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午接到一位网友的爆料:
某外包大厂今天突然宣布了一系列降薪措施,引发了员工的广泛质疑与强烈不满。
据爆料人描述,公司目前给予员工提供了三种选择,一为
按照薪资比例折合13个月+的薪资,多出来的月份按照绩效年终发放;
第二种方案为
降薪18%;
或者
选择在3月底主动离职。
而更令员工们无法接受的是,此次公司
不明确降薪,强制执行;绩效定义不清,全凭领导评绩效。折合薪资比例有的多有的少,不签署的直接无沟通被降薪。
此外,员工们还对公司降薪的具体原因表示存疑。公司并未明文说明降薪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只是派了一个“办事的”前来收集员工的诉求并与公司协商。
图为收集员工诉求现场
2、
拿到美团到餐的一个消息:
最近几天,到餐研发部门给部分前端员工分配了一些cursor的使用额度,并且直接将额度充值到了他们邮箱对应的账号中,使其能够享受到cursor的pro版本功能。
另据内部人士透露,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需求,现在使用cursor pro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搞定。为了充分试错以及利用好工具,部门现在增加需求。
需要员工反馈使用情况,
若某位员工的使用频次过低
,
名额
还会被其他员工顶替。
3、
近日,字节跳动CEO 梁汝波对外分享了自己 2025 年的年度 OKR 。
o1:聚焦高度,不依赖业务惯性和资源优势,努力突破;
o2:提升社会信任,增加美誉度;
o3:务实做好基础工作;
怎么理解这个目标呢?
汝波以 AI 业务为例,今年最重要的三个事情是:
探索智能上限;探索新的 UI 交互;加强规模效应。
关于务实,汝波分享了三个点:
第一是将工作做扎实,注重实际效果;第二是快速行动;第三是把基础性工作做好。
另外,汝波还特意强调了要不官僚,不内卷。
关于内卷,汝波进一步解释道:
“有人把工作努力称为‘卷’,我觉得不是这样,我想说的‘卷’是重复造轮子,内部竞争;是职责重叠,分工过细,相互踩脚;是时间浪费在价值不大的事情上。
笔者再八卦几句:
可能是技术出身的原因,笔者个人认为今年
All hands 上
华巍
说的干货多点,很多数据说话。但可能也就是因为说的实话太多,所以出现了大家不爱听的样子。(
注:
如果谁有
华巍
All hands 上的讲话原文,建议可以分享一下。)
汝波
感觉创造了很多奇怪的,还有意思含糊的词汇和表达。
比如这
“务实浪漫”
!
这如果不加很长一段注解,谁能看得懂?!
再比如:
梁汝波前几天和一名工程师交流时,得知对方 20% 时间在写代码,80% 的时间仍在处理协调工作,“我就把案例转给管理研究院了,(让他们)访谈、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协调工作要做。”
看到这段我就很纳闷,难道汝波就不能决策吗?管理研究院是否就是一个多余的流程?设立管理研究院去研究案例?不该有流程的有流程,该决策的不决策。
周受资在 All hands 虽然没什么干货,但确实很能带动情绪。包括语调、动作、表情!!
4、
今日上午,腾讯控股联合创始人马化腾凭借569亿美元的身家,短暂超越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再次成为中国首富。
今年1月中旬开始,腾讯控股股价就迎来波动上涨,从1月13日的366港元/股上涨至2月14日收盘的474.8港元/股,上涨幅度为29.73%。马化腾身价超越钟睒睒后,腾讯很快回吐了涨幅。
这里笔者给大家再八卦一句:
今年1月13日晚,在腾讯2025年新年晚会上。腾讯总办马化腾、刘炽平、任宇昕、张小龙等一众高管,以轻松幽默的调侃模式,为员工们献上2025年的开年寄语。
其中有这么一段。
2025是值得期待的年;2025AI仍然会飞速发展,但请各位程序员不用担忧,因为ai还无法理解产品经理的需求;既然选择了鹅厂,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重回700,留给世界的只能是攀登的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掌声还是批评,只要是在鹅厂,一切都很合理,也在意料之中。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目标重回700,确实值得期待!
知识多一点:
手把手教你如何打官司!
招聘薪资,HR为何敢写那么高?
试用期最后一天被公司开除,我该怎么办?
为了逼员工自己辞职,你公司都用过什么手段?
主动离职,公司离职证明上写着被辞退,员工该怎么办?
论: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骂老板?
干货!被裁员了,我该怎么办?
离职证明(写被辞退),对我下一份工作影响有多大?
离职被领导、HR刁难,我该怎么办?
为什么公司裁员,宁愿官司到底,也不会主动给员工N+1赔偿?
写给应届生们
公司暴力裁员,不支付补偿金,我该怎么办?
谈好工资11000,签合同却写2122,HR是不是在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