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0月26号,星期三。看完这部片子的预告,还有告 KFC 虚假宣传的阿姨和从理论上告诉你越撒谎就越能撒谎的科学家等着你。
#VICE 赖床简报# 来自 VICE 全球每日发布的内容,旨在介绍这个浮华世界中正在发生的各种有或者没有意义的事件,供你在不想起床/不想上班的这个时间里转移一下注意力,看看别人正在干什么。
一旦开始撒谎,这事儿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图片来源:Syda Productions/Shutterstock
本周一,一份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月刊》(Nature Neuroscience)的 研究报告 表明,说谎会把大脑培养得更加不诚实。
研究的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情感大脑实验室(Affective Brain Lab)的主任塔利·沙洛特(Tali Sharot)表示,“我们的猜测是,我们的大脑按照基本的生物原理运作,当我们说了一个谎以后,我们说下一个谎就会变得更容易,这叫做情绪适应(emotional adaptation)。”
打个比方说,当你第一次看到奇异的照片时,你的情绪会产生较大的波动,那是你杏仁核(amygdala,大脑负责处理情感的部分)里的神经元在剧烈运动;而当你多次看过这张照片以后,你的神经元就会安静下来,这说明你的大脑已经适应了新环境。
研究的合作作者尼尔·盖瑞特(Neil Garrett)强调说,“撒小谎是很危险的,因为每一次成功说谎,都会让你的大脑产生继续撒谎的倾向,并且容易于越撒谎越大。这是一个来自于经验的概念,想想那些演说家你就容易明白了。”
伦敦设计师联合敦促时装设计学生不要使用皮草
图片来源:Shrimps
近日,PETA(善待动物组织)给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学生们(通常也就是未来的大牌设计师们)寄了一封信,敦促他们不要在作品里使用皮草。
许多时装品牌也在信上的落款处联合签名,包括 Shrimps,Marta Jakubowski,Faustine Steinmetz 等等,他们一致建议学生们追求 “零残忍”(cruelty-free)的时尚风潮。
PETA 在信中称:“这块毛可能来自芬兰的某只被关在笼子里惊呆了的狐狸,也可能来自中国的某只被活剥了的温顺兔子 —— 无论如何,你手中的这块毛不应该被算作 ‘面料’,它的所有者不是我们,而是那些生来长着毛也需要毛的动物。”
在此次伦敦时装周上,86% 的品牌没有使用任何皮草。除了 Stella McCartney 和 Vivienne Westwood 等一向反皮草的品牌,Armani 和 Hugo Boss 等国际品牌在几个月前也加入了无皮草设计的行列。
奥地利政客霍费尔在总统竞选口号中使用 “上帝” 一词遭批
图片来源:EPA
奥地利政客诺伯特·霍费尔(Norbert Hofer)正在为十二月的 重新竞选 造势,如果当选总统,他将是欧盟成立以来首位极右翼的国家领导人。
然而最近,霍费尔 的竞选口号 “上帝助我”(So wahr mir Gott helfe 誓词的结语)遭到了一些新教领袖的批评。主教迈克·伯恩克(Michael Buenker)在一份新教领袖 联合宣言 中表示,“任何人不得出于个人意愿或政治目的而操纵上帝,在我们看来,为了自己的政治兴趣而提及上帝,以及借上帝之名间接攻击其他宗教和文化,都是对上帝本身和宗教总体的冒犯。”
作为回应,霍费尔在 Twitter 上发了一份奥地利国歌歌词(其中是有提到上帝),一幅美国政治宣传海报(美元钞票图案配合标语 “我们相信上帝”),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一本传记的封面(标题是《上帝助我》,正如他的竞选口号)。
自由党官员赫尔伯特·克里克(Herbert Kickl)公开发言称,“霍费尔先生的宣传语并未在任何方面误读上帝,提及上帝也是我们传统与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黑人同性恋故事新片《Moonlight》上映,好评如潮
黑人同性恋这个题材本来很少有人涉及,而这次,导演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把镜头对准了这个少数群体,一拍就是八年,最终制作成了这部《Moonlight》,以迈阿密为背景,讲述一位年轻黑人同性恋男性的故事。
该片已于10月21日上映,虽然关注人群较少,但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如潮好评。基于30名评论家的评论,《Moonlight》获得了高达99分的 Metascore;在烂番茄网站上,它的新鲜度也有99%之高。
有人评论道:“该片讲故事的水准是大师级的,全片非常流畅,人物和故事能在深层次上与观众产生共鸣。它挑战了黑人男性这个概念在银幕上的一贯表现 —— 要知道,在90年代,想要给一部将黑人同性恋的片子找到资金是不可能的;而现在,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詹金斯是怎么做到的,但他已经改变了一切。”
感兴趣可以先看看预告片(纸牌屋的粉丝可能会觉得里面的一个角色有点眼熟)。想看正片的话,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美国女性状告 KFC 要两千万美元赔款,因为 “根本没有那么多鸡”
图片来自 Flickr 用户 Alpha
今年夏天,一名纽约女性买了一价值20美元的 KFC 鸡肉桶,高高兴兴回到家,却发现鸡肉并没有像小山一样高高地突出来。
这为名叫安娜·伍兹伯格(Anna Wurtzburger)的64岁纽约人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将 KFC 告上法庭,称该企业虚假宣传,并要求法院开出两千万美元的赔偿。
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她说:“我一回家打开包装就惊呆了,我的鸡呢?这不是我的鸡吧!这家企业应该兑现他们的广告宣传,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是虚假宣传。再说了,这哪叫全家桶,根本不够我们一家吃的。”
她还表示,在起诉之前,自己曾经给 KFC 打过投诉电话说这件事儿,对方的答复让她难以接受,就送了她两张礼券 —— 她都给还回去了。
编译 : 晏慈 , 胡琛浩
VICE 开启岁末“狂欢”模式,
德国实验音乐先驱中国巡演
本周末开始。
(点击图片购票)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