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璀璨科学
科学的奥妙,值得探索,值得学习,值得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突发!一客机失联 ·  21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冲上热搜!DeepSeek招聘实习生月薪过万 ...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注意!这周上班时间有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璀璨科学

人类或永远被困在地球?宇航员眼睛结构改变,返航后为何被抬着走

璀璨科学  · 公众号  ·  · 2025-01-26 22:13

正文

对于人类来说,想要让人类文明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寻找其他的宜居星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地球不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么宜居,未来地球的环境可能会比现在更加糟糕,影响地球环境宜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些因素和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谈论气候变暖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现阶段,我们人类的主要能量都来自化石燃料,而在消耗这些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这会加剧气候变暖的趋势。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地区都不断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经常看到“史上最热”年份、月份的说法,其实就是地球的气温在持续上升。随着地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很多地区都出现极端的气候灾难,未来可能会变得不再宜居。

即使我们人类采取措施去保护地球,也没法避免地球变得不再宜居。因为随着太阳年龄的不断增长,太阳释放的光、热会越来越多,未来太阳系的宜居地带会不断往外推移,而地球可能会因此而变得不再宜居。有科学家表示,再过 10 亿年左右,地球就会因为这一个问题而不再适宜居住了。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人类走出地球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我们人类大力发展航天事业,开展宇宙深空的探测任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在未来有一天我们可以走出地球、移民外星球。然而,在现阶段,我们人类可能真的走不出地球,因为在进入太空失重的环境执行飞行时,航天员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一个就是航天员的眼睛结构会发生改变。

据发布在 《医学与生物工程杂志》(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上 的一项研究, 由蒙特利尔大学眼科专家圣地亚哥・科斯坦蒂诺( Santiago Costantino )领导 的研究团队对 13 名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的宇航员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 3 个和眼睛相关的因素 :眼硬度、眼内压和眼脉搏幅度。

这些宇航员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他们的平均年龄为 48 岁,其中有 31% 的宇航员是女宇航员,有 8 名宇航员是首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这些参与研究的宇航员曾经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了 157-186 天时间,结果发现国际空间站上至少有 70% 的宇航员受到过“ 太空飞行相关神经 - 眼综合征 SANS )的影响。

这些宇航员的眼睛生物力学特性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例如他们的 眼硬度下降了 33% ,眼内压降低了 11% ,眼脉搏幅度减少了 25% 这些变化也和一系列的症状相关,例如眼球的尺寸会缩小,视野会出现变化,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宇航员甚至还会 出现视神经肿胀和视网膜褶皱。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有 5 名宇航员 的脉络膜厚度超过 400 微米, 这一个现象和宇航员的年龄、性别、太空飞行经验都没有相关性。对于这一个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在失重的环境下,导致宇航员体内的血液重新分配,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留在上肢的血液增加了,导致头部血流量增加,这也减缓了宇航员 眼部的静脉循环, 不过这 可能 导致脉络膜(为视网膜提供营养的血管层)扩张。

这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航天员在轨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他们的面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胖”、“浮肿”,看起来比在地面的时候“胖”了一圈,这其实就是体液重新分配导致的。而身体体液重新分配后,有一些部位的体液减少,有一些部位的体液增加,头部的体液就增加了,他们眼睛也会因此而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看到这一项研究中,不少宇航员眼睛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可能有一些网友认为我们人类可能真的只能留在地球了,离开地球进入失重的太空环境中,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虽然在执行为期 6-12 个月的太空飞行任务过程中,宇航员的眼部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一般都不会构成重大的健康风险,当他们返航后,就会重新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身体也会逐渐恢复的。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太担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