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昌吉日报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官方公众号。最权威的本地资讯,最有温度的昌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昌吉日报

今天20时49分,我们将进入……

昌吉日报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25-04-04 11:5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包括清明三候、祭扫仪式、踏青放纸鸢等,也提到了清明时节的美食,如青团、子推馍等。文章还强调了清明节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文化的传承,寄托了对先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兼具节气与节日的意义。

文章介绍了清明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强调了其重要性。

关键观点2: 清明三候包括桐始华、田鼠化为鴽和虹始见,是清明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和特点。

文章详细描述了清明三候的现象和特点,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机。

关键观点3: 清明祭扫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核心仪式,寄托了对先人的思念,同时也是人们对自然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敬畏。

文章介绍了清明祭扫的传统习俗和人们的情感表达,强调了感恩和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文章提到了清明节时的美食,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了美食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5:

文章强调了清明节在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期待方面的意义,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

况而今、已是清明。

——辛弃疾《行香子》

今天20时49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

清明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海报制作:美编李建超


清明三候

图片

一候桐始华

此时白桐花盛开,迎接清明的到来,清香四溢,春天如约而至,正是花开时节。

二候田鼠化为鴽(rú)

清明时节阴气潜藏阳气渐盛,喜阴的田鼠躲回洞穴,喜阳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

三候虹始见

清明之际,寒雪褪去,春雨到来,彩虹也随之出现,正是春和景明之时。

清明是自然的馈赠

亦是文化的传承

图片
清明祭扫
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核心仪式
清理墓地、敬献鲜花、焚香祈福
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图片

清明踏青、放风筝
是自古延续的春日乐事
很多地方
还保留“断线放灾”的习俗
将烦恼随风筝放飞天际

12.jpg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门楣斜插嫩枝
以“清明柳”驱邪纳吉
又是一年清明时
杨柳依依道春意

5.jpg

清明赏春

更要“尝”春

图片
一口春味
是对话山川岁月
传递家族温情的味觉密码

9.jpg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袁枚《随园食单》中的 青团
是江南清明的舌尖记忆
古人寒食禁火
以冷食青团祭祖
如今这一口“春绿”
已成为火爆大江南北的时令风物
北方山西等地流传 “子推馍”
又称老馍馍
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
里面包鸡蛋或红枣
上面有顶子
顶子四周贴面花

26.jpg

老北京“寒食十三绝”中的

芝麻烧饼、姜丝排叉

闽南 润饼卷春蔬
江淮 馓子 炸作金丝缠玉箸
……
这些冷食既延续了寒食旧俗

又以油香面脆唤醒春日脾胃



清明
既蕴生生不息之机
亦藏念念不忘之情
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
缅怀先人,致敬英烈
流淌着我们对过去的思念
也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
今日,清明
你的心里是否也有着一份
深深的思念?

来源:昌吉日报综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
编辑:阿尔成·马南
校对:冯潇莹
审核:刘雪
公告广告:0994-234303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