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言:“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源:君到苏州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沧浪亭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植有古木,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也是以曲折的复廊相连。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环秀山庄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环秀山庄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此园本是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其后屡有兴废。清代乾隆(1736-1795)以来,蒋(楫)、毕(沅)、孙(士毅)三家先后居于此处,掘地为池,叠石为山,造屋筑亭于其间。道光29年(1847)成为汪氏宗祠"耕耘义庄"的一部分,更名"环秀山庄",又称"颐园"。
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面积虽小而布局巧妙,园景丰富而多层次,具有精致玲珑特色,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
畅园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建于清末,园主姓潘。全园水池居中心,池周绕以厅堂、亭廊假山、花木、水池狭长,南端斜架曲桥,使水一分为二。
著名建筑学家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对其评价极高,云:“城中尚有小园,以畅园、壶园为最。”壶园今已不存,唯畅园尚在。
冬季的姑苏,素染名树古木,点缀亭台楼阁,远闻昆曲飘歌,近观蜡梅斗色。畅园虽小,但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所有要素,却一应俱全。
艺圃是一处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属于苏州名园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05月25日, 艺圃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
全园以水为主体,水面集中,池岸低平,在临水绝壁与水曲幽院的陪衬下显得开朗坦荡,恬淡雅致。艺圃正门有门厅三间,门厅内三曲小弄,通往宅北半部的住宅。
五人墓是在明代苏州反对魏忠贤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之墓。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墓门朝南,前临山塘河,壁嵌《五人墓义助疏》碑。
普济桥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跨山塘河。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桥侧有普济堂,因以名桥。普济桥的桥洞刻有“放生官河”,河道是古人的快速路,“官河”则有些像今天的国道。
苏州文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
苏州文庙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过去,文庙承载的教育价值以博物馆的形式在当代实现了重构。
戟门,又名大成门,是现存苏州文庙的第一道大门。戟门内陈列有著名的“四大宋碑”——《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
盘门是吴都八门之一,拥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绝无仅有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古桥。
盘门水城门是国内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水城门由两重拱式城门和水瓮城贯穿而成。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这种周到的战备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筑城史上因地制宜的创举。
瑞光塔是一座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 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988年1月13日,瑞光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石拱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南北坡各有步阶50级,全以整块条石铺设。
▲图源:苏州文旅、希望的光261、通化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