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鲸北晨
简书推荐作者,擅长一气呵成写废稿。 联系我--++—— 公众号:鲸北晨(pnxd2016) 微信号:sxpn2016 !!!抄袭请联系本人,或直接打赏抄袭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鲸北晨

“攘外必先安内”,是无奈之举

鲸北晨  · 简书  ·  · 2017-12-14 1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43天

上一篇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之争

总有人对国民党时代特别向往,就像胡素珊在《中国的内战》提到的储安平,他总言及民主,对国民党抱有好感。同时,有人认为当时大多知识分子也站在蒋介石这一边,对国民党更是有某种钦佩。

这似乎是这个惯性认知, 使得个人通常会忽略国民党在实际的政策操作层面以及组织的安排上的细节。

实则国民党内部纷争,追求权力。那份带领国家走向统一的大气总是屈从于权力的争夺,实乃国之不幸。

蒋介石在下野的时候,孙科上台的种种矛盾,各派之间的纷争。对于四全会议的召开,由宁粤双方都在各自安排。

原本蒋介石并不想下野,试图挑起粤内部出现权力纷争,分化粤方实力。然而九一八事变,在全国危亡的情况下,作为国民政府必须给予人民答复。国民党为保持统一,蒋介石只能答应胡汉民、汪精卫等人的安排,下野。

“攘外必先安内”不仅仅是像我们所知道的排除共产党,还有一层意思是使得国民党内部在大局面前有一致的目标。

然而,内部纷争不断,粤方坚决蒋介石下野才肯取消广州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对峙,虽然胡汉民被释放出来,但是在权力争夺上并未占据优势,而汪精卫对于局势也在观望之中,虽然蒋介石下野,但二者暗中勾结。

其结果是太子派登上所谓权力核心,而事实并非像孙科原先所期待的一样掌握中央权力。蒋介石下野之际,伙同财务部部长宋子文联合下野,并且财务部门所有人员都集体不干,甚至带走所有的材料。孙科内阁在面临财务和外交压力之下,无奈下台,蒋介石借机重新走到台前。

蒋介石走到台前,是和汪精卫联合的结果。而胡汉民自然是被排除在政治权力核心,在这次蒋汪重新合作的局面上,蒋介石并未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主席仍然由林森担任,行政院长由汪精卫领导,而蒋牢牢把握住军权。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四届一中会议上已经将国民政府组织进行调整,国民主席相当于荣誉主席,并无实权,任期两年可以连任。不过到五大之时,将主席一职的时间连任到宪法制定之时。而汪精卫在四届六中会议遇刺,前往外海养病,这样在五大的时候,行政院的院长就落入蒋介石之手。而1936年胡汉民去世,党内再无能够和蒋介石争夺权力之人,然而却有向蒋介石争宠之人。

高层之间权力争夺的惨烈,哪怕是抗日时期,从未停止,国民党内部这种巨大的内耗也为其后续被中国共产党所取代埋下伏笔

战乱之际,国还不太平却致力于民主建设,实属令人匪夷所思。内忧外患,内部还争夺权力,丝毫没有带领人民走向统一的大气,不知道为啥这样的国民政府还被现在很多愤青所推崇,尤其是关于蒋介石在位会有民主的问题。实际上,蒋介石控制不住局势,民不民主也不是他说的算。

而且在权力之争中,各方的话语权的争夺,势必会带来所谓的新闻自由,然而,这样的自由真的是一种自由吗?

国民党内部,从未停止的斗争。“攘外必先安内”也实属于一种无奈。

蒋介石哪怕是在1938年借助于抗战的旗号,成为中国的最高统帅。然而国民党内部的纷争依旧没有停止,蒋介石试图利用外部团体来消解国民党给他带来的威胁,却造成国民党与外部团体之间的摩擦,使得蒋介石难以达成愿望。

内部纷争突显,尤其是在蒋介石第三次下野的时候表现的极为明显。面对共产党外部的威胁,将有丧失国民政府政权的威胁,李宗仁等人却想着成为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丝毫未对时局有一定退让。直到蒋介石下野,才发现,即便是身为最高统帅也没有办法解决国民党败北的危机。

由这而来,国民党内部几乎没有停止过对于蒋介石政权的争夺,“攘外必先安内”也着实在蒋介石这里没有做到。 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内部都没有处理好。

国民党内部在大局面前缺乏统一的目标,除了以上提到的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内部纷争、蒋介石成为最高统帅,国民党与蒋介石控制的团体摩擦、眼看着错失江山,国民党内部还在进行权力斗争之外。

在蒋介石围剿共产党的时候,国民党内部亦缺少一致的目标。

国民党内部的地方实力派担心蒋介石借此机会,让共产党和地方实力派争夺,而坐收渔翁之利,剿灭共产党的同时,削弱地方实力派力量。在这样的考量下,地方实力派对入境的共产党的态度是放其入关,只要不在当地停留就好,采取观望政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共产党活下了,四渡赤水,红军长征。

“攘外必先安内”实则乃无奈之举,内部不平,何以掌管天下。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哎,这其中,想解决却无力解决的悲哀,蒋介石的无奈又有谁能懂?

蒋介石对国民党内部无法平定,对于共产党也无法剿灭,只能采取妥协态度,以1937年,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来平复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而这其中,更多是稳定中共以外其他人之心,让中国上下团结一团,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携手抗击日本军队。

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妥协实则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被全国民众的呼声而不得不进行的妥协,但蒋介石从未放弃过挣扎。

1941年,皖南事变便是挣扎之一,蒋介石企图扼住叶挺部队的发展,伏击叶挺军队,将其送上军事法庭,但奈何招到全国上下的反抗,使蒋介石的企图化为乌有。

随后,蒋介石试图以秘密的形式来共产党给予最强烈的抨击,却屡次被化解。

然而,蒋介石只能将无奈吞进肚子里,展现出中国一代领袖的气派。

可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决心很无奈;执行很无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很无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