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游民部落
致力于在中国范围内推广和传播数字游民生活方式,方法和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舞台技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2024-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院校丨戏曲数字演艺设计专业——中国戏曲学院舞 ... ·  17 小时前  
完美Excel  ·  在Excel和Word中集成deepseek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文化产业2024十大特征+2025十大趋势预测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教你3分钟将DeepSeek接入到Word,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游民部落

请别再问我的相片是不是P过

数字游民部落  · 公众号  ·  · 2017-09-19 15:13

正文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什么摄影牛人,单纯的一个爱好者而已。

关于摄影的启蒙始于大学二年级选修的一门摄影入门课,那时候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了光圈,快门,感光度,焦距和构图这些基本概念,也是在那时候,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台数码相机 - 佳能A610,  这部仅有300万像素的全手动旁轴相机帮助我记录了我大学以及工作后头几年的点点滴滴,那时候拍过的照片会非常习惯性的导入电脑里面一个叫做Picasa的软件里面进行管理。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照片,我会利用Picasa自带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调节工具进行轻度的优化并分享到社交网络上,btw,那时候还没有微信。
佳能A610, 买到相机第一天摄影北语篮球场,启用了内置的color splash功能

10年的时候购入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台智能手机-诺基亚5800,虽然也是300万像素,但是成像质量却远不如那台佳能A610,即便如此,由于手机的便携性,我越来越多地选择用手机来记录生活中的瞬间。
诺基亚5800,摄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无后期

记忆非常深刻的一次是10年8月份在坦桑尼亚旅行被抢劫后,回国的途中在埃及首都开罗经停了10个小时,埃及航空有个很棒的政策,可以免签证带你出机场,并安排所有经停旅客到市区的一家四星级酒店休息吃饭,这么好的机会我自然不能错过,到酒店checkin之后便急忙下楼找了辆出租车直奔世界奇迹金字塔。比较悲催的是,当时我的A610已经完全没有电,而诺基亚5800还有一格电。于是一路上小心翼翼,只拍认为值得拍的地方,到了金字塔,摆了几个pose咔嚓几回后手机就彻底死掉了。

毕竟是手机拍的照片,即便是在金字塔这么帅的景点面前拍出的相片也非常一般,那时候有一个非常火爆的软件,叫做美图秀秀,虽然这款软件被大多数专业人士不齿,但是我要感谢它头一次让我了解到了LOMO这个概念以及虚拟滤镜的奇妙之处。于是乎,我的这几张金字塔“帅照”居然就靠着美图秀秀里面这几款lomo滤镜化腐朽为神奇了。
诺基亚5800,摄于埃及,美图LOMO滤镜
诺基亚5800,摄于埃及,美图LOMO滤镜

10年秋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趁着去美国培训的间隙我在波士顿逗留了几天,一天我去麻省理工的图书馆溜达了一圈,结果就把我的5800给丢那里了,那时候本来也想换手机了,就在青旅旁边的T-Mobile买了一部摩托罗拉Defy - 俺人生中的第一部安卓智能手机。在当时看来,Defy是一部很棒的手机,但是跟大多数早期的智能手机一样,它的拍照还是很渣的,即便它有500万像素的CMOS。也正因为如此,在我拥有Defy的大部分时间都没怎么用它来拍照,2011年在美国犹他州玩儿的时候,我的相机在头一天进入Zion National Park时候就不小心丢在了河里,那之后我居然忍着没用Defy拍一张照片,当时的想法就是拍烂照还不如不拍照,现在回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

为什么呢?因为后来我发现了一款叫做Pixlr-o-matic的APP,这款由Autodesk出品的APP专治Defy拍出来的各种烂成渣的照片,好多我认为不怎么能看的照片加了几层滤镜后居然让人异常惊喜,逼格满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洋彼岸的Instagram开始日益火爆,给手机相片加上酷酷的滤镜一时间风靡全球,而我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大量接触各种好玩儿的修图APP,并且乐此不疲。
MOTO Defy,摄于非洲乍得,Pixlr-o-matic后期
MOTO Defy,摄于非洲乍得,Pixlr-o-matic后期

但是这时候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一些人觉得给相片加滤镜是cheating,甚至直到现在,我在朋友圈里发一些自己摄影习作的时候,还经常有人会带着质疑的口吻问:“你这相片P过吧?” 严格地讲,还真没有P过,充其量说是处理过,因为我至今都不怎么会用Phohoshop修图。 但是不知道问这种问题的朋友有没有想过,谁的相片又没有被处理过呢? 胶片摄影时代我们利用的是胶片的化学品自然感光,后期要拿到暗室里用药水来冲洗方能成像。而今的数码摄影则是由数字感光元件(CMOS/CCD)取代了胶片,记录了各种光感数字信号并由处理器处理过后成为图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的相片在拍好的那一瞬间就已经被"P"过了。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手机评测机构在横向对比不同手机的拍照效果的时候,同一张相片会有不同的成像效果,有的偏冷,有的偏暖,有的颜色真实,有些艳丽讨巧。
MOTO Defy,摄于非洲乍得,Pixlr-o-matic后期

所以,在我看来,在数码摄影时代,大可不必再问“你照片有没有P过” 这样的“无厘头”问题。如果相片被处理就算被P过,那么也许只那些高端全幅数码相机拍出来的raw模式相片能勉强被称作没被P过。我更倾向于把处理相片的过程看成一种二次创作,就像胶片摄影师冲洗胶片需要一定的技艺和流程一样,用APP修图也是可以玩儿出花样的。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平时拍照过后喜欢使用的一些APP以及自己的一些相关习作:

1.Snapseed

谷歌出品,必属精品。这款由Nik Software开发出来的专业曲线修改软件,后来被Google购入麾下并成为免费APP。几乎所有我拍过的照片都是先拿到Snapseed进行处理,修改亮度,饱和度,对比度,高光等参数。Snapseed还有一个牛X功能就是可以进行局部修改,有些照片如果单单进行全局的调节就会丢失重要细节,这时候局部修改就显得非常有用了。Snapseed也自带一些滤镜,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它的强项,所以我一般不会使用。
魅蓝Note,摄于老挝琅勃拉邦,Snapseed+Instagram后期

2.Stackables

滤镜堆叠专家。 stack在英文中是堆叠的意思,这个软件的特别之处就是你可以把不同的滤镜堆叠在一起产生特别的化学反应,当然很多滤镜单个拿出来也是非常好用的,我喜欢使用它来调节一些风景照片的曝光,特别是天空,日落题材的都很适合拿它来修。
红米Note2,摄于马来西亚沙巴亚庇,Snapseed+Stackables后期
魅蓝Note,摄于匈牙利布达佩斯,Snapseed+Stackables+ Instagram后期

3. Skrwt
祖传修正畸变。我们知道平时拍摄一些照片,或许因为镜头,或者拍摄角度会产生一些畸变,这时候用Skrwt来调整就是再好不过了,虽然现在很多修图APP都在追求全能,但是Skrwt单靠这一招鲜打遍天下,一直在我拥挤的iPad中占有一席之地。
红米Note2,摄于香港太平山顶,Skrwt+Snapseed+Instagram后期

4. VSCO

文艺滤镜的集大成者,如果你想自己的照片瞬间提升逼格,那这个APP就能帮到你,它的主要特点是让数码相片产生逼格满满的胶片analog效果,我偶尔会把自己拍的人像或者街拍纪实作品用它来修。

佳能A610, 摄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VSCO+Instagram后期
红米Note2,摄于越南下龙湾,VSCO+Snapseed后期

5. 谷歌街景

原名Photosphere,是Google开发的一款神奇的全景拍摄软件,跟一般全景拍摄横着扫,竖着扫不一样,它可以像打补丁一样上下左右来回移动,直到你要拍摄的主体全部被摄入,后点击结束,这时候软件就会利用其强大的算法将这些图片都缝合成一张完整的图片,当然成功率并不是100%,特别是拍人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缺胳膊断腿儿的搞笑现象。所以这款APP更适合拍摄气势磅礴的风景。
iPad结合Photosphere拍摄,吉林长白山天池,Snapseed+Instagram后期
iPad结合Photosphere拍摄,迪拜Marina,Snapseed+Instagram后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