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俞天任
人类有没有超越意识形态的共同理想?应该有,起码“长生不老”就是一个。
但是与其说“长生不老”是理想,还不如说是梦想更加合适,因为在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行的。“长生不老”经常作为“荒诞不经”的代名词而被人笑话,比如秦始皇寻找不死药什么的。即使在现在还不时能听到有人在谈论长生不老,但除了一些对于长寿的并无多少根据的乐观期望之外,真正认真在谈论“长生不老”的不是利用巫术就是使用大多数人所不理解的一串不相干的古怪科技名词连接起来在行骗,也就是在自古就有的骗术上再添加几个新名词再利用罢了。
但实际上在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到,“长生不老”在理论上已经是可行的了,而且现在从技术上实现这一理论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因为“长生不老”这个字所实际具有的哲学甚至宗教的意义,严肃的医学家和生命科学家不会去使用这个字,因为他们惧怕讨论讨论这个概念引起的轰动会对研究工作带来负面效应。也是一种“少谈点主义,多解决问题”的现实主义世界观。
201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和英国的约翰·戈登爵士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山中伸弥的获奖成就是成功地制成了iPs细胞。iPs细胞是“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简称,之所以写成iPs的形式是因为发现者山中伸弥教授是资深果粉,他很喜欢当时非常流行的iPod,也希望这个概念能够像iPod一样流行起来被人注意。
山中教授的希望实现了。这项成果的公布是在2006年8月,当时的苹果公司连iPhone都还没有拿出来。但短短6年之后的2012年,这项成果就得到了一般要等待2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诺贝尔奖,其速度出乎了包括山中教授本人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这项成果发表的时候就是公认的诺贝尔奖级成果,但大家都认为获奖时机大概是十年后的2016年。
这项获奖神速的成果在应用研究方面也进展神速。
2011年3月,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从老鼠的iPs细胞中培育出来的胰脏细胞可以降低血糖,到2015年这些胰脏细胞已经可以分泌胰岛素了,使用iPs细胞来根治糖尿病的医疗方法正在完成中;2013年7月,横浜市立大学的研究小组从iPs细胞中培养出了直径5毫米大小的人工肝脏,到2015年1月,横浜国立大学培养出来的迷你肝脏甚至包含了血管部分;2013年10月,熊本大学的研究小组培养出了肾脏组织;2014年6月,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将从iPs细胞分化出心肌细胞的技术转让给了“宝生物技术”公司,同年京都大学还制造出了心血管细胞;2015年2月日本国立成育医疗中心成功地从人体iPs细胞开始培育出了视神经细胞。
同时,在2012年10月还发生了这么一件丑闻,东京大学医院的特任研究员森口尚史宣称已经将从iPS细胞中制作的心肌细胞移植给重症心脏病患者,但后来被发现是学术造假。
这还只是在日本获得的成果,其他国家的生物工程科学家们也在iPs细胞上做了大量工作,最新的成果是1月26日发表在美国权威的《CELL》杂志上有关在宿主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的技术的论文。
现在人们把治疗各种绝症的希望都寄托给了iPs细胞,因为iPs细胞的别名是“万能干细胞”,他能够生成各种组织或者器官的细胞。从前面可以知道,人们正在试图从iPs细胞中造出各种人体需要的组织或者器官的细胞甚至组织和器官自身。
人体由多少细胞所组成?一般的说法是60万亿个,也有说37万亿个的。但这数十万亿个的细胞是从最初一个单一的细胞演变而来的。其实不仅是人类,所有的生物都是这样。卵细胞在受精之后通过不断的分裂和成长最后成为各种组织和器官而构成了各种生命体。
▲干细胞分化示意图
人类在发育成熟之后细胞的分裂速度会逐渐缓慢下来,最后停止。细胞本身也会衰老,所以人类是一定要衰老走向死亡的,时间的运动只指向一个方向,不会反向也不会停止,所以返老还童或者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相对论已经解释了时间单向性的原因,就是光速是运动的最高速度。当然如果能进行超光速运动的话,返老还童是可能的,但到现在为止还找不到进行超光速运动的方法,所以时间的箭头还是单向的。
所以人生只能是出生->成熟->衰老->死亡,可能会缺少其中一两个环节,但是顺序是不会错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唯一的确定就是会死。
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干细胞研究却暗示人类可能有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干细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顾名思义。干细胞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细胞,像树干一样,从它这里长出其他的枝叶。干细胞分为全能、万能、多功能以及专一性等种类,比如受精卵就是一种全能型干细胞,从它能够发育出一个完整的个体。成人体内也有不少干细胞在维持着个体的生存,比如造血功能和伤口愈合功能就是通过不同的干细胞实现的,但是万能干细胞是没有了。
顺便说一句,有人认为癌症也是因为癌症干细胞由平时的休眠状态突变为活动而发生的,这种理论能够解释杀死癌细胞的困难性以及癌症转移的机理,而且也是现在癌症治疗的一个主攻方向。
利用干细胞的这种特性应该可以制造出人造细胞组织甚至脏器,这样就出现了“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的概念。如果能利用干细胞制造出自己的组织或脏器细胞甚至组织或脏器本身,那么在人类的组织或者器官发生疾病或者衰老之后只要用干细胞再重做一个换上去就可以了,这种方式既不存在捐助者的问题,非常方便。
原来的计算机出故障之后修理时需要定位到某个具体的故障电子元件,那时的修理工作需要有经验的修理工程师,而现在修理故障计算机只需要简单地换一块主板或者显示器就行了。同样,现在的对医生的要求很高,会不会有一天只需要拆卸会安装就行了?
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不断地更换老化了的零件,那么这台机器是可以永远使用下去的,人体也是这样,所有衰老的组织和器官都能够不断地更换的话,人类也就可以永生了。
就是说“长生不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只要更换掉老化了的零件就能做到。
这种研究代表了医学的未来,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在其他方面已经可以和欧美媲美,但在医疗和医药方面和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发展中阶段的日本和韩国更是如此,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能够弯道超车赶超欧美的最好捷径。
人们最初着眼的是胚性干细胞ES细胞。这也是一种万能型干细胞,能够用来制成人体组织或者器官细胞。轰动一时的韩国黄禹锡作假事件就发生在ES细胞的研究上,从黄禹锡事件中也能看出韩国对于干细胞技术的重视。但是一来因为ES细胞是从受精卵或者囊胚制作的,有“是不是在杀人”这么一个伦理上的问题。其次是无法制造出自己的ES细胞,因此用ES细胞制造出来的组织或者脏器进行移植时仍然有一个异体排斥的问题,所以ES细胞并不理想。
而山中伸弥教授的成果iPs细胞解决了ES细胞的这些问题。
山中伸弥教授的诺贝尔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成熟细胞可被重写成多功能细胞”(for the discovery that mature cells can be reprogrammed to become pluripotent)。
iPs细胞和ES细胞不同,最早的iPs细胞是将Oct3/4、Sox2、c-Myc和Klf4这四种转录因子引入在老鼠的皮肤细胞中进行诱导得出的,所产生的iPS细胞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细胞倍增能力、类胚体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都与胚胎干细胞极为相似。
就是说山中教授把成熟了细胞的时间重置(reset)了回去,回到了胚胎的时候,一切都从头开始了。
而且iPs细胞可以使用患者自己的细胞,这样不但没有任何生命伦理上的问题,也没有了异体排斥的问题,还可以大量生产。
这就是山中教授成果的伟大之处,所以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有关iPs的应用技术在不断地取得成果,可以想象在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类可以比较简单地用“自己的”更年轻的器官、肌肉、皮肤更换掉那些已经衰老了的。现在半开玩笑的那句恭维话“观音菩萨,年年十八”或许真的会成为事实。
笔者在2016年10月在这个专栏写的《日本那些任性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有一句“也许是因为山中教授的研究给了面对少子、老龄和同性恋的人类一点安慰?”,其实就是隐晦地在表示这个意思。因为如果能实现再生医学的这些目标的话,现在困扰着很多国家的因为少子老龄化而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将不在存在,因为那时的社会从技术上就无法老龄化了。
虽然现在不少社会对同性恋表现出越来越宽容的态度,但是同性恋无法繁衍后代,在目前的人类生殖条件下同性恋是违反人类种群生存准则的,因此从人类种群的利益来说不应该提倡,笔者本人是支持一些社会对同性恋的严厉态度的。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不老不死的话,人类种群的繁衍就不是了问题,那时候再对LGBT之类的性少数派再表示宽容也不迟。
从这个角度来看,山中伸弥教授的成果就不光是生物技术意义上的,而是范围更广,意义更大,因为这种技术可能导致不老不死成为现实,可能会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到现在为止的基本存在方式。
当然,能不能做到不老不死是技术上的问题,而不老不死是不是真的值得去追求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而到现在为止,人们对自己的所谓未知的命运唯一能够肯定把握的就是知道自己肯定会死,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罢了。人类也是这个星球上唯一意识到自己“活着”的生物。正是这种生与死的矛盾,对于生的渴望,对于死的恐惧和面对死的无奈才引导了人类以无比旺盛的精力进行各种探寻和追求。真不好想象如果没有了时间的约束,人类将会以怎么的形式存在。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害怕死亡。对于有些人来说,死亡也是一种解脱。但是如果连解脱都成为了不可能的时候,有些人的人生将是永远的黑暗,这难道不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
当然有可能并不是所有人能使用iPs技术来达到不老不死,也就是到那时候阶级划分可能是“死亡阶级”和“不死阶级”的,那样的社会真会比现在更好吗?
也许就是这些问题使得人们害怕讨论iPs细胞技术的哲学和社会学意义。
本文原标题:长生不老的现实化和恐惧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