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是网
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China丨Shanghai to ... ·  2 天前  
主编温静  ·  主编温静丨今天发生了什么? ·  2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郭嘉昆:中印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  2 天前  
新京报评论  ·  “阿司匹林实验做不成了”的困惑需要答案 | ... ·  2 天前  
主编温静  ·  最新,一批新节目官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是网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求是网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22 21:00

正文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维护好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粮食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实现突破提供了根本遵循。


“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为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新突破点赞。从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万亿斤,到2015年突破1.3万亿斤,再到2024年突破1.4万亿斤,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高位增产、不断跃上新台阶,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夯实。


读懂“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就能更好理解为什么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粮食产量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满足占世界近1/5人口的吃饭需求,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也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18亿亩,并作为约束性指标。“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千万不能突破,也不能变通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就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多次响鼓重锤,反复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同时,坚持农田必须是良田,部署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改善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上,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


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2023年进口粮食1.62亿吨,占国内总产量23.3%。


新征程上,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夯实。图为2023年10月31日拍摄的广西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云峰村稻田景色。新华社发 黎寒池/摄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好种多打粮”。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


回顾近现代农业史,历次农业科技革命均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跨越式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加速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493公斤,农业科技对实现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用中国种子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子问题,反复强调“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种子产业化,发展现代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当前,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水稻和小麦品种做到完全自给,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85%,为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加强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种业领军企业培育,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推动我国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朝着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目标迈进。


“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粮价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粮食增产还要增收,才能持续调动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生产积极性,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调整优化种粮农民补贴方式,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投向主产区的比例,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基本构建起对粮食主产区纵向利益补偿机制。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全链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从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4年,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农业补贴政策仍存在不足,2004-2023年,全国7个主销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693万亩,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


新征程上,我们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继续搞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激励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生产积极性,全面夯实粮食增产和安全根基。



来源:求是网
采写:《求是》杂志记者 李雯博
制作:王慧
审核:孙煜华
监制: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