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母榜  ·  大厂离职博主,卷向海外 ·  昨天  
视觉志  ·  郑智化近况,让人心疼 ·  2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交行重庆分行一员工在工位上轻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冬日特别企划 | 雪落姑苏,地道江南:与知名教授漫游苏州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1-16 08:15

正文



作家陆文夫在《姑苏之恋》中曾这样写道:

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是当年苏州风光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我被这天堂的美景惊呆了:塔影、波光、石桥、古庙、河房……她的美妙超过了我的想象。


我逛过了虎丘山又乘马车去寒山寺,看完了寒山寺意犹未尽,还到枫桥对面的小吴山上走了一趟。


回来时已是万家灯火了,姨妈家的人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这乡下来的孩子出了什么事,至少是在苏州迷了路。我不是迷了路,而是着了迷,觉得这苏州简直是一部历史书,一幅风景画。


冬天的江南,当朵朵雪花飘过粉墙黛瓦,飘过古桥、古巷,便绘成了一阕小词:“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

苏州人习惯称下雪为“落雪”,尽管“下”来得非常直白,苏州人还是觉得“落”更有意境,或缓或急,或密或疏,烟雨江南的味道也更浓了。

▲雪中艺圃。图源:苏州艺圃


▲雪中山塘。图源:快乐旅行666


2024年12月13日至15日,甲辰大雪节气已至,我们特别邀请知名历史学者、南京大学张学锋教授带领读者朋友前往他的故乡苏州,踏查历史遗存,寻访园林胜迹,行走水巷河房,体验地道江南。


欢迎报名同行。


行程概



咨询报名,敬请添微信




雪落姑苏,地道江南

与知名教授漫游苏州

来源 | 晋行记

行程概况

集合地点:江苏苏州
返程地点:江苏苏州
活动时间:2024.12.14(周六)—12.15(周日)
注:12.13入住酒店,当天无集体活动
活动人数:8人发团,16人满团


随行专家

张学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六朝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三国——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博物馆总馆理事、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与历史、东亚古代文化交流史。主要学术成果有《东晋文化》《中国墓葬史》《汉唐考古与历史研究》,学术论文百余篇,译著30余种。


下榻酒店

苏州平江华府酒店

酒店坐落在“中国十大古街”之一的平江路中段,“水陆并行,河街相邻”。酒店的客房风格多样,为中式主题建筑。酒店建筑历史悠久,原为清代嘉庆年间著名藏书家黄丕烈藏书楼“百宋一廛”的故址,道光年间成为名门望族潘家的私产。




游学费用

3980元/人

默认酒店标间双人入住,单房差700元/人

群学书院读者享有特别优惠,详情请咨询客服


费用包含

1. 交通:全程空调巴士,导师全程专业讲解。

2. 住宿:星级酒店双人标准间,如需单房,请补单房差。

3. 门票:全程所列景区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及军人免费。

4. 餐饮:全程3顿正餐2顿早餐,全程矿泉水充足供应。

5. 保险:国内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

6. 服务:专职领队全程服务。

7. 其他:无线讲解器。

8. 途中无任何购物环节,没有任何其他收费。

9. 退费说明: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所以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千分之六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


费用不含

1.各地往返大交通费用。

2.行程中没有注明的餐费。

3.其他个人消费。


返程安排

2024年12月15日苏州散团时间为18:00左右,高铁票和飞机票建议买该段时间之后的返程票。


行程景点介绍


集合地点:江苏苏州

苏州市,古称吴,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图源:君到苏州


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之一(京式、苏式、广式)——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蟹粉汤包、生煎馒头、虾仁烧卖、虾子酱油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


▲图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言:“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云岩寺其他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源:君到苏州


沧浪亭

沧浪亭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沧浪亭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植有古木,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也是以曲折的复廊相连。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图源:苏州园林、殷德泉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环秀山庄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此园本是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其后屡有兴废。清代乾隆(1736-1795)以来,蒋(楫)、毕(沅)、孙(士毅)三家先后居于此处,掘地为池,叠石为山,造屋筑亭于其间。道光29年(1847)成为汪氏宗祠"耕耘义庄"的一部分,更名"环秀山庄",又称"颐园"。

▲图源:首善金阊


畅园

畅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典园林建筑,面积虽小而布局巧妙,园景丰富而多层次,具有精致玲珑特色,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


畅园为苏州小型园林的典型,建于清末,园主姓潘。全园水池居中心,池周绕以厅堂、亭廊假山、花木、水池狭长,南端斜架曲桥,使水一分为二。


著名建筑学家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对其评价极高,云:“城中尚有小园,以畅园、壶园为最。”壶园今已不存,唯畅园尚在。


冬季的姑苏,素染名树古木,点缀亭台楼阁,远闻昆曲飘歌,近观蜡梅斗色。畅园虽小,但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所有要素,却一应俱全。


▲图源: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理想生活志


艺圃

艺圃是一处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属于苏州名园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05月25日, 艺圃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艺圃为一颇具明代艺术特色的小型园林,全园布局简练开朗,风格自然质朴。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以凝练的手法,勾勒出造园的基本理念。


全园以水为主体,水面集中,池岸低平,在临水绝壁与水曲幽院的陪衬下显得开朗坦荡,恬淡雅致。艺圃正门有门厅三间,门厅内三曲小弄,通往宅北半部的住宅。


▲图源:缸姐古石文化


五人墓

五人墓是在明代苏州反对魏忠贤斗争中死难的颜佩韦、杨念如、周文元、沈扬、马杰五义士之墓。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墓门朝南,前临山塘河,壁嵌《五人墓义助疏》碑。


▲图源:苏州姑苏发布


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跨山塘河。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桥侧有普济堂,因以名桥。普济桥的桥洞刻有“放生官河”,河道是古人的快速路,“官河”则有些像今天的国道。


▲图源:苏州市志办


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


苏州文庙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百年过去,文庙承载的教育价值以博物馆的形式在当代实现了重构。


戟门,又名大成门,是现存苏州文庙的第一道大门。戟门内陈列有著名的“四大宋碑”——《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


▲图源:百度百科、提笔书几行


盘门三景

盘门是吴都八门之一,拥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绝无仅有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古桥。


盘门水城门是国内外唯一保留完整的水陆并列古城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水城门由两重拱式城门和水瓮城贯穿而成。水闸用绞关可随时开闭,这种周到的战备与防洪设计,是古代筑城史上因地制宜的创举。


瑞光塔是一座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古塔, 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988年1月13日,瑞光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石拱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南北坡各有步阶50级,全以整块条石铺设。


▲图源:苏州文旅、希望的光261、通化小李


旧街寻访

整个苏州,地道的古街老巷不下千条。这些巷子或是以人兽花鸟命名,或是以行业典故命名,每条巷子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故事。


▲图源:苏州市旅游局


庙堂巷:庙堂巷是苏州城区西部的一条街巷,位于养育巷西侧,以旧时东岳二圣庙得名。东出养育巷,与柳巷相直;西出剪金桥巷,西端南侧有一断头支巷。民国时,名律师杨荫杭、潘承锷、吴曾善等均居于本巷。6号原为雷允上业主雷显之别业,现属市文物保护单位。8号原是奉祀清代画家陆治的“包山祠”。16号是建于明代徐如珂故宅“一文厅”原址的忠仁祠,现为市控制保护古建筑。


剪金桥巷:原在西支家巷西口有剪金桥,跨第一直河东侧支河(已废),民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为西施"剪金钗买胭脂",桥因名之。巷以桥名。


乘骝桥:“骝”为黑棕黑尾的红马,泛指骏马,“乘骝”之义则为骏马坦途,亦为方便交通,故得此名。乘骝桥为单孔石质平桥,长5.4米,宽2.4米、跨径5.2米。


盛家浜:盛家浜是苏州城区西部的一条街巷,位于剪金桥巷东侧。巷长158米,宽3~5.3米,原弹石路面,现为异形水泥道板路面。


学士街:学士街是苏州城区西部的一条南北向街道,以明代大学士王鏊府第在此而得名。王鏊是明代探花,唐伯虎称赞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肃封里:肃封里原为陆宅东备弄,新中国成立后才辟为弄堂,取名有“肃清封建思想”之意。其南起天官坊,北至梵门桥弄东堍,长147米,宽1.4米。


▲图源:姑苏好时光


五峰园

五峰园是一处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岩洞等景。


园中耸立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

▲图源:灯下说书人、猫泽西

桃花坞

苏州桃花坞是个区域地名,包括了唐寅故居文化区、桃花坞大街、泰伯庙与阊门西街文化区。桃花坞一直是官宦名流退隐归田的首选之地。


在北宋“靖康之难”之后,将桃花坞焚烧殆尽。直至明代,唐伯虎在此购下一片荒地,筑起了桃花坞,取名“桃花庵”,自称“桃花庵主人”,还写了《桃花坞歌》。


因桃花坞的地域广、名声大,居住在那里的人家,统称家住桃花坞。那里出产的木刻年画,也称“桃花坞木刻年画”。大约在清同治年间,那里的一条长街,即命名为“桃花坞大街”。



北寺塔

北寺塔,大名“报恩寺塔”,为“吴中第一名刹”——报恩寺的宝塔;因报恩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部,报恩寺塔有了昵称——“北寺塔”。 


北寺塔高76米,是苏州古城区的最高建筑。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长达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依然保存至今。


塔筑于石砌基础之上,底部为石砌八角基座。一层木构抱厦围廊,其余各层木构八角翘檐,下置平座栏杆。檐面覆青瓦,檐角悬挂铜铃。顶部青瓦八脊封檐,上置金属塔刹。


▲图源:视觉中国、苏州北塔报恩寺


咨询报名,敬请添加微信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 《湖中之云》 | 《社会变革的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