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雾满拦江
追求高品质的人格,获得高价值的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特朗普与俄罗斯的关系要比我们想象的深得多 ·  10 小时前  
CHINADAILY  ·  Xi prioritizes ... ·  昨天  
CHINADAILY  ·  预计超90亿人次!2025年春运出行火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雾满拦江

房思琪的乐园:如何走出悲苦绝望的心

雾满拦江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11 11:36

正文


房思琪的乐园:如何走出悲苦绝望的心

文:雾满拦江

01

人很脆弱。

更脆弱的是人心。

台湾天才女作家林奕含,拥有着许多人企羡的一切,出自医学世家,中学是学科能力测验唯一获得满分者,曾获台湾数学科展第一名,被誉为天才少女。

26 岁出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聚光灯下引发无数惊叹。

——然而这美丽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个泡影幻象。

接受采访 8 天后,她上吊自杀,揭开了在完美的遮掩之下的绝望、伤痛与冰寒。

她被 13 岁的残忍往事所毁灭,曾遭到老师的侵犯,高中时患上抑郁症,终未能走出内心的创伤,带给这世界无限的惋惜与悲凉。

02

外在的伤害是可视的,能够引发同情与关怀。

心之伤,却很难被这个冰冷的世界所理解。

心灵受创者,不仅是事件本身带来噩梦与痛苦,往往还会遭受到更残忍的新一轮伤害。

03

心灵是个黑箱,而人类是视觉性生物。

你手指头破一点皮,有鲜血涌出,有红肿,这就构成了你需要保护的理由。

——你的心受伤,被撕成碎片,被置于冰寒之地,被绝望与巨大的创痛所窒息。但这一切是不可见的,人们就会把你的最后的绝望,视为矫情,视为无事生非,视为无病呻吟。

不知有多少人,沉陷于心灵的苦痛之中,无由解脱。更不知有多少人,他们已经被残酷的世界所毁灭,生不如死,游魂孤梦,可环境仍然对他们苛刻迫求。

——当一个人,落入到心理陷阱之中,他要如何呼救,才能够让冰冷的世界听到?

04

林奕含的遭遇,绝非个别。

孩子太弱小,而伤害无所不在。

拦江书院有位院士,曾向我求助。他小时,父亲暴躁怪异,嗜酒,嗜赌,好吃懒做,对母亲和孩子们,动辄打骂。

8 岁时,他亲睹母亲在屡遭父亲的残暴伤害后,绝望自尽——然而他无能为力。

母亲辞世,姐姐成了世上唯一保护他的人。但父亲恶习不改,对姐姐仍然是非打即骂。

他说:母亲是最疼爱我的人,也是我最爱的人,竟然受尽折磨含恨而去。此后又是 8 年,姐姐受苦受难,在父亲的残暴伤害前挣扎生存,而柔弱的我,只能看在眼里,无能为力。

慈母辞世,对时年 8 岁的他,曾造成强烈的伤害。至今他仍然沉浸在痛苦往事之中,因为当时年龄太小,不能帮助母亲而耿耿于怀——可是现在自己长大成人,事业有成,那让他痛恨的暴力父亲,却已经老了,又是体弱多病,死狗一样可怜巴巴的看着他,让他不知如何报复丧母之恨。

他想饶恕父亲,但丧母之痛,挥之不去。

他向一位研究易经的花甲老人请教,老人告诉他放下仇恨,拥抱父亲 ……

可是他做不到!

苍天何辜,如果逼死慈母的人获得一个拥抱,这对痛苦离世的母亲而言,又是何等的残忍与不公?

05

真的应该宽肴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吗?

答案是不!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如果你善待那些伤害你的人,这对爱你的人、保护你的人来说,意味着最大的不公正!

对世界上一切的残忍、邪恶、暴戾 ——无论这些残忍邪恶暴戾加诸于任何人身上,绝不原谅,永不宽肴!

——但同时,也不可以让自己的心,沦陷于仇恨的渊薮。不可让怨毒折磨自己,灵魂落入到永无救赎的苦境之中。

06

每个人的成长,无不是惊心动魄,险死生还,充满了无尽的伤害与屈辱。

——哪怕再优裕的家境,再周到的照顾,再慈祥的呵护,再温柔的关爱,也依然如此。

心理学者说,当一个孩子长到 6 岁,就会进入冒险勘查周边的时态。此时孩子会被自己的可怕想象所吓到,灯下的阴影,墙角的玩具,床下可能存在的恐怖怪物,所以这些都会让孩子陷入惊恐,他们会大声的哭闹,乞求父母的保护。父母打开灯,或是从自己的房间冲出来,发现一切正常,就会告诉孩子不需要害怕——可此时,孩子会把父母的态度,视为强迫他与那些恐怖的东西呆在一起。巨大的恐惧笼罩着孩子心,伴随着孩子成长——并将终生留在孩子生命记忆中!

每个人,都是在极度的恐惧与折磨中长大。

所以这世上许多人,虽然教育环境顷尽资源,但最终还是成为一个平凡无奇的人,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满脑子昏噩认知。内心恐惧无以排遣,成为失语的大多数。

——心怀恐惧长大,只是常态。

——此外还有生活中的诸多不公,被无理苛求,遭到伤害时得不到公正的处理,这些又会带来新的伤痕,累计迭加,最后都堆砌在你生命的深处。

即使是成长环境优越、心态良好的孩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重创。

——更何况如林奕含、如我们说到的那位拦江书院院士。相比于普通人,他们心里受到的戕残更严重,也更难以弥平修复。

07

不能打败过去,就会失去未来。

不能战胜自我,就会迷失于心域。

我们都是林奕含,都曾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遭受到了残忍的伤害。

——学会修复自我,弥平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08

要怎样做,才能步出黑暗的记忆,战胜过往的苦痛?

第一步,永远铭记那曾经的伤害 ——不要试图忘却,昔往的惨痛,已如烙铁一样,在你的记忆中烙下火痕。你越想忘掉,痛苦的记忆就越是强烈。

第二步,告诉自己,他们伤害你的目的,只是为了毁灭你。可以被伤害,因为你弱小。但万不可接受毁灭的命运。凭什么做了错事的是他们,而付出代价的却是你?这不公平!

第三步,不原谅,不宽恕,矢志报复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但万勿忘了那些保护过你的人。你要做的不是与仇家同归于尽,而是挣扎求生,以待时日。

第四步,对伤害者最成功、最快意的报复,莫过于让他感受到失败与失落。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和不堪的伤害者撕扯在一起,拿自己的人生事业为殉葬。而是转过身,负重前行 ——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背负着惨痛的记忆,艰难前进。所以成就事业者总是赢得整个世界的尊敬。不是尊敬他们的事业,而尊敬他们战胜内心伤痛的非凡毅力。我们都需要成为这样的人,伟大者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被卑下的情操所驱使。成就事业的人不是没有黑色的记忆,只是他们战胜了生命中的黑暗。

第五步,不原谅昔往的伤害,但铭记生命中的爱与温暖。无论是你,还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是吃屎长大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爱与伤害并存。是爱让你成长,而伤害,往往来自于人性中的愚蠢。可以不原谅伤害,但如果对他人的愚蠢气愤不平,这就是自己的愚蠢了。

有些人曾遭受到过超乎想象的邪恶凌侵,会让当事人陷入到极低的自我评价之中。你一定要明白,这正是伤害者希望达到的目的,他希望你自己毁灭自己,好让他腾出手放下心,去捕猎下一个目标 ——不要让邪恶者的行为,在你心中营造出绝望的囚笼,继续囚禁自己。你一定不能恨自己,要恨的是伤害你的人,并牢记上面五步骤,打败邪恶的伤害者,夺取自己的自由!

——用成长中的爱,修复心灵的创伤,是智慧。

09

一切伤害,最恐怖的莫过于对心智的戕残。

被伤害者,为了求生不得不顺从伤害者的意志,久而久之形成本能,认可伤害者的伤害权力 ——这就是斯德哥尔摩情结,被伤害的人,哪怕身体获得自由,但心智受损,仍然沿袭认可伤害者权力的惯性思维。

——哪怕你痛恨伤害者,也仍是以伤害者为中心,划地为牢思考问题。

所以,一定要正视现实,承认自己被囚于仇恨或恐惧之笼。

这囚笼在你心中,无论你是憎恨,或是想忘却,都不会有效果。

——你必须要学会追求智慧,负笼而行。智慧之路是让我们破解心障、破柙而出,获得自由的最有效途径。疏离于智慧的人,会在宽恕或是报复之间纠结无休,而这一切不过是囚徒的抚杆自苦。当你冲破生命禁制,登临智慧极峰,俯瞰苍茫云海,才知道那一路行来的伤害者,不过是生命旅行中的臭虫。纵伤痛难忘,也不值得一哂。

10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爱伴随着惨烈的伤害。

但脆弱的人心,对于伤害的关注,比之于对爱的关注尤甚。

所谓众生皆苦。

——我们无数次说过,苦是苦在当事人自己的心里。所谓成熟,是获得化解内心苦痛的能力,把视线从伤害转向爱。用心中的爱,消解伤痛的折磨。你必须学会爱自己,让自己的认知,从伤害的黑渊中一步步走出。伤害永远在这里,但当你登高前行,伤害就会成为行进的足迹。立于伤害中止步不前,痛苦就构成了你全部的生命。凡夫步出苦境,是为圣贤。圣贤沦落苦域,沦为凡夫。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