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加大大病保险、困难救助等帮扶力度,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继续强化产业扶贫,以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让贫困群众在经济上脱贫,更要在面貌上改善。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向“优质均衡”迈进,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新建、续建学校33所,新增学位5万个。要加强师德教育,优化教师结构,不断改善基层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抓好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
加快东部医疗中心等市级项目和8个县级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力争3年内增加床位1万张。提升市县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抓好医院院长和医技人员队伍建设。重点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进医疗机构稳定健康发展。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力度,健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工作体系。积极发展医养融合型的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市级统筹。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攻坚任务全部完成,6万套棚户区改造全面开工,农村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坚决打击房地产领域的欺诈行为。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工作,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幸福救助体系。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钉钉子的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控制燃煤总量;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做好城市保洁;机动车排放要继续严管,合理规划,重点解决重型车辆穿城问题;加快实施大运河生态林场二期等11项市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要深化企业主体责任,将排污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村清洁能源替代。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处置利用能力。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组织公益演出下基层,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编制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文化产业新型项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深化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着力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施“雪亮”工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城乡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警务工作有效融合,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