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上毕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云上毕节

新路、新球场……毕节这些地方变了

云上毕节  · 公众号  ·  · 2025-02-25 0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毕节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开幕,接下来的几天,市人大代表们将凝聚智慧,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如何影响你我的生活?会前,记者就2024年的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进行回访,看看过去一年,这些建议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一条路:从破损到平坦
2月19日,冬日已远,余寒犹厉,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后坝村的大棚里,别是一番农忙火热景象——眼下,正是准备杜鹃兰育苗的日子。

近年来,杜鹃兰成为后坝村百姓增收的新路子,后坝村党支部书记高雪峰介绍,全村杜鹃兰种植产值已达近千万元。

产业兴旺,离不开交通便利,过去一年,后坝村的交通有了大变化。


由于临近河道,河水侵蚀下,后坝村原有4.1公里产业路地基塌陷,破损严重,村民们的发展与生活一度受到很大影响。


“回回下雨我家就遭殃!” 提起受灾,村民何安江最有“发言权”,他家住路旁,每逢雨季涨水,何安江家里就上演“水漫金山”。
后坝村村民何安江家门前受灾情况。( 受访 者供图
“这条路沿线有117个杜鹃兰大棚。” 高雪峰介绍,路面塌陷不光让出行和运输成了问题,间接导致的河道堵塞与水面上涨,让雨季成为悬在产业头上的“定时炸弹”。


改造维护产业路,成了后坝村民的“急难愁盼”。

市人大代表熊晓英接待 来访 群众。(受访者供图

大水 乡的村民 熊晓英,另一重身份是 市人大代表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了解情况后,她实地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去年3月,一则关于后坝村产业路维修的人大代表建议被正式提交。


建议交办后,市级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很快到位,大水乡人民政府组织施工,去年9月正式完工。

受访者供图

“新修道路增加了河水疏通的设计。” 高雪峰介绍,这让雨季受灾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何安江也为此点赞——雨后,他不用再收拾院里一地的“狼藉”。


重塑产业路,让村里的杜鹃兰事业更为红火。 “去年毛利有30多万,今年我用新方法种,计划扩大规模。” 后坝村种植带头人陈江涛颇有底气,道路铺到产业上,新的一年,大家干劲更足。

一个球场:从热爱到圆梦


过年的前一天,七星关区小吉场镇有件热闹事儿,镇上新球场的第一届民间篮球赛迎来决赛。


吉坪社区党委副书记唐友谊回忆,决赛场面有些“盛况空前”,现场观众爆满,甚至有人骑到墙头观赛,被大伙儿因安全考虑“ ”了下来。

受访者供图

小吉场人爱篮球,上世纪80年代,小吉场中学建成后,镇上有了第一块篮球场,此后就赛事不断,近几年镇上甚至成立了自己的篮球协会。


2023年,镇里组队拿下了贵州省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七星关区选拔赛的第一名,“全区冠军”彻底引爆了大伙儿的篮球热情。

受访者供图

“之前大家都是在学校和政府的球场打,那儿也一直开放。” 小吉场镇篮球协会副会长陈文政介绍,镇上原有两块球场,在小吉场中学和当地政府里,但由于要办学办公,终究不是很方便。


小吉场人需要一个公共篮球场。


这些,被市人大代表王成雄看在眼里。 “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在中学的篮球场来两招。” 王成雄深知群众所盼,去年1月,他正式提交帮助小吉场镇群众新建一座球场的建议。


基于群众所需,建议很快 采纳。去年8月,灯光篮球场正式落成。

受访者供图

球场建成后利用率极高,只要天气合适,每天都有爱好者在此打球,用唐友谊的话来说, “再来一块场地都能满!”


新建球场成为当地群众纷纷点赞的好事,今年过年前,球场举办第一届民间篮球赛,有来自各村的7个队、100多名队员参加。村民孔德银爱好篮球,但因56岁高龄“被迫退役”,他倒也不闲着,主动当起了志愿者,跑前跑后忙着场地布置和后勤保障。

受访者供图
2023年,拿下“全区冠军”的那天,镇上居民 自发组织了队伍游行庆祝。如今球场落成,小吉场人的篮球故事又揭开新的一章。


一份建议:从纸面到地面


一条路,一个球场,看似普通,却承载着村民们对生活的期待,人大代表的一条建议,让这些期待变成了现实,这背后,是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初心,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努力。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提出的建议承载着群众的呼声和期盼、凝结着代表的智慧与付出。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尊重代表主体地位、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在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截至2024年12月,毕节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及闭会期间代表提出的249件建议已全部按要求办复完毕,实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完善……代表们的建议关注着人民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一个个“金点子”,也正转化为暖民心、惠民生、促发展的具体成效,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   辑|杨   莉

责   编| 张惟一
编   审|张丽莎
监   制|孟性荣
总监制|朱光伦

记   者| 彭资竣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更多新闻

点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