气,也就是说,不到气分,还在卫分表证的时候,不能去清热,以免引邪入里,造成误治。



登场书籍

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

《伤寒杂病论》乃至“经方医学”的深度化研究,须要下大力气进行继承和弘扬。“经方医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探讨和突破,须要一代又一代医家进行理论思考和临床实践,既须要历史的循证,亦须要集体的努力!


养生正道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 《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 ,马家驹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白虎图片作者:jaydlim、ernie_,其他 图片为出版社在摄图网购买的版权图片,请勿盗图。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点击 “阅读原文” 优惠购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