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一文搞懂 DDR 内存原理(值得收藏) ·  21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详解 Java 操作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软 WSL 2 将在未来支持 Arch ...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OpenAI 放大招:宣布免费开放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新春暴击!老人花200块买孙子一天,只求“陪我一天哦,我的崽呀”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5-01-25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王耳朵先生】(ID: huangezishiba)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01
看到一段视频 @罗伟明

博主要去上班,准备开车离村。

奶奶紧紧扶住车窗,有些慌张地问孙子:“毛毛,哎呀,你要上班去了啊。”

博主回答:“是啊,今天星期一。”


奶奶有些欲言又止,忽然开口问道:“你能挣好多钱一天?”

博主随口应声道:“200多块钱。”

然后拍了拍车窗上老人的手,安抚道:“我去上班了,等回来再看你。”

显然博主是知道奶奶的不舍,只是生活总让人有太多的情非得已。

若是放在一般情况,这时不管老人有再多不舍,总该放手让儿孙离去了。

不曾想,老人突然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条折叠的四四方方的手绢,从里买数出两百块钱,递到孙子面前。

“宝崽,奶奶这里有200块钱,奶奶买你一天,你陪奶奶一天哦。”


博主于心不忍,只能抽出一张旧版纸币,向老人撒谎道:“你这100块钱,不能用了。”

老人满脸的失望和愧疚,念叨着:“我老了,不知道了。”


不过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泪崩:

“那奶奶先欠你100块钱……陪奶奶一天哦,我的崽呀。”

一瞬间,老人掩面抽泣。



02
有人说这是一个段子,但是类似的故事我们似曾相识,而且悲伤难以自抑。

还记得那个对着监控呼唤孙女的云南老人吗?

“小林,你来看下爷爷嘛,明天爷爷要走了。”

“你对爷爷是好得很啊,孙儿。”

“明天来是喊不答应咯,你来看看爷爷嘛。”

“爷爷过不了了,走了算了。”

……


小小的山村,一位孤孤单单的老大爷,对着镜头絮絮叨叨。

乍一听到,以为只是长辈对晚辈的思念。

仔细听完,会发现老人言语中的不对劲。

思念是真的,留恋是真的,万念俱灰也是真的。

这是一场诀别啊。

视频的发布者,老人口中喊着的孙女“小林”,也证实了爷爷已经过世。

看到监控时,她痛彻心扉:

“后来,我最爱的人,最牵挂最疼我的人变成了一座小小的山,再也看不到他等我回家了。

他出远门了,远得我要走完这一生才能见到他。”

没能见爷爷最后一面,成了孙女永久的遗憾。

说实话,而立之年的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

远离故乡,在外讨生活,这样的生离死别,我错过了一次又一次。

不过悲伤的同时,我心里也藏了一个疑惑:

明明视频里老爷子看上去还好端端的啊,他又怎么会笃定自己明天就不在了?

我不敢往最坏处想……直到后续报道曝光:

当天晚上,老人自缢身亡。


03
老人姓赵,生活在云南一个偏远的山村。

这不是赵老爷子第一次轻生。

去年5月,老人曾经喝过农药,由于家人及时发现,被抢救回来。

之后,老人开始找绳子,家人就把所有绳子藏了起来。

可这一年来,老人始终没能打消自杀的念头。

为什么老人一心求死?

“他太孤独了,他太煎熬了。”孙女小林心碎道。

山区交通不便,手机信号还时断时续。

老人也没啥文化,家里人给他买了智能手机用来打发时间,可他总用不好,甚至连拨打电话的基础功能也不太明白。

自从前年,老伴过世,老人就更加郁郁寡欢。

隔壁邻居两个刚上小学的女娃不止一次听到,老人念叨着,每天做梦都会梦到老伴。

人到晚年,没有任何消遣,又失去了另一半。

精气神一下就垮了。

“我一个人不好在。”

这是老人生前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不好在”是当地的俚语,意思是“不舒服”。

人老了,心灵的孤寂,是我们没法想象的。

作家荆方说过一个故事。

他们姐弟三人分别住在北、深、广,为了照顾老家的父母,特意请了一个保姆。

可有一段时间母亲总是抱怨保姆小偷小摸。

不过姐弟三人了解之后,知道保姆并没有做过。

但是为了安抚母亲,他们在家里装上了监控。

于是,母亲在家里的一点一滴全都呈现在了孩子们眼中。

自此儿女也终于知道了母亲无理取闹的原因:

她每天看着并不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有时候整晚不说一句话。

尤其是天寒地冻的冬天,父母甚至一整天都坐在沙发里,固定的姿势,固定的位置,看着同一个频道,直到沉沉睡去。

每次打电话父母都会问孩子们什么时候回去,但是很多时候,归期只是一个语焉不详的日子。

直到这时,荆方才恍然大悟:

“父母的日子,是被大段大段的空白铺满的。这些空白是荒芜的原野,没有庄稼,不收割希望。”


04
话说回来,无论是赵老爷子,还是开头视频里的奶奶。

但凡有儿孙将其放到网上,都会惹来不少非议,什么“网络孝子”,什么“儿女都去哪了”……

可事实是,哪来那么多不肖子孙。

就拿赵老爷子说吧,从他居住环境来看,显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

老人有4个儿子、2个女儿,各自成家立业后,二儿子一家留在村里,而且住的房子和老人住的老屋仅有50步。

平常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二儿子和二儿媳负责。

儿女们也都愿意接老人同住,“想去哪里就送他去哪里,但他都不开心”,待个一两天就闹着回家。

孩子们又想给老人再找个老伴,可赵老爷子说什么也不同意。

老人房前的监控还是孙女小林坚持要装的:“怕他跑、摔了什么的,也想多看看他。”

在小林的短视频账号上,为数不多的作品里面,多有爷爷的身影。

帮爷爷洗脚,和爷爷吃饭,陪爷爷散步,用手机拍摄特效视频逗爷爷开心……

可见,这个大家庭里,没有谁是没良心的。

但各家也有各家的难处,就像二儿子说的:

都知道老爷子有心病,“大家都看着,可是谁也不可能一直在(老人)身边,一步都不离开。”

说到底,普通人家,“你养我大,我陪你老”,挺奢侈的。

就拿我自己举例,外公去世后,外婆独居,身体渐渐变差。

虽说大舅一家和外婆住在同一个村子,可年近60的大舅和大舅妈,一个在工地上班,一个操持田地。

小舅前几年做过心脏手术,小舅妈独自经营着一家裁缝店。

我爸妈更是四处打零工,一年360天,只有春节前后那段时间休息。

小辈们就更别提了,天南海北,不是学生,就是打工人,除了放假,老家难得见到一两个人影。

最后,外婆也在某个孤独的日子里,因为一场流感,引起了并发症,住进ICU后,再也没有醒来。

记得知乎上的那个热门问题吗: “怎么看待「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

一个高赞回答@维罗妮卡:

那你没去过私立医院,没看过那些VIP病房的久病人。

这些人有专门的护工照顾,有医院配给的营养餐,不需要儿女24小时陪着,不需要儿女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拿着铲子炒菜,不需要儿女挤半个小时公交车送饭,不需要儿女在脏兮兮的公共卫生间洗衣服,不需要儿女端屎端尿一整晚第二天顶着一双红肿的眼睛和黑眼圈上班。

这些人的儿女,因为睡眠充足心情愉悦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亲切地问爸今天觉得怎么样,妈医院的饭吃得惯吗?不行请个保姆专门做饭。恨不得天天陪着,毕竟卫生不用自己收拾,饭不用自己做,自己只需要坐在真皮沙发上,吹着空调,陪着爹妈聊聊天就可以了。

哪怕一天时刻不离,自己也有时间,不用担心回头要和老板点头哈腰地请假……

谁不想做孝子贤孙?

可生活可曾对我们有过一点点怜悯?


04
还是那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因为, 能不能尽孝,和愿不愿意尽孝,是两回事。

开头的那个视频,其实还有一个后续。

博主那天没有离开,留在小院里,和老人玩起了吹泡泡。

那一刻,老人开心的像个孩子。

博主也仿佛回到了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还去博主的主页看看,发现他分享了许多和奶奶相处的时光。


而且我还在@新华每日电讯 等很多官媒里看到了他和奶奶的一篇报道:《背着95岁奶奶去天安门看升国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