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沈阳网  ·  沈阳今日有雪!主要降雪时间在…… ·  昨天  
新北方  ·  6893.43万人次,690.39亿元!辽宁 ... ·  2 天前  
新北方  ·  海关查获旅客人身绑藏游戏卡120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别再转发《北京新冠案例中的世艰》啦!赚钱境界分4层,你在哪一层?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0-12-29 12:00

正文



来源 l 奇点不奇(ID:zenglin776)


近日,一张北京新冠案例中的世艰图,激起朋友圈千层浪。



北京这座国际化都市,是许多年轻人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有机遇有诱惑,2000万人在这里奋斗着努力着,拼命工作。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

“如果有一天,我财富自由了,我就……”

省略号部分,请大家自行填充。我猜,你一定幻想过自己财富自由的那一天。

但财富自由哪有那么容易,如果没有对财富自由的正确认知,你绝对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有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90后甚至00后,居然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这很恐怖,财富自由是很多人幻想了一辈子都没做到的事,这些年轻人凭什么?

还有一个现象,以前那个能力与你相当,出身并不比你好,还没你努力的同事,有一天突然年薪百万了。

你一定满脑子都是问号,为什么啊?

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财富自由有正确的认知,并付诸了行动,而你并没有。

什么是财富自由?在众多解释中,我最认可李笑来老师对财富自由的定义:

所谓的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你可能会说,搞错了吧,财富自由不是钱的自由,而是时间的自由?

这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但你没有看错,上面这句话,就是对财富自由最本质的解释。财富自由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时间。

你去看所有实现了财富自由的人,他们是不是都把时间看得极为重要。

为什么?

因为时间是唯一的、每个人都相同、无法凭空创造的最稀缺的资源。

然而,大多数人每天的工作,都是拿着最稀缺的时间换取少得可怜的金钱。

明白了财富自由的定义,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接下来才能谈赚钱的4层境界,因为这4层境界,每一层都和时间有关。

当你考虑要不要换工作,当你思考未来的方向,当你幻想着财富自由,如果你理解了赚钱的4层境界,你就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01

工作的本质

是价值交换的过程

你怕老板吗?

你可能会说,这个问题还用问?当然怕,工资得老板发,老板是我的衣食父母。

怕老板是员工的基本心理状态,这很正常。但有些人,并不怕老板,他们敢给老板提建议,敢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敢和老板吵架。

为什么?

因为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他们是用一种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老板的关系,他们知道自己的核心价值,知道这只是合作的关系而已。

你工作了这么多年,探究过工作的本质吗?

所谓的工作,其实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出售你的时间和能力,通过公司进行变现。

所以,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怕老板了吧,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

公司雇你,是因为公司需要你的能力,需要你的时间。而你,用时间和能力,换取金钱的回报。

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算是进入了赚钱的第一层境界。

处于第一层境界的人,我称为打工者,这也是绝大多数职场人士的身份。

所谓的打工者,其实就是单纯的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取老板的工资。他们的同一份时间只能出售一次。

典型的打工者思维是:我是给老板打工的,老板让干嘛就干嘛,公司需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取工资。

他们更关心,老板给多少钱,钱什么时候到账,年底奖金有多少,明年会不会加薪。

所以,处在第一层境界的打工者,会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单位时间所创造出的价值,以便换取更高的工资。

虽然提高自己单位时间所创造出的价值,线性的发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想要财富自由,这还远远不够。

所以, 在第一层,我建议你不要待太久,否则会麻木,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工作多年,至今还停留在打工者这个层面,无法自拔。


02

你的成长

才是你的第一目标

工作中,什么最重要?

答案是,你的成长。

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却成不了专家?

因为你陷入了低水平的重复,你用打工者思维,把1年经验用了10年而已。

刚才说了,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过程,所以打工者出力的程度是和老板给多少钱成正相关的。

他们只能被动的成长,不去碰新的事,不给自己招惹麻烦,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呆着,每个月拿固定的工资就好。

但有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总是把很多有挑战的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主动寻求变化,做很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

这类人通常会被人看成傻子,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老板就给那么些钱,你还要自己多干那么多的活儿,这不是傻又是什么?

TA真的傻吗?当然不是,TA只是和打工者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比起每月的固定工资,TA更在意自己的成长。

打工者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被动的成长,而这类人,他们主动寻求成长,我把这类人称为成长者。

两者最大的不同,打工者给老板打工,成长者给自己打工。

所以,同一份工作,有的人却能做到收入翻倍。

如何做?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两次就好了:

一次出售给老板—— 因此获得了工资;

一次出售给自己—— 因此获得了成长。

成长者是赚钱的第二层境界——把同一份时间出售两次,一次出售给老板,一次出售给自己。

成长者所考虑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值钱,所以他们是给自己打工的,给老板打工只是顺带的事。

对成长者来说,工资并不是他们考虑的第一选项,他们更在意所做的工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知识、经验、技能的积累,进而产生复利效应,在未来产生更大的收获。

这其实就是投资思维,把一切都投资到自己的成长中。

投资的本质,是跨时期的收益最大化,以及风险最小化。

这个跨时期,包括现在,也包括未来。所以,投资你的成长,是在投资你的未来。

社交媒体上有一个著名的励志公式:

你每天成长1%,一年后,你就成长了38倍;

你每天倒退1%,一年后,你就成了渣渣。


尽管这个复利公式是励志公式,真实情况却根本做不到。但是,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一切的成长都需要你时间的积累。

为什么做不到?

所谓的复利公式,其本质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循环。


你每天的进步不可能每次都能加强到明天的工作,所以肯定做不到。

虽然做不到,但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事值不值得做的判断方法,可以从价值和复利这两个层面来判断。

价值,对应着当下,可以是心智、情感、身体和物质等层面,复利,对应着未来,指现在做的事对未来有没有价值。可分为4个象限:

  • 高价值、高复利: 锻炼身体;找到真爱;习得一种思维模型。


  • 高价值、低复利: 买当季流行衣服;玩手机游戏;看网络小说。


  • 低价值、高复利: 学习写作;读哲学书;刻意练习一个技能。


  • 低价值、低复利: 漫无目的的刷微博;关注各种明星的离婚新闻;窥视陌生人隐私。

毫无疑问,你一定要选择高复利的事做,不管现在的价值是高是低。


你要选择一份工作,就可以用这4个象限来做判断。

如果这份工作不能给你带来高复利,那不管老板给再多的钱,我劝你都不要做,因为在工作中,成长,才是你该考虑的第一目标。工作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成长。

如果这份工作没有成长,那你只是在廉价的出售自己的时间,是一个打工者。

所以我不会建议别人下了班后还去兼职开个滴滴,因为这不能给你带来高复利。

就好像餐厅里的年轻服务生,端出来的是饭菜,端进去的是青春。

没有任何歧视,这只是现实。现在很多所谓的白领其实也是一样的,每月上着固定的班,领着固定的工资,本质上,和端菜的服务生,没任何区别,都是打工者思维。

最近几年流行一种叫做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指一个人做多份工作,来获取多份收入。

很多年轻人都心向往之。

但你可别被表象给迷惑了,那些盲目跟从的人,根本没有明白斜杠青年的本质是什么。

我要告诉你,斜杠青年不是目的,而是结果,是你能力到达了一定水平过后,发现好多事都可以做。

这只是你同一种能力的不同表现方式而已,但很多人,把斜杠青年理解成了兼职,去做了很多事,但这些事却没有内在联系,并不能给你带来成长。

切记,斜杠青年不等于兼职。

前段时间,甲骨文裁员900人。

为什么?

这就是打工者的命运,没有投资思维,在一个稳定的环境,跨时期的收益,因为没有成长,就只有少的可怜的工资收入,而风险却达到了最大。

所以并不是时代抛弃你,时代一直在进步,而且从来没有停过,唯一的解释,就是你自己抛弃了自己,放弃了成长。


03

赚钱的最正确姿势

是躺着

第一层境界——打工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层境界——成长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两次。

第三层境界,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就是把你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我把达到第三层境界的人,称为IP者。

如果说,打工者是给老板打工,成长者是一半给自己打工一半给老板打工,那IP者就完全是给自己打工了。

那如何做到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呢?

举几个例子。

薛兆丰老师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师,以前在学校上课,但后来,他在得到APP开设了一门叫做《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的音频课,至今已卖了40万份。

从央视出来的樊登老师,创立了樊登读书APP,每周通过视频解读一本书的精华知识点,至今已有1800万用户。

从新东方出来的李笑来老师,2005年写了本书《TOEFL 核心词汇21 天突破》,2007年写了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这两本书,至今依然畅销。

不管是薛兆丰、樊登还是李笑来,他们所创造出的价值,都是一次创造、永久收益,只要创造完成,以后所花的时间,几乎为0.

你可能会问,这些人都是顶级的大咖,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那我再举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例子。

PPT应该是每一个职场人士都必备的技能了,但你每天用这项技能都只是为了给客户演示,给领导演示,你有没有想过用它来赚钱?

有个人叫冯注龙,90后,通过制作PPT模板,连续3年获得WPS年度最佳设计师称号,光靠PPT模板就年入百万了。

这还没完,这哥们又跑去开了一门PPT的课程,教别人怎么成为PPT大师,现在他已经年入千万了。

同样一个技能,你只是停留在“用”这个层面,但有人的想法就不一样,TA会把这项技能的核心提炼出来,然后出售给更多需要的人。

这就是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例子,有人说30岁后,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追求“睡后收入”,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只要创造完成,即使是躺着睡觉,也能把钱挣了。

你是不是也想达到这种境界,那该怎么做?

前提是,你得先成为一名成长者,成长不仅仅只是在公司的行为,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时候。

还是回到工作的本质,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过程,你提供的价值,是真正被需要的,不仅被需要,而且还有很多人需要,你才能把它卖出去。

所以,要做到IP者,有三个步骤:

首先,你得创造独特的价值,被人需要,而且是一次创造,终身受益;

其次,你得被很多人需要;

最后,你得找到需要你的人。


04

用钱买别人的时间

是最划算的买卖

第一层境界——打工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层境界——成长者:同一份时间,出售两次。

第三层境界——IP者: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到了第三层境界,你发现你自己的时间价值已经到顶了,同一份时间已经出售多次了,还能怎么提升?

这也就是赚钱的第四层境界——用钱买别人的时间,创造了价值,然后再卖出去。

我把这类人称为资本者,有两种典型的人群:老板和投资人。

老板买员工的时间,创造产品或服务,然后卖出去;而投资人买的是老板的时间。

所以说到底,还是时间的买卖,只是到了第四层境界,时间是别人的时间。

这个境界的人,经常用钱买时间。

你去观察就会发现,为什么老板要请助理、要有司机、要坐头等舱?

因为他们觉得值啊,他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时间,所以他们考虑问题是从时间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钱的角度来考虑。

他们把琐碎的事交给助理,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这事在他们眼里,是划算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