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看段子,多读书,独立思考,不做乌合之众。
最近,欧洲杯激战正酣,财经界也高潮迭起,6月24日,英国公投退欧,那种既隔岸观火,又见证历史的感觉实在是太刺激了,回过头来看国内,万科的剧情再起波澜,争议又起,回想上次有此等声量的大事,还是多年之前的国美控制权大战,贯穿始终的都是权力平衡和利益分配,多读书,凡此种种,规律皆相通。
▌一、离岸平衡
理解万科之争,要先来读读史,这里引用一个外交上的概念,离岸平衡手,简单的理解就是:在一个系统中,老大打压想冒头的老二,维护住老大的绝对权力,维持势力平衡。
米尔斯海默最早在他的书《大国政治的悲剧》,提出了这个观点,而实际上,英国自亨利八世以来,直到二战结束,英国对外政策始终如一,维持欧洲大陆的分裂状态,英国自知如果出现一个欧洲大国,击败了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强国统一了欧洲大陆,那它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挑战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以国力来衡量的话,英国的国力绝对比这个统一欧洲的超级大国要差得多,那么这个超级大国想夺取英国的海上霸权易如反掌。
老大有且只能有一个,当日不落帝国被另一个伟大的离岸经济体美国超越后,美国顺利的接下了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成功的扮演了一根出色的搅屎棍,当日本突飞猛进,当进击的老二的时候,一个广场协议送他上路;当欧元区渐成气候的时候,恰好就有一场科索沃戰爭;当中国貌似有点起势的时候,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
权力需要平衡,老大的权威不容动摇,功高震主是古往今来的大忌,没有瑕疵的老二必死。
回到万科上,这个公司管理结构,灵魂人物的履历,都是中国证券史上特殊得不能再特殊的个案,此前的局面是:
王石为首的管理层:作为公司经营方的绝对老大,分散的股东结构对其是最有利的,不希望看到一股独大,干预经营。
华润:作为公司最大的单一大股东,维持现有分散的股东结构对其也是最有利的,不希望看到有其他股东超越他,影响其控制力。
宝能:有钱,想做大股东,实在不行炒炒股也可以。
因此在引入深铁之前,其实管理层和华润的利益是一致的,保持现有分散的股权结构,且华润做带头大哥,然而在引入深铁的方案后,管理层犯了致命的失误就是这个动作损害了华润第一大股东的利益,直接把华润挤下了大股东的位置,逼着华润站到了管理层的对立面,如果这次提的方案没那么激进,新进来的股东摊薄后10%左右,即保住华润的利益,又达到狙击宝能的目的,或许还可以谈。
那为什么华润一开始没动手,抛开当时华润还处在前任董事长的动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时华润同一战线的战友有很多,宝能的钱从哪里来大家心里都清楚,实在逼急了,去保监会穿穿小鞋就好啦,有杠杆的钱,命门太多了。退一万步讲,以华润的家底和江湖地位,华润能接受一个民企骑在自己脸上指手画脚么?混合所有制变成民企,国资委那边交代得过去么?
"A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权力平衡极其微妙,轻敌永远是最致命的。
▌二、均势外交
全球能做离岸平衡手的大哥有且只有一个,不是老大的国家如何自处?新加坡做出了最完美的案例,均势外交,为了在大国之间寻找均势,新加坡拒绝依附于任何一个大国,也并未宣布中立,而是支持各大国介入东南亚地区事务并维持竞争关系。熟悉新加坡对华政策的人或许会发现,新加坡对待中国的态度有时“很拧巴”:今天还在赞扬中国的崛起不会为东南亚地区带来冲突,转头就强调美国在该地区遏制中国的重要地位。这就是李光耀的外交哲学:“依靠几个大国在地区内相互竞争的平衡局面来维系安全的政策比把国家命运拴在一个专横傲慢的伙伴身上更好。”
虽然早已不是离岸平衡手,英国在外交博弈上也玩得很溜,此次退欧之前,英国在欧盟中也是一个大写的特例:既不在欧元区,也不在申根区,用若即若离的态度赢得了很多政策红利,这一手公投退欧也是上一次欧盟博弈中的筹码,卡梅伦本以为操得了这个盘,结果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玩脱了,但是过往的战绩还是很完美的。
不过均势外交也不是谁都能做,一般都是4-5号顺位的角色,要么就是有特殊战略价值的,要让老大舍不得下死手,或者打了也打不死,这样才能左右逢源,小三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万科管理层真正应该学习的是低调的安邦,从不出声,但是又不能忽视,悄悄的把好处捞到手。万科是公众公司,股权又极度分散,除了华润、宝能等等,还有众多的机构,中小投资者,其中还是有相当的腾挪空间,管理层也是沉不住气,早早就表明立场,放话出来表明立场,这年头,出来混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谁背后没点天线,就像在北京,千万别说自己官大...
认清形势,大至国家,主权在民,小至公司,主权在股东,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管理层,最优的策略是平衡各方股东的权益,保障公司的稳定经营,有想法可以低调运作,没必要拿到台面上来表态,像神州控股(
http://
861.HK
)不声不响,一个配股就整得大家都很难受(PS:虽然不齿这个套路),台面下勾兑好了就好了,没必要拿到台面上来吵,某种程度上,万科的管理层还是个光明磊落的耿直的boy...
认清形势,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王石为首的管理层最大的筹码是这么多年辉煌的经营业绩,这个筹码可大可小,可惜没用好,这年头利益是可以平衡的,可以谈的嘛。退一万步讲,王石当年要名不要利,如果爱惜羽毛,不选边,万一新大股东玩坏了,他的名声还是在的。
▌三、乌合之众
大至国家,主权在民,小至公司,主权在股东,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说明,民众的情绪是极其容易受到影响的,民主的暴政所带来的伤害也是极其巨大的。
上周的英国退欧公投就是个鲜活的案例,本来就是卡梅伦拿来和欧盟斗智斗勇的筹码,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如潮水般的难民,欧元区日益恶化形势,步步紧逼的恐怖袭击,如此种种在统计数据上可能显得那么的不显眼,但在群众中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有此素材,脱欧派操纵民意那就太简单了,操纵媒体后很多时候操纵民意是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创造一个敌人,哪怕那个敌人并不存在:那些汹涌的移民抢走了本属于你的工作,脱欧吧!每年我们都要交巨额的欧盟会费,如果拿来改善国内的福利多好啊,退欧吧!那些恐怖分子跟随着难民潜伏在你的身边,退欧吧!他们可曾知道伦敦金融中心立业之本是什么?可曾知道欧盟会费在每年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有多低?可曾知道恐怖袭击的根源是绥靖下的欧洲穆斯林化?恐惧是个好东西,他能让你获得你想要的权力,绝大部分民众都无法全面的了解退欧的利弊,然而他们最终决定英国的去留,这不就是件可笑的事情么?
本来有颗子弹可能改变这个历史事件的进程,留欧派议员乔·考克斯(Jo Cox)6月17日遭枪击身亡,让本来焦灼的选情倾向了留欧,可惜这一枪来得太早了,随后的一枪再次逆转,6月23日一名枪手闯进德国西部黑森州城镇菲恩海姆的一座电影院内发动袭击,当时看到这则新闻第一反应就是这要保送英国退欧啊...这则新闻瞬间传遍全球,你说英国会有多少人出于对恐怖袭击的恐惧投了退欧呢?伴随着这声枪声,英国投出了伟大的退欧,首相卡梅伦闪辞,英镑暴跌10%,全球金融大地震,有多少人早上仰天大笑投票去,晚上回来看着缩水的钱包懊恼不已?
情绪化且善忘的民众在专业度高的问题上就是乌合之众,民主的暴政的从未落幕,治大国若管公司,万科的剧情不可避免的又走到了考验股东的时候了,6月26日,宝能发起临时股东大会,提案罢免整个万科董事会,股权层面的斗争已经终于漫延到经营层面的斗争。但此次提案还需要股东大会三分之二表决权同意。
再强调一次,上市公司,主权在全体股东,是全体股东,不是单一大股东,在这个事件上,万科的股权分散,假设宝能+华润这个组合真是一致行动人(近40%,超过三分之一),他们的票数也只够否掉任何他们不想通过的提案,没办法保证通过任何提案,机构和中小股东实质性的决定了王石为首的管理层以至万科未来的走势,逻辑上具有否掉本次临时提案的能力。
为了避免带有情绪,我们还是用一个类比来梳理这个事情:香港的小伙伴估计都有买过马,现在万科的情况就是有一匹好马(房地产行业),在一个好骑师的的驾驭下(王石为首的管理层),连续跑了多年的冠军(多年房地产销量冠军),期间金主偶有变更,即使金主再怎么倒手,保持住好马+好骑师的组合,赢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即使这个骑师平时喜欢去东莞,手脚可能大一点,也不大管得住嘴,但是他能拿冠军啊,你买的是他拿冠军的能力,而不是买一个道德圣人...如果以此为理由突然换骑师,即使骑师再好都要和赛马磨合吧...再好血统的马也会老去(任何行业都有周期),也许等新骑师和老马磨合完毕的时候,也许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岁月。
临阵换帅从来就是兵家大忌,在中国仅有的现代商业史中,内乱蔓延开来公司也就废了,强势资方介入经营层面,罕有好结果,平安重组上海家化,赶走葛文耀也是看似有理有据,后来呢?看K线就好,也不多说了,不胜唏嘘,最新的一例是拿下汽车之家大股东立马更换ceo,成就一家好公司需要各种各样的巧合与奇迹,毁掉一家好公司就太简单了:内斗必死!军心散了就再也收不回来了...房地产行业的高景气度下,为什么只有万科走出如此辉煌,其管理层必有过人之处,甚至乎只是运气好,但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维持住管理层的稳定性是万科短期稳定的基础。
相比大股东的各种小心思,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东的述求就相对简单了,要么是价值投资者,求长期回报,对于这类要释放出管理层的军心稳定,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等;另一类就是短期博弈的,才不管你公司治理怎样,这类就更好解决了,放风出去,高位停牌股价肯定跌,如果管理层不稳定,那就等着跌到地板上去吧,没人会和钱作对,这类投资者还是可以拉拢的,是管理层最后的战友,最后的筹码了...
你可以不喜欢王石的高调,但是请理智思考,支持管理层,不管长短期,没必要和钱作对...
▌结语:
一理通,百理融,东西方都是一样,权力需要平衡,但利益却可以勾兑,枉顾规律迟早吃亏。
少看段子,多读书,独立思考,不做乌合之众,愚蠢的代价可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