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是我在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的一门低班课,是为了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设计的。本来只有一个学分,后来增至两个学分。分量不重,目的是希望除了中文系的学生,其他各系的学生都可以选修。 这是一门新课,是当年(2010年)新上任的文学院长熊秉真教授向我提议的,我本来觉得不能胜任,因为我的专业是现代文学,但是在院长和中文系主任何志华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只好勉为其难。对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我可以借此机会把我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些初步想法提出来,而且可以把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整理一番。
我的第一个考虑就是教学模式问题。一个学分的课程,只有八堂课,每堂一个半小时。 这是港中大的规定。于是我决定自己只讲四堂,每一堂课只选一个基本文本,然后再配以其他相关文本,衍伸出一个主题,以此展现中国文化传统的四种“面貌”或“面向”。但是又怕我讲得大而无当,见林不见树,于是请两位年轻的同事——中文系的徐玮和文化研究系的张历君——协助,在我上课的前一堂先把选定的文本仔细介绍一番,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也许更能够体会到文本和主题之间的文化联系。这门课虽然由我“领衔主演”,其实是我们三个人合作的产物。 没有她们两位的协助,我根本无法施展。 在此特别鸣谢。
第二个考虑是教材,用什么文本最适合?文字不能太过深奥,而且要有一定的代表性的“经典名文”。于是我想到自己在中国台湾念中学和大学时期读过,至今仍长存脑海的作品。我的首选就是《赤壁赋》和 《项羽本纪》,这两篇我觉得非读不可,因为其古文登峰造极。下面就煞费周章了。如果“主题先行”的话,我必须选一篇儒家的文本,因为儒家的传统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的遗产太丰富了,从孔孟到当代“新儒家 ”,著名的文本太多,我如何选? 《论语》或是 《大学》《中庸》,朱熹还是王阳明,黄宗羲或是曾国藩,康有为还是梁启超?
我第一次教的时候(2011年秋季),干脆不选,反而用了一篇较通俗的文本——“三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是我个人在美国教古典小说课时最喜欢的一篇,但发现这一次在香港的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佳。也许学生认为这种材料太通俗了,不登大雅之堂? 这促使我选一篇可以代表儒家思想的文本。
在几经考虑之后,我选了韩愈的《原道》,而不选孔孟的原典,因为目前“孔子之道”在内地被媒体炒得太热了,几乎人人都在讲《论语》,我又何必凑热闹?何况韩愈的几篇古文,如《原道》《师说》和《祭十二郎文 》,我在中学时代都读过,至今仍记忆犹新。
此课的最后一篇,我选了鲁迅的 《阿Q正传》(及《狂人日记》) ,来作一个“现代性”的批判和总结。最后一年(2014年,这门课变成两个学分,我可以讲六堂,所以多选了两个文本,于是顺理成章地又把《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选进去了,另外又加上自己也非常欣赏的《聊斋志异》。
这门课我总共教了四次。第三次(2013年)教时,港中大参加美国的网上教学联盟 Coursera,也把我的这门课(当时只有四讲)选作网上课程之一,带给我不少麻烦。 因为每堂课都要现场录像,而我坚持用中文(普通话)讲课,而校方必须顾虑到美国和其他地方的需要,于是我又不得不在课后补录了一个英语版。文本的英译和其他辅助教材都要重新选定,又花了不少功夫,等于教了两门课。好在有港中大教学中心视听部的协助,我勉强演完这套戏。
本书的讲稿大多是在现场录像和录音稿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的,后来加上的两讲 (“饮食男女”和“魑魅魍魉”)则是由林骁女士亲自在课堂上做速记并整理出来的。 为了出这本书,事后我又加上一些资料,包括中文系几位老师为我助阵的演讲和对谈,作为 “续论”。这本小书也几乎成了“集体制作”,在此谨向帮助我的张健、周建渝和陈平原三位教授衷心致谢,他们几乎成了我的共同讲者(第二、四、五、六讲)。此外何志华教授和音乐系的余少华教授亦曾参加第一讲 ( 《项羽本纪》) ,做评论和有关京剧及电影 《霸王别姬 》的示范。 艺术系的莫家良教授则为第三讲 (《赤壁赋》)提供了精彩的书画资料,并亲自参加讲解,可惜没有留下录音稿,未能收入。还有教学中心李雅言教授领导的视听团队,以及为我义务找寻各种资料的研究生,齐心协力地帮忙,在此都要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