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兵法
全国营销界第一新媒体“营销兵法”,超85万精英订阅!关注互联网、电商、新媒体、零售、金融等行业,每晚推送营销、销售、广告、创业类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品牌几何  ·  中国IP“封神宇宙+流浪地球”,干不过漫威? ·  10 小时前  
安利云学堂  ·  直播预告 | 雅姿滤镜精华专家讲座 ·  16 小时前  
廣告狂人  ·  七位创意总监眼中的春节营销案例 ·  2 天前  
销售与市场  ·  不挣钱的外卖,京东为什么还要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兵法

做销售先做“人精”,客户的“肢体语言”你懂几个?

营销兵法  · 公众号  · 营销  · 2016-12-16 20:16

正文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对沟通提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


那我们能读懂对方的肢体语言,在销售沟通中,我们就能了解客户的意图,实现成交。


先讲一个小案例:


朋友老李出差考察一个乡村地皮开发项目,原订的酒店已满员,只好寄宿在附近的农家院,农家院老板要价较高,于是便与老板议价,几个回合下来,老板随手点了一支烟递给老李,老李高兴地接了…… 不用说,最后,老李以自己能接受的价格和老板成交了。这个沟通场景出现 “点烟”这个动作,多数情况可以判定老板已经同意了老李的条件,再稍加沟通就能谈成。


当然,表示同意的的肢体语言, 除了“点烟”这个动作外,还有以下这几个:


1、用目光注视你很久,同时不定时地点头。


2、手指交叉在一起,表示接受你的观点。

3 、上身有转身的意思,但是双脚仍然没有动作。

4、由咬牙沉思变得表情放松、明朗。


接下来再给大家提供几个“微行为”的解读:


提问1 :交流时,对方用指头或手挡住嘴巴,寓意是什么?


正解: 表示对方希望你停止一下,他有话要说。这时候要主动停止,给对方一个说出想法的机会。


提问2 :交流时,对方不经意地咬了下手指头,寓意是什么?


正解: 说明此时对方正在犹豫,乘胜追击,对方或许会接受你的观点。


提问3 :交流时,对方总在不经意地摸鼻子,寓意什么?


正解: 这代表对方不相信你说的内容,很不悦。这时候要用诚恳地态度请对方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提问4 :交流时,对方不经意地揉了揉眼睛,寓意什么?


正解: 观察对方的气色,确定对方不是昨晚没睡好或者眼睛里进了沙子,那么这个动作传达的讯息就是对方反对你的观点,不接受的态度比较强烈。


提问5 :交流时,对方的手一直插在口袋里,代表什么?


正解: 表示对方在寻找安全感,是你搞的谈话气氛和自带的气场让对方有点紧张了。这时候先把氛围搞得轻松些更合适。


提问6 :交流时,对方把手放在下巴或鼻梁,注意,不是摸一下下巴或鼻子,而是放在这两个位置停顿,代表什么?


正解: 此时说明对方正在思考你提的问题,不妨给对方一个思考的时间,不要随意打断。


提问7 :交流时,对方在耸肩,说明什么?


正解: 表示 藐视和轻视你的观点和意见,你再多说什么,对方也听不进去。


提问8 :交流时,对方拽耳朵,说明什么?


正解: 对方还不能完全理解你说的内容,只需要再重复一遍就好。


提问9 :交流时,对方基本不看你,代表什么?


正解: 如果不是因为你的长相问题,那么说明对方不认同你的观点,再继续重复说下去,对方会很生气。


提问10 :交流时,对方把眼睛闭上,寓意什么?


正解: 对方不认可你的观点外还不礼貌,这时候你只需要缓和下气氛,结束谈话就好。


提问11 :交流时,对方轻拍手掌,说明什么?


正解: 注意,轻拍手掌而没有叫好,此时不是在欢迎你说的内容,而是,对方的耐心已经不够了,这个时候注意要改变说话的方向和节奏了。 不过手掌如果不是拍,是轻轻摩擦,则是对你说的内容有期望了。


同样,作为销售员,善用肢体语言更能有效地沟通。


多用手势,能帮你更好地表达。


销售员在和客户沟通中,都会自然地用到手势来辅助沟通,但是,手势的礼仪,很多人却不知道,沟通失败恰恰在于手势乱用,这里给大家提供3点手势礼仪:


手势礼仪一:


在社交场合, 手势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应注意打手势的上下幅度。手势的上界一般不应超过对方的视线,下界不低于自己的胸区,左右摆的范围不要太宽,应在人的胸前或右方进行。


手势礼仪二:


与人交往时, 自然亲切最重要 ,多用柔和曲线的手势,才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手势礼仪三:


避免不良手势,比如谈到自己时,用手指自己的鼻尖,谈到别人时,用手去指别人,与客户见面时,抓头发、抬腕看表,拉客户衣袖等。这些手势会让双方不能愉快地继续聊天。


2、有意识地使用面部表情。


做销售,热情是必须的,为了表达热情,可以用温和的表情关注对方,最常见的就是微笑,比如日本保险推销大神原一平自创的38种微笑,运用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谈话对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