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围绕股市交易策略展开,强调了思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逻辑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市场变化中的逻辑树结构,以及如何在市场演化中理解并运用这种结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作者对于港股市场的观察和分析,包括ABC结构、金蛤蟆右脚等概念,以及一些重要股票的趋势分析。最后,文章还提到了交易策略的选择和认知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思考交易策略的前提条件和逻辑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在进行交易策略推演时,必须明确前提条件,理解市场变化中的逻辑树结构。
关键观点2: 港股市场的观察和分析。
文章介绍了作者对于港股市场的观察和分析,包括ABC结构、金蛤蟆右脚等概念,以及重要股票的趋势分析。
关键观点3: 交易策略的选择和认知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财富是对认知的奖励,而不是对勤奋的补偿。在交易过程中,选择正确的交易策略比努力更重要。
关键观点4: 小程序使用方法和产品区别。
文章介绍了小程序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产品之间的区别和打赏方式。
正文
先说一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在思考问题时,都应该有的一个概念:
咱们输出任何的观点,或推演的交易策略,都是有
前提条件
的!
不只是炒股,任何市场变化,都是由各种的“
如果、那么
”,通过逻辑树不断的分叉、演化,最终才构成了一个现实中的
结果
。而这个结果,很快又成为了接下来演化分叉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的
因
。
一下讲这么“绕”的纯逻辑话题,纯粹是因为市场乏味,因为该写的全都写过...
有了这个“
思考都要有前提
”的共识后,我们再来聊聊这次,咱们写了两周的
B反,是什么?
是在每个ABC里面,还要
搓小波段抠铜板
,因为——下跌趋势里,
保不齐,任何一个B反没走完就垮掉了。
就基本确认了经过几年的打磨后,港股已经进入了
右侧结构,也就是可以做完整的ABC了
。
2、不用着急搓小波段,只要
做好每个完整的A\B\C,找到大波段的高低点就行了
。
3、终于不用在轮动中,反复盯着十几个标的,时刻盯盘了。只需要盯住一个标的,做大波段即可。
那么
很可能后面的 C,
位置上不会有新低。(模型和技术面结合)
一旦确认,那个
最低点
就会成为“金蛤蟆”右脚的关节节点。
这是我几天前画的图,大家自己去看现在演化的是不是教科书一样的走势?
港股
,这种右脚的位置,想要完全伸出来的过程,是很猥琐很慢的。
然后
,在前高位置再次反反复复,试探徘徊,然后,再凭借着新的右腿,冲过去,再向上跳空一次。
上图,是整个
恒生科技
和
阿里巴巴
的月线,几乎都是一样的,而且是
月线金蛤蟆右脚
里…
勾了 4 年,终于等到今年磨出了右侧结构。把握主线,屏蔽杂音,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