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对那位站着来的同学表示感谢,我觉得你让我特别感动。刚才你问了一个问题,站了十个小时,有的人站着,有的人坐着,我刚才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坐着,我觉得可能因为他们对其他人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当你为别人做更多价值的时候,你将来可能还会坐飞机,就像由曦一样,他就为大家提供了很多信息,所以今天有很多他的好朋友给他捧场,这就是他的价值。我希望你记住这段话,不管你未来做什么行业,你能帮别人提供多少他们需要的价值,大家就会把他们的回报给你。
互联网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包括你刚才说的易诚互动,它原来给银行做服务,它有一千多个人天天在银行里,按银行的需求定制他们的网银,突然他们老大觉得银行的制度不好,我们作为他们的服务者,我们未来在哪里,他们觉得我们需要改变。
真正的改变是整个互联网的变化。互联网变化以后我们发现银行原来的业态变了,第一点普惠的问题,为什么银行不做,第一层的原因是普惠成本太高,因为我跟很多银行业态聊,他们说我离了客户经理,我看20家企业看得过来,我看200家企业的时候看不过来,我每天跑一家都跑不过来,我问你为什么要看这个客户呢,他说我要看他的现金流怎么样,他业务发展怎么样,他其实是派他的客户经理去收集数据,他要知道这个数据,所以我需要他跑。跑是有成本的,我20个客户的时候可以跑得下来,但是200个、2000个跑不下来,所以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我只能说如果我今年有60亿贷款余额,我希望在20家就完成了,但我不希望有2000家,他的思维一定是我用大客户来做我的业绩,我只能放弃一些中小客户。
但是,到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信息真正对等上来,这样银行的成本降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金融,这个时候怎么做呢?金融就要回到场景里,银行说我也有场景,我们天天有场景,但是很多场景不是我们的场景,比如按揭就是我们金融机构造出来的场景。客户需要融资就是金融和场景的结合,我怎么把我的金融服务和场景真正结合在一起,在生活、工作、商业场景中,我把金融服务自然而然地放进去,这就变成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业态。
好多原来的非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的信息,找到大量的人才,他发现好像做金融这件事情,没有银行说的那么复杂,我是不是可以试着做,原来很多小银行没有那么大的客群做供应链金融,后来我问了几个供应链金融做得非常好的老总,你对海尔做金融怎么看,你对苏宁做金融怎么看,包括你对京东做金融怎么看?他们说一言难尽,因为以前供应链金融里最普识的模式叫1+N,我找一个大的,把上下游都搞进来,现在那个大的1说我自己搞金融了,你就没的干了,他们在想我能不能想其他的模式,这个时候现在整个金融因为互联网后就变得不是术业专攻了,大家在互相踩踏别人的饭碗,这个时候反过来逼着银行说,我要是不做的话,将来这些大的产业做了以后,我的对公业务就没了,如果那些小的消费金融公司起来,我的零售也没了,好多金融机构说应该怎么办?但是我觉得其实我们金融机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太急了,没有想好到底应该做什么。
之前有一个特别大的银行,他们零售部的人问我一个问题,你说我们行业存款业务应该怎么做?我马上问他一个问题,你能告诉我存款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他说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他后来问我,你觉得呢?我说我的理解:存款是流动性,理财是希望能得到高收益。我拿余额宝举个例子,余额宝虽然只给你年化三点多的利息,但是你吃5块钱的盒饭,一刷二维码就可以通过余额宝支付,余额宝提供流动性,我不需要把零钱放在钱包里,我随时用随时取,我对它的要求是零钱的一个收益要求,可以不用太高。但是我如果是一笔理财,50万、30万,放在那不动,我可能希望年化利息更高,存款代表的是流动性的问题,而理财是代表高收益的问题。我们金融到底做的是什么业务?你想明白了以后才知道怎么做。
所以说我们看下来所有问题发现,因为互联网的变化非常快,我们金融到底应该怎么做,其实大家都很迷茫。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怎么把金融用到场景,这个时候我们有的大行,可能说我自己来做,我自己做场景、风控、金融,但是对于小行怎么办?我们发现,其实大行在一些地方也是有薄弱的,而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把每一个领域最牛的人放在一起、做一个最牛的产品,它的整个协同成本是最低的。这个时候我们想,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把不同的金融机构、不同的人放在一起,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
最后的结果是说,我们把场景端找来了、把银行资金找来了、把风控找来了,所以我们去做。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把原来很长的金融业务链条解耦,你有比较好的流量就提供流量,风控交给风控最专业的人去做,你有了风控,没有资金怎么办?一定会有机构提供资金,谁的资金成本最低就用谁的资金。你说我有了风控,但是我不相信这个风控怎么办?可以找增信机构,保险、担保公司来做增信,你只要提供你最强的能力就可以。未来金融平台就是大家有什么做什么,通过互联网把整个闭环连接在一起,一起向最终的客户提供服务。
现在这个如果成了以后,马上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服务什么样的客户?我把我最近看到的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做得最激进的一块,除了P2P还有消费金融,做的也非常激烈。大家觉得银行风控是最牛的,而且很多P2P也挖很多银行的人,但是他们这些人真正到了互联网金融里面会发现有些不适应,银行的风控确切地说叫信用风险,但是在互联网上除了信用风险还有很多欺诈风险。
我给大家讲个例子,消费金融去年上半年特别火的时候,大家都在做3C产品,你到各大3C手机卖场里看,一个里面大概都有十几家、二十几家做消费金融的公司说给你分期,当时变成一个红海,那时候消费金融没法做了。但到了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好几个消费金融的老总跟我谈,我们找到了一个特别牛逼的模式,医美行业,你想3C这个东西拿着跑了,找不到人了,我就亏了,我分期就成坏账了。但是医美一刀拉下去马上不见好,而且大量的整容手术一刀两刀不解决问题,得半年、一年弄完,割一刀给点钱,割一刀给点钱,最终不还钱后面刀就不让割了,这没有信用风险,人就在这儿跑不了,感觉这是一个完美的信用风险的模式,懂银行风控的知道,全是这个模式。
后来他们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发现完了,还是好多最后变成欺诈,是不是这个人来做的这个业务,还有一个问题,医美行业确实是这个人来做的分期,但是他和医院勾结在一起做欺诈,这个人也是他本人,这个业务从信用风险来说也是完美的模式,但是钱就收不回来了。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欺诈迭代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如果进入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可能你的信用风险银行基本足够了,但是欺诈风险一定要看好,我看到好几个老总说,一不小心,一闭眼睡了一觉第二天几个亿没了,找也找不到。
在整个消费金融业态,目前很多做的一个业务是不做流量,我就做我的业务,我也不在网上投放,他发现很多客户也能找到我。后来我给他分析,这种客户你发现是好客户还是坏客户,他说我也不知道好不好,我说一定是坏客户,你想有人在网上到处去找,不择手段找到你,说跟你这儿贷款,这个人缺钱得到什么份上,所以这种人未来出现坏账的概率就非常高。你给这个人贷款了,未来你的风险概率会不会很高,他说会,但是他反过来问我说什么流量最好,我觉得最好的流量比如今天出去我本来想买茶叶,到那一看这冰箱不错,没带够钱,我要分期买个冰箱,是那种一闪念的东西产生的购物冲动,我没办法怎么样,我给你个融资,完了隔天我就把钱还了,这种是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所以信用风险就两句话,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但是这个东西怎么抓,我觉得在场景里抓,各种各样的场景,但凡能够花钱,花大钱,你身上钱不够都是我们的场景,所以我们希望把场景做一个整合,把它标准化了以后,把风险、资金识别出来,然后对接。
现在所有消费金融做得好的公司,贷款期限都很短,越短代表贷款质量越高,但是他可以通过流量把他转起来,使他的余额做的很大,所以整个业态就是这种分享。我们看到,其实流量对未来消费金融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现在把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的对接给银行,也希望银行能够从传统的业务方向,第一降低成本,第二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的和流量对接起来,这样我们觉得银行从线下到线上、在互联网上的转型是一个模式。但是未来还会发展出什么,我不清楚,可能会有新的欺诈手段,新的金融模型,或者新的流量出来,希望我们大家一块去共创。我们希望在未来飞猫的平台,一定是快速迭代的,但是在迭代的时候你得先上车,否则我都不知道怎么带着你一块迭代。
央观荐书
长按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购买链接
蚂蚁金服: 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
点击以下阅读原文链接进入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