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奇麻麻在哪里
瓜妈,中科院发育学博士,看得懂脑电波,唱得响儿歌,做得精辅食。有两个高知不高冷的闺蜜,时尚辣妈土根妈和职场女神元妈,三个人将一起呈现给麻麻们神奇的带娃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PPSO  ·  OpenAI 和 Grok 都在卷的 ... ·  11 小时前  
APPSO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21] ·  3 天前  
APPSO  ·  刚甩掉 Open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奇麻麻在哪里

开团预告 |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科普书,这本DK低幼百科全书一定是首选!孩子想知道的《那些重要的事》都在这里!!!

神奇麻麻在哪里  · 公众号  ·  · 2017-12-19 10:31

正文


妈妈们都知道,科普启蒙对宝宝非常重要。

随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越来越强烈,那些在我们看来“司空惯见”、“理所应当”、“简单至极”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却是一个又一个 有趣的未解之谜 ,是打破砂锅也要问个明白的 “重要的事”


准备徒手摸仙人掌的土根 ↑↑


但有时候,宝宝们的问题真的会让人招架不住。有些是咱们不知道,有些是不好说,比如,“爸爸,你小时候就是男孩子吗?”。


所以, 每个宝宝 都需要有一本书,让他去发现、认识更大的世界,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就像DK一直强调的,“这种早期对知识的渴求,如果得到适当激发,可以发展成 终身的探索和追求 ”, 那么,也许将来他们会看到、创造出,我们这一代 做梦都想不到的奇景

而且,咱们国家教育部今年发布了通知,从9月份开始,小学一年级就要单独开设科学课了,还必须保证每周不小于1课时。 科学课将成为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重点科目

妈妈们也一直催我赶紧团起来。

之所以拖到现在,是因为我一直在等这本 DK (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科普百科类图书出版社Dorling Kindersley) 年度重磅之作——《那些重要的事(最新版)》。




说起DK,妈妈们都不陌生,他们家的科普书,一直是业界的标杆,也是我们妈妈的首选, 谁家书柜没几本DK的书,都不敢说给孩子买过科普书


缺席的DK目击者系列在小汤包家 ↑↑


这本《那些重要的事(最新版)》,是DK 第一本专门面向2-6岁低幼宝宝的百科全书 ,书的内容围绕着宝宝最最关心/最最息息相关的 六大重要事物 展开,希望可以帮助宝宝更好认识世界,了解身边事物的来龙去脉,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养成科学、健康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章节

有关地球的重要知识


有关地理的重要知识


有关动物的重要知识


有关人类的重要知识


与我相关的重要知识


其他的重要知识



这是DK献给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家伙们的“大部头”

在这本书里

你们会读到许多令人兴奋的事。

了解有关动物、人和地区的惊奇知识。

发现这颗不可思议的星球上的奇观。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其他事情。



不要担心宝宝太小,还听不懂哦。整本书没有一句说教,只是通过 精炼又直白的语言和近300张绝美生动的手绘&摄影大片 首次运用哦 ), 为宝宝讲述成百上千件神奇有趣的事物


你会发现,当你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不是在阅读,而是在 体验

这种体验是如此的生动而直观,就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以致于读完之后, 宝宝随时就可以把它们从脑海中搜索出来,向他的同伴讲述……


它还是一本可以帮助宝宝 开始自主阅读的图书 。如果你家娃和瓜瓜差不多大,都不用你读,他光看图都能津津有味地看上半天,图片的信息量真的超大。


特别值得说的是,它还有整整 100集 配套的精制音频朗读版(还在不断更新中) ,这在科普绘本里也是独一份!妈妈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读/没空读啦。


讲真,现在市面上的科普书那么那么多,但 如果只能选一本,那么这本DK《那些重要的事》一定是我的首选


这么棒的书,不拿奖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在8月的时候拿下了英国《少年杂志》设计奖 最佳童书类银奖 的,还陆续入围各项童书奖提名,比如英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入选7岁以下获奖图书候选者名单。


这是它获奖评论的部分内容:



充满了有趣的知识、多彩的插画以及小游戏,可以满足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对知识的渴望……精美的摄影和迷人的插画相结合,这本轻松和详实的书带领孩子一起进行一次愉快并有教育意义的发现之旅……这本书所传递的知识可以点亮那些年轻的头脑,对于那些学龄前的孩子,这是一本完美的百科全书,可以陪伴他们的学习之旅。


为了知道妈妈们对这本书的接受度,我还特意翻它的美亚评价,看到了一位 美国退休老教师的评论,很受触动

他说: “这是我曾经给孩子们送过的最好的书,而且我还在继续购买更多的。父母也很喜欢这本书,他们正在和孩子们就图片和信息进行良好的交流。如果我不退休,我还会再给学生买几本!”

接下来,咱们全面地来看看它到底好在哪儿:



内容巨丰富,可以当工具书,用到小学都OK



讲真,给低幼宝宝选科普绘本其实挺不好选的,因为他们才刚刚对周边的世界有了模模糊糊的了解,如果内容太过生涩、复杂,那很有可能会把他们 吓回去 ,所以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了,不然也谈不上“科普”。

所以,拿到这本书,我是非常惊喜的, 分量很足,整整224页,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至今,从微观到宏观,方方面面都有涉猎,而且讲的还都是 那些宝宝想知道的、想不到但应该知道的所有“重要的事”


咱们完全可以直接 拿来当作工具书用 ,时不时就拿出来和宝宝翻翻看,帮他慢慢 搭建起一个覆盖地球、地理、动物、人类、人体以及杂识在内的大知识框架体系 ,这对他的眼界也好、将来的学习的也好,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有天文,有地理


有古今也有中外


有动物,有海洋生物,当然还有人类


有科学,也有艺术


不过呢,它又 有非常生活化的一面 ,里面有很多宝宝们日常生活中都会问到的问题, 大到宇宙太空山川地貌自然现象,小到鱼虫鸟兽蔬菜水果食物色彩形状, 它就像是孩子自己做的观察笔记本一样。


“这些蔬菜你都认识吗?”↓↓


“你知道这些水果的果核在哪儿吗?”↓↓


“你猜,红色+黄色会变成什么颜色?” ↓↓


“老虎的宝宝长什么样?” ↓↓


“真的有人把玉米当饭吃吗?” ↓↓


“妈妈,你的宝石好漂亮,可不可以送我一个?” ↓↓


特别是 “与我相关的重要知识”和“其他重要知识” 这两章,讲得几乎全是和宝宝息息相关的事 ,可以很好拉近宝宝与书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宝宝 建立起科普和生活的连接 ,让宝宝在熟悉的环境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新的事物,养成科学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这就是宝宝的“日常” ↓↓


宝宝的早教启蒙基本都在这了 ↓↓




浅显易懂!我们说来话长,但DK只用一张图



我一直觉得, DK的科普书之所以能做到无敌,就是因为它的图文搭配特别好 ,文字精炼、图片直观,排版也很牛,整个版面看上去非常清爽,读起来是非常轻松的,不像其他科普书那么“沉重”。


就冲图好看,也愿意一本接一本地看

当年让我爱上DK的《The Practical Naturalist》



DK,被科普耽误的摄影杂志



如果妈妈们经常翻外文杂志,可能也有发现了,像英国著名的《How It Works》、《All About History》等 科普杂志经常都会引用DK的插图 。因为,DK的插图要么是顶级摄影师的大作,要么是世界博物馆的珍贵馆藏照片,绝美又真实。


而且,写实,这一点对科普绘本来说也是特别重要 。毕竟,从认知的角度看,这个阶段的宝宝主要还是靠认物/读图来认识世界的。 你不可能指着这个长得像小猪的萌宠,告诉宝宝其实是“蝙蝠” ,对不对。



细心的妈妈们在阅读的过程肯定会发现,有的页面居然没有标页码,“这心太粗了吧?”。


还真不是。你仔细看哦,所有没有标页码的页面右下角这边是肯定有图的。讲真,为了不破坏整体美感, 连页码都要跳的科普绘本,我知道的,就只有DK



首创手绘+摄影图,是宝宝看得懂的“语言”



《那些重要的事》非常用心的一点是,为了帮助宝宝理解,还特别运用手绘插图+实拍摄影图的图片处理方式,这对DK来说也是头一次呢。


地壳到底有多薄?举个栗子,你们就懂了


用拼图来讲解“版块”这个概念,是不是很绝


毛毛虫变蝴蝶,本来是可以说一章节的事,这里就一张图


“谁住南极、谁住北极”、“南和北是相反的”,看完这张图就懂了


海洋的表层、中层、深层、深渊层,听起来那么玄幻的东西,一张图也搞定了


不看文字,也能知道谁最快谁最慢



文字浅显易懂,像聊天一样做科普



而且,在语言方面,除了一贯的精炼之外,从形式到内容都真正做到了“符合低幼宝宝认知”,一问一答,听起来就像“ 聊天 ”,非常容易理解。


比如:


超级大蓝鲸,有多大?

尾巴都比成人高

恐龙够大了吧

在它面前还是不够看!

它的心脏就有一辆小汽车那么大!

它的嗓门也大,跟飞机起飞的声音一样大!

它的胃口也大,每天要吃4000万只磷虾!

世界上现有的动物中,没有比它更大的!

哦对了,鲸鱼可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跟老鼠一样,但比老鼠大多啦。


——你看,按照我们的习惯,如果要描述这个东西有多大,一般都是用多少多少平米,多少多少kg,但它不是,它非常巧妙地用宝宝们已经知道的“成人”、“小汽车”、“飞机”、“虾”来和鲸鱼做对比,所以,就算没有见过,但通过脑补宝宝们还是可以 一下子就Get到“蓝鲸真的是超级超级大呢”。



有故事会卖萌,还有让你掉下巴的冷知识



咱们的宝宝都还小,专注力有限,他们没那个耐性听你一本正经地说教,要想让他们坐得住,有趣,是一定要的。

DK这次也是真的放下科普绘本界NO.1的“偶像包袱”, 各种卖萌,超拼的。



还有各种“跨物种对话”,让宝宝听起来真的就 像在听故事一样的


是的, 我们人类也是哺乳动物↓↓


并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很炎热,比如南极洲↓↓


当然,还有一些真正的故事。它会告诉你一些人生的大道理,比如“未雨绸缪” ↓↓


呃, 讲冷知识也像在说段子 。好吧,水土不服,就服你。

哔哔!前方高能!


“小海马居然是海马爸爸生的”,此处必有娃咯咯的笑声↓↓


我们可能误会了,原来小猪佩奇喜欢踩泥坑,是为了防晒!!!


你知道吗,埃及人还会画眼线吗?而且,他们还爱养猫↓↓

鲨鱼居然还有和香蕉差不多大?!!见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就问问你,这两张图,你能认出多少?↓↓

各种语言的“你好”和“再见”,小朋友你会说几种呢?(别担心怎么读,这本书都有配套的音频的)↓↓

那些很小的国家的国旗,你都可以认出来吗?↓↓

是不是很好玩?很涨姿势?所谓的 博学多才的妈妈/宝宝 ,说穿了就是 知道的比别人多点 啊。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宝宝科学看世界



科普最大的意义 ,并不是向孩子输入多少多少知识,而是让他知道世界是非常大的, 未知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激发他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学会用 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去看世界,并且 理解它


因为知识 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 是有可能会过时的,而思维不会

这本书不仅仅是主题丰富,每一个主题下的知识点介绍也很完整详细,都是用关联的视角,能让孩子潜移默化中学习独特的思考方式。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能量是守恒的 ↓↓

迂回是一种智慧,温柔和善也是一种力量 ↓↓

不是每一种行为都会指向你所希望的结果,但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自带音频的科普绘本,这绝对是“只此一家”



为了推广科普,人类真的是什么招都能想得出来。比起胡歌拍科普宣传片,大百科策划这次动作更给力,计划 录制了 整整100集的配套音频


配音是由声音超甜美的小公主糖果、本书责任编辑应世澄、“富有艺术家气质的超级奶爸”邹流昊和一位博学多才的“怪叔叔”李征等一起录制的。不是照本宣科地念哦,而是 用对话的形式给宝宝们做科普 ,听起来非常活泼有趣,而且,你还会听到“怪叔叔” 表演 各种口技 哦,超搞笑的。


妈妈们可以通过两个渠道收听:


1、 扫描书背后的二维码,关注公号“百科视觉”,点“听世界”就可以收听了;


2、 下载了喜马拉雅FM App,搜索“那些重要的事”也可以可收听。



注:100集的音频,现在已经录制完61集(到第四章“空中交通”),余下39集音频内容在录制完之后也会陆续上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