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点网
链接全球创新医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12 岁男孩服用阿奇霉素后死亡!这 4 ...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狗戴项圈征”,这个征象提示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奇点网

精子危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权威研究显示,40年来人类精子数量下降59.3%! | 临床大发现

奇点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2 22:44

正文

在地球上拥有800万年文明史的大熊猫,曾一度沦落到灭绝的边缘,最终在看脸的世界里凭借卖萌获得新生。


然而,这只是这个星球上成千上万濒临灭绝的物种里极其幸运的一个特例。


不禁要问,人类会有走向灭亡的那一天吗?


人类的精子危机

上周,生殖与妇产领域顶级期刊《人类生殖学快讯》(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发表了一项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精子数量变化研究 [1]。

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流行病专家Hagai Levine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通过对包含1973年至2011年间42 935名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及欧洲等国家男性精液样本的研究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 近40年来精子浓度整体下降了52.4%,精子总数下降了59.3%!

具体一点就是,这些国家的男性 精子浓度由40年前的每毫升9900万个下降到如今的4710万,精子总数由3.375亿下降到1.375亿。 当研究人员单独分析1995年以后的变化趋势时,并没有看到这种下降趋势有变平缓的可能。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计算,意味着7年后,这些国家男性精子浓度就会下降到每毫升4000万以下,这个值被认为是能够影响生育能力的临界值[2]; 只需25年,这些国家的男性就几乎全部达到了少精症的标准,即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在1500万以下 [3]。

有人会说,卵细胞不是只需要一个精子就能完成受精作用吗?所以精子数量的下降并不会影响人类繁衍啊,人类更不会因此而灭绝。的确, 人类当然不会按照上面简单的计算,在25年后走向灭绝。 但是,精子数量下降所带来的生育和健康影响,却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事实。

一方面, 精子数量与男性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手册,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是精液分析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确定男性因素不孕症的第一步[4];另一方面, 人类精子数量的集体下降,一定是受到了某些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又很难说这些因素不会引起生殖之外的其它健康问题[5]。


二十五年的争议

大家心里肯定会犯嘀咕,人类真的面临着如此严重的“精子危机”吗?

1992年,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Carlsen等人第一次发现了人类精子数量大幅下降的证据。 当时发表在《BMJ》(英国医学期刊,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研究首次指出,过去五十年间(1940-1990)人类男性精液体积由3.40毫升下降到2.75毫升,精液浓度由每毫升1.13亿下降到6600万[6]。

这一首次出现的“惊悚”结论,在当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由此开始,有关 “人类精子数量在下降,人类终将走向灭亡” 的言论也就不绝于耳。

1995年,《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为全球四大医学期刊之一)发表了一项针对人类精液质量变化的研究。研究对象为1973年到1992年间巴黎市一家精子库中1351名健康男性的精子样本,结果发现这些男性的精液浓度平均每年下降2.1%,而且研究人员还观察到, 那些具有良好运动能力以及丰满形态的正常精子所占百分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也就是畸形精子率越来越高 [7]。

在此之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相关研究结果层出不穷,比如 对苏格兰1951年至1973年间出生的577名男性队列研究,发现了英国男性精液质量恶化的证据 [8]; 对美国1970至1994年间1283名男子精液的分析也显示精子质量的下降 [9]; 对英语语言国家1934-1996年发表的101项研究数据汇总分析同样得出精子浓度下降的问题 [10],等等。

但是,质疑声也如影相随。而且二十多年来,就人类是否真的面临“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危机的争议和辩论有增无减。

有些人认为,这些 研究涉及的对象很有可能是生育能力原本就异常的人,而且样本数量小,也没有代表性。 还有研究人员通过收集相同的数据,利用不同的统计模型进行再分析,结果得到了 “精子数量不变或稍微增加” 的结论[11]。

2013年,《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性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12],自从1992年Carlsen的研究结果发表以来,人们对于人类生育能力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和恐慌,但是 这些人所表达的极度悲观和警惕有些夸大其词,甚至是误解。 文章还引用丹麦奥胡斯大学流行病学中心Olsen的话——过去50年来精子浓度和人类生育能力是否有所下降,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尝试终止这一争论。

人类精子浓度和生育能力的大幅下降,究竟是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Hagai Levine博士联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这项最新研究,给出了目前最权威的答案。


数据筛选流程图(研究人员使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汇集了1981-2013年所有涉及人类精子浓度研究的7518份英文文献,并筛选出来自50多个国家185项研究中的244项精液样本数据进行荟萃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大家在文章开始已经看到了。除了让人更加震惊的结论,这项研究与以往的研究想比,还有着以下不同:

首先,这项研究有着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样本量 ;其次,这项研究是 首次采用严格而且完整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回归分析 ;另外, 研究考虑并控制了包括年龄、禁欲时间在内的各种因素,并依据地域将数据划分为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来进行分析。

当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由于非西方国家的数据量有限(有可能和只使用英文数据库有关),研究人员并未在这些国家得出类似的结论;另外研究主要使用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两个指标来分析精子变化,而没有精子活力和形态的相关分析。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研究仍存在一些缺陷,但是这么显著的研究结果, 几乎不可能是偶然或者误差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研究还指出 精子数量下降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生育和繁殖。 精子数量的下降还与其它男性生殖健康指标息息相关 ,包括睾丸癌、隐睾症、尿道下裂、青春期激素水平异常等[13];甚至有研究表明, 精子数量的下降与生命总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上升高度相关 [5]。


越来越严重的人类“精子”危机似乎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危机背后的危机,是精子数量下降,所反映出的环境因素对男性整个生命过程中健康的影响。


你一个人的危机

这是全人类的公共健康危机,也是你一个人的生育和健康危机。

不到40年的时间,人类精子数量下降幅度竟然接近60%,不禁让人胆寒: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可怕的“元凶”?

2002年,日本东京公共卫生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男性生殖系统影响”的小鼠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这种 广泛用作食品、化妆品和药物防腐剂的化学物质,哪怕每日摄入量在被认为可接受的上限范围内,也会显著降低小鼠精子产生效率和精子储备浓度 [14]。

后来,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的科学家证实,连续 暴露于交通污染物(氮氧化合物、硫化物、铅等)会严重损害年轻人和中年男子的精液质量 [15]。

2015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发表了一项起始于2008年的研究成果,当时他们召集了一批专家,着手审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健康的影响。经过5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随着 生活中接触到的抗雄激素和雌激素类干扰物质 的增加,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包括尿道下裂、隐睾、睾丸生殖细胞癌、精液质量差等)的发病率同期增加[16]。


同年,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了常见塑胶产品(比如塑胶玩具、保鲜膜、室内装潢)中的 邻苯二甲酸盐接触,会影响精子数量的下降和形态的变化 [17]。2016年,美国营养学会发表的研究文章表示, 水果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与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下降相关 [18]。

这还只是环境污染物接触对精子影响的一小部分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 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19]、高脂肪的饮食[20]、饮酒[21]、内裤过紧造成的阴囊湿热[22]、过大的精神压力[23] 等,都会对男性的精子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虽然目前并不确定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人类会因此而走向灭亡,但是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证明,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化合品的接触、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更多的相关因素, 似乎在发挥着越来越强烈的作用。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Shaun Roman博士,未参与Hagai Levine博士领导的这项研究,他就认为[24], “我们还没有处于人类灭亡的危机之中,但是这项研究是一个警告,我们应该关注并调查我们的环境和饮食对精子产生的影响。”

如果人类真的要灭亡,作为其中一个无法幸免的个体,反而能够释然接受。但是从目前来看,人类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问题,只涉及到部分人的生育能力障碍,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那么, 对于想要当爸爸的男同胞,以及想要追求整个生命过程中健康质量的人来说, 人类的“精子危机”就是你自己不得不重视的危机


参考资料:

[1] Levine H, Jørgensen N, Martino-Andrade A,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sperm cou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J].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17: 1-14.

[2] Bonde J P E, Ernst E, Jensen T K, et al. Relation between semen quality and fertilit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430 first-pregnancy planners[J]. The Lancet, 1998, 352(9135): 1172-117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