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几十年来,许多平台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以极快的速度占领了重要地位。平均来看,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腾讯(Tencent)、和亚马逊(Amazon)这五家代表性平台企业每年的国际化速度为2.39%,传统企业则为1.93%。 这或许
意味着平台企业的运营模式可能对其国际化发展的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探索了平台企业快速发展的潜在原因及其国际化
带来的收益与风险。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以及其它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平台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举例来说,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卓系统(Android)和iOS系统已经主导了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中的操作系统,并进而构建了各自的生态系统。
近几十年来,许多平台企业以极快的速度在国际市场中占领了重要地位。2002至2017年,谷
歌(Google)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的百分比从22%快速提升至58%;亚马逊海外市场销售额的占比则从1998年的4%提升至2017年的31%。此类平台企业是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间的连结点,通过组织、支持、与联系不同公司的独立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图1. 传统企业和平台企业年均国际化速度对比
由于平台企业本身不提供实体商品,因此平台企业国际化的形式与传统企业并不相同
——
主要依靠
网络效应
与
当地供应商合作发展
,并将
扩大在目标市场的占有率
作为首要目标之一。
网络效应
是指产品价值随着购买该产品及其兼容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的现象。不同于传统企业,平台企业依靠网络效应发展,因此赢得目标市场用户的信任对平台企业的海外扩张十分重要。许多平台企业在海外扩张时投入大笔资金以打消目标市场对其相较于传统模式的安全性的怀疑,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并进一步加强网络效应。
由于平台企业连接了买卖双边市场,因此不单是用户信任,
与企业外部的当地资产提供者进行合作对平台企业的国际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企业向海外扩张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并通过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内部化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平台企业真正提供的服务仅仅是平台本身。因此,如果没有目标市场中的其他企业提供可对接至平台的相应产品或服务,平台对于用户的实际意义将会大大缩减。通过对应用开发者开源,谷歌等平台意图增加开发商对软件平台安卓的使用率和开发的应用数量,最终达到提高平台客户端使用率的目的。优步打车(Uber)与赫兹、丰田等汽车供应商合作提供低价租车服务,从而增加网约车数量,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由于以平台为商业模型的企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
是否在目标市场中取得用户的广泛使用。
因此,一些平台企业在海外扩张时会优先考虑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优步打车为例,由于其服务提供者(司机或出租车公司)与用户(乘客)之间不建立直接联系,其服务同质化且试错成本较低,优步打车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强可替代性。因此,优步打车在选择市场时会更看重市场潜力,而非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对传统企业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在目标市场抢占先机,优步打车充分利用当地的市场潜力,并通过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用户。下表对比并阐述了传统企业扩张形式的乌普萨拉模型(Uppsala Model)与平台企业的国际化现状。
表1. 传统企业(乌普萨拉模型)与平台企业国际化特点对比
如今,企业的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国际化有着拓宽市场、降低成本与风险、接触更优商业环境等种种优点。但由于平台企业之间在同一市场内竞争极其激烈,其发展对于用户和网络效应具有极大依赖性。因此,平台企业国际化的目的不仅是探索新市场,更多是生存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