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
面向艺术院校的学生与艺术爱好者
的丛书: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Art
(《剑桥艺术史入门》)
那个时候,资讯还远不如今天这般发达,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的出版任务,通常都是由隶属于世界顶级学府的出版机构完成的。
怎样才能编出
一套包罗万象,但又不设阅读门槛的艺术入门读物
?
剑桥大学出版社决定邀请一批艺术专业出身,但又不是以搞学术研究为主业的人来写这套书。
他们是博物馆的馆员、资深策展人、画家、建筑师、学术编辑,比如:
哈佛大学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来到伦敦,在大英博物馆从事艺术史的讲解和研究工作。
曾任纽约市立大学艺术史教授,研究方向为中世纪艺术,现为外光画画家。
早年曾于意、美、英三地游学,后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工作,现为资深策展人,致力于意大利艺术与文化的宣传推广。
在这些既懂理论知识、又不乏实操的准专业人士笔下,艺术和艺术史成了一门可被普通人了解和亲近的学问。
中文版《剑桥艺术史》,由老牌专业的
译林出版社
出版,选取其中以西方图像艺术为主的内容,一共8册:
《古希腊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
《文艺复兴艺术》《17世纪艺术》
《18世纪艺术》《19世纪艺术》
《20世纪艺术》《绘画观赏》
每个时期用
150页左右的篇幅
,分别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不会造成太大的阅读负担。配以相应的彩色图片,读时赏心悦目。
翻译由
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
主笔,历时8年。钱老是国内研究欧洲史和西方文化史的专家,他的译文准确专业、深入浅出。
2009年初版总发行量达3万套。此次重新修订再版,图片增加到
800幅
,采用手感细滑的艺术纸,值得细细品读。
对那些对艺术感兴趣的、想要系统了解,却又不想读教科书的人来说,没有比这套书更合适的选择了!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朱青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易英;
浙江大学教授缪哲等联袂推荐
《剑桥艺术史》(全八册)
一条生活馆日常售价278元
限时特惠只需258元
特惠至4月9日23:59截止
作为艺术史入门读物,《剑桥艺术史》并非简单罗列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是循序渐进地讲解人类诞生以来所创作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此外,还贯穿了历史、政治、文化和宗教的变迁。
不同于其他线性介绍艺术史的书籍,这套书把艺术家和时代杂糅在一块,你仿佛就在读一本本历史故事书。那些艺术家,不再是闪耀着光辉遥不可及的名字,而是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
举几个例子:
《古希腊罗马艺术》
因年代久远,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多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即使是这些碎片,亦可带给后人丰富的灵感。
在文艺复兴之前,人们认为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文物,但在那之后,希腊罗马的艺术价值被世人认可,那些雕塑、画像、陶瓷、马赛克和建筑被艺术家们学习、模仿、分析,并得到他们由衷的赞叹。
在《古希腊罗马艺术》中,苏珊·伍德福德分析了希腊和罗马的雕像技巧与风格,展示了他们修筑神庙的结构和装饰,并从当时的绘画和陶绘中,将罗马艺术对希腊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娓娓道来。
“
构思周密、行文生动、见解独到、立论精辟。……是对古典艺术富有学养和挑战性的介绍。
”
——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
乔治·M.A.汉夫曼
《文艺复兴艺术》
文艺复兴运动是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15、16世纪,意大利和北欧经历了宗教、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变迁,人们重新对希腊罗马等古典文化产生兴趣,并由此引发了整个人文主义运动。从此,绘画、雕塑和建筑的主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人本身。这一时期所创造的风格迄今仍在影响着西方艺术。
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罗萨·玛利亚·莱茨讲故事般地描绘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从美第奇家族统治下佛罗伦萨的艺术实验与竞争对手,到乌尔宾诺宫廷里艺术和生活的平衡;从威尼斯画派的集大成者提香和乔尔乔内,到教皇统治下罗马的辉煌;还有那最最著名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20世纪艺术》
我们对20世纪的艺术特别感兴趣,是因为我们自己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与之前相比,20世纪的变化最多也最快。仅就绘画、雕塑和建筑中发生的变化与试验的数量而言,20世纪是无与伦比的。
现代艺术的环境中,艺术家们以自我表达为主,随心所欲地创作。因此,了解每个艺术家,成为了解这个时代的关键。
在《20世纪艺术》中,罗斯玛丽·罗伯特轻松愉快地历数了20世纪的重要潮流、艺术家和作品:从立体主义、野兽派到波普艺术和摄影现实主义,从毕加索、勃拉克到包豪斯及之后。
“
涉及了所有重要的运动,饱含激情、富于智慧,把一个艰深的主题变得易于接近。
”
——《艺术评论》
《绘画观赏》
人人都听说过梵高、莫奈和毕加索,但一幅画究竟该怎么看,大部分人还是很迷惑。
《绘画观赏》中,作者指出,欣赏一幅画之前,需先了解4个问题:
1、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2、作品传达了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3、作品是否写实?
4、作品的构图设计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