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向您提供小学数学同步学习知识点解析,学习资讯,关注我们,小学路上不在孤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当公众号被当成备忘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顶流日历,故宫2025年蛇年百年纪念版,错过 ...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螺丝刀竟然还能悬浮起来?一起来试验探索一下!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靠品质,卖到抖音TOP1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学数学

孩子犯错,别着急指责,这样做效果更好!

小学数学  · 公众号  · 数学  · 2017-04-25 17:41

正文

中国人教育孩子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不打不成器”。


不管电视新闻还是身边的例子,打孩子的实在太多了,这样的方法真的正确吗?


前一阵休息几个好友相聚闲聊,就有一朋友说:“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话。每次我都会气不打一处来,回到家就痛打一顿,但是,打完以后又心疼,想想孩子也就几岁,虽说不听话,但总归是心疼的。”


她后来也讲:“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后悔,生怕打孩子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不良的阴影,到底该不该打孩子?”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和孩子动手当然是不对的。很多时候,家长的打骂只是自私的发泄情绪,不仅会让孩子更加反叛,还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心理伤害。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要做的是耐心引导,了解孩子拒绝的原因,和孩子共同改进,而不是通过打骂孩子的办法让孩子乖乖听话。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1)反叛心理:很多孩子在玩儿的开心的时候,被家长告知需要停止,去做其他事情。对孩子来说,家长没有理由的“指令”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而家长的独断专行也会让孩子产生反叛心理。

(2)家长的打击:家长总习惯给孩子列许多“不可以”清单,却不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有的时候,家长会同时交给孩子很多任务。当孩子做的不好时,家长还会用语言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远离父母,变得自卑或叛逆不听话。



我们做父母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时候,千万不能比孩子还孩子气,一定要学会跟孩子从容的沟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避免给孩子的负面催眠


有少部分父母,看到孩子成绩不如平时,就会说“你考试就马虎,粗心大意”,看到孩子在吃糖,“再吃你的牙就坏了”,发现孩子看电视,就会说“你眼睛要不要了,再看就近视了”……


这些都是为孩子好,但是我们这么说的话,无意中是在给孩子一些很负面的催眠。让孩子自动把考试和粗心大意联系在一起,把吃糖与蛀牙联系在一起,把看电视和近视联系在一起。


结果就是孩子平时怎么好,考试都会马虎,也更加容易蛀牙和近视。


我们不如试试告诉孩子,“你好好写作业,足够细心的话,期末就会取得好成绩,小朋友也会对你刮目相看”。“恩,吃过糖就知道好好刷牙了,真棒,以后牙齿一定又白又漂亮”……


其实这个时候,用正面的话语去鼓励孩子,会明显比用挑剔的话语去批评,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效果也会更好。只有孩子接受了,他才会去认可和改变。


☞避免过度担忧,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曾经有心理学家把一只狗放在会有电击的笼子里,最开始狗是挣扎的,但随后,心理学家即使打开了狗笼子,狗也放弃了抵抗和逃走,甚至在每次电击开始之前,就会倒在笼子里,产生抽搐。心理学上,后来把这种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


常见到一些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学不会数学”,“就是学不好外语”,“就是没有办法在同学面前大声的唱歌”,“怎么努力都考不上重点高中”……


其实除了少部分是先天条件的原因,多数都跟习得性无助有关。当孩子数学考差了几次,可能就会听到诸如“女生就是学不好数学吧”“可能是随妈妈吧,她妈数学就不好”“这个老师教的就不好,太没责任心”“他就没有这脑子”……等等这些议论。


反射到孩子身上,他就会认为自己学不好,学不会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甚至会开始恐惧成功。因为“数学不好”这个事情,他已经从里面接受了。要改变,就要突破心里舒适区,还不如就这样保持着。



在孩子生活成长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作为家长这时不要急着给孩子下定论,责备孩子,可以先问孩子八个问题,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而往往问不到几个问题,事情就已经很清楚并得到解决了。家长不妨可以一试。


1“发生什么事情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会打你。”“一定是你做错事,老师才会处罚你。”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冤枉孩子。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2“你的感觉如何?”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无所谓是非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一旦说出来,哭一哭,骂一骂,心情就会好多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


3“你想要怎样?”


家长不做批评或判断。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


4“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点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恶心的、幼稚的……


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


5“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


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现实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是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然后问他:


6“你决定怎么做?”


让孩子检视自己的判断。


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如果他了解后果,通常会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这样子,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7“你希望我做什么?”


当孩子说出自己希望如何帮助他时,家长一定要积极表示支持。或许孩子会说自己就能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加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一个问题。


8“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你会怎么选择?”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并对以后出现类似的事情便有了一定的处理方式了。


如此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了。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应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拓展阅读

点击小学数学菜单栏“1-3年级、4-6年级、综合知识”即可获取相应知识点链接。每天持续更新,让学习更加简单!

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小学及初中学习必备的公众号


不会下载资料?添加“小学数学小助手”,免费为您发送

你要的资料都在这里

小学语文  ID:xxyw100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学数学  ID:xxsx100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学英语  ID:xscyy100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