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云南,走的是传统的昆大丽路线,一路流连于雪山大湖。而这次去了一趟
建水
之后,真实感受到了云南更古老更宜居的一面。短短两天,就爱上了这里。
先给大家简单说下建水,它
地处
滇东南
,距离昆明160多公里,坐火车
大概2h
。
这里不是什么
热
门旅游城市,也不常出现在攻略上,它
偏小众、历史底蕴浓、生活节奏慢
。
建水城,
古称临安
,唐
南诏国时期
筑城算起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作家于坚在《建水记》里就有述说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说来也巧,我从杭州过来,其实是从一座临安城,到了另外一座临安城。
这里没有艳遇的噱头,也没有隐居的情怀,有的是源远流长的
建水古城
和
百年米轨小火车
,还有清末乡绅的
朱家花园
和随处可见的古建筑……沿着古城中心的
临安路
走一圈,真像是走进了
一座活的
「古建筑博物馆」。
古城的街巷里还散落着
一百多口
古井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当地人习惯清晨打水,用井水来
做烧豆腐、炖汽锅鸡
,尤为出名的当属西门大板井的泉眼。
午后
从朝阳楼下穿过
,还可以遇到一群
正
围坐在一起
打牌
、
下棋的
当地
居
民。
这悠闲的姿态,看得人
羡慕啊~真想原地退休了。
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是我喜欢的古城样貌,商业化气息并不重,古建筑保护也比较好。这里有东南西北四处城门,
位置相对方正,红墙灰瓦和飞檐翘角的建筑处处透露着气韵。
早晨八九点钟出来闲逛,古城才刚刚苏醒,一路上几乎没什么游客。这个季节,路边
、
墙边处处可见的三角梅,都让我差点忘了已经入冬了。
古城内比较标志性的建筑是东面的
朝阳楼
,
始建于明朝,
因其建筑风格与北京天安门相似,所以又被人们称为
「小天安门」
。实际这扇城门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迎晖门。进了门
一路向西,右手边就是
翰林街
,建水烧烤、汽锅鸡、草芽米线在这里都能找到。
朱家花园
说到翰林街,便不得不提到
朱家花园
,这里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园内一步一景,富丽堂皇,导游口中的
「滇南边陲大观园」
,确有几分味道。
它的
主
体
建筑很有讲究,
呈
「纵四横三」
布局,为建水典
型的
并列联排组合式民居。
一路
走进去
,院落深深,层出
迭进。
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在进门一处圆拱门,进是
「循规蹈矩」
,出是
「谨言慎行」
,八字家训,你们细品。
再往里走,则是一座精雕细琢的
古戏台
,面前是一池子。据说这样的设计,一来是为了防刺客,二来是让池水充当扩音器,让端坐正堂的主人听戏,更多了几分妙趣。
梅兰竹菊四个小天井院落,处处都有雕梁画栋的细节,也是老宅的精华之处。再拐到花园的东南角,有一座怀远厅,可在文史资料中瞥见一些朱氏家族百年兴衰。
参观完内院,正好到园子里歇歇脚。
正对花厅的
私家园林
,亭台楼阁廊桥水榭,有一种西南地区少见的,略带江南园林的
气质,逛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文庙
建水文庙是除了朱家花园以外,另一处值得买票来看的景点。谁能想到,远在西南边陲,还有这样一座
规模排的上
「全国
前三」的文庙
呢。
始建于元代,建水文庙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孔子本人虽然没有来过建水,但当地人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将文庙建造得越发恢弘。整个建筑群呈中轴对称风格,高低错落,规制严谨。
站在文庙的泮池前,你会惊讶地发现,前面的湖心亭和远山,和背后的宫殿,竟连成了一条笔直的线,可见古人在布局上的造诣。
带领我们参观的导游,是当地人,讲解很是精彩。入门时望着门匾上的
「德配天地
」
说道:自己小时候欣赏不来这几个字,现在越看越有味道,四个角都正。
转头又告诉我们:
孔子的学问和智慧都在额头,因此石碑上这一处也被学徒们摸得锃亮。
继而再带领我们参观供奉着孔子塑像的
大成殿
,感受儒家思想。
建水观光小火车
乘坐
建水米轨小火车
的观光游览,是这趟旅途中我很喜欢的一项体验。
因为这条铁路原是
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的一段,
是
云南人民自主筹资修建的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充满了历史感。
在建成之初,它其实是国内少有的寸轨铁路(轨距0.6米), 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扩建为米轨(轨距1米),直到2010年停运。
火车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车厢由原米轨车厢改造,整个设计是亮眼的明黄色,铁艺围栏、木质长椅、复古吊扇,坐下就有一种怀旧感扑面而来。
同时这趟小火车又囊括了建水城外值
得一看的几个景点。从古城出发,火车一路向西经过
十七孔桥、乡会桥车站
,最终到达
团山村
,全程约13公里,一路都是挪不开眼的风景。
上车前列车员会往你手上塞一瓶水和一包狮子糕。建水的
狮子糕
是当地特色,有点像沙琪玛,
巨甜,甜掉牙的那种!
中途的停靠点,基本会有30分钟左右的游览时间。
十七孔桥
小火车经过的第一站,是双龙桥。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初为三孔桥,道光时续建十四孔,共十七孔,故又称十七孔桥。
这里也是建水
看落日
的绝佳地点。天气好的时候,夕阳会穿透桥洞映在水面,如长龙卧波,气势如虹。只可惜我们到的时候云层太厚,未能一睹。
乡会桥车站
▲
图片来源于@老杨
中间的一站是乡会桥
车站,这是一座
中法合璧
的小站,站前有一片花海和一棵大梧桐树,斑驳的黄墙展露着沧桑的岁月感,随便拍拍都很出片。
团山民居
团山村
是小火车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一处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这里因为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民居和风俗风貌,还
入选了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
沿着青石板拾级而上,往
张家花园
里头走,可以看到团长村史馆和背靠大树的
正厅,还有一个四方的水池和游动的锦鲤。
各户人家的宅院筑得紧凑,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是一绝,村里人也会做一些精美的木雕工艺品。
广场附近还有个小卖部,破旧的木门和墙上的标语,非常有年代感。
紫陶街
建水紫陶
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
齐名。
夜晚可以来这里的
紫陶街
逛逛
,虽然相对商业化,但或许能淘到喜欢的
紫陶
工艺品。
这里每隔几米就有一家
紫
陶商铺,价格也有从几十到几千不等
。
逛累了还可以到边上的夜市休息下,在各色小吃里感受建水的夜生活。
烧豆腐
因为《舌尖1》而小有名气的
建水烧豆腐
,绝对是来了建水首要尝尝的美食了。它传奇的秘密,就来自于用当地古井的井水来制作豆腐。井水清冽甘甜,做出来的豆腐都是别处没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