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服务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发布各类招生简章;提供报考资讯及报考指南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出征亚冬会!四川5人入选|早读四川 ·  6 小时前  
四川发布  ·  《哪吒2》,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 ·  15 小时前  
四川发布  ·  新春第一会,四川各地“含金量”十足! ·  20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县委书记被拦车拖脚反映问题?官方通报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暖心!这位刚毕业的川大学子设立了一项特殊的奖学金......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公众号  · 四川 大学校园  · 2024-11-10 18:37

主要观点总结

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收到一笔特殊捐款,来自优秀毕业生余一凡,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余一凡捐出自己在川大获得的奖助学金设立奖学金,鼓励那些坚持目标的学弟学妹们。他经历了迷茫和焦虑,但在老师和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科研之路,并获得了“互联网+”国赛奖项和发表论文。余一凡强调关注过程努力而非结果,传递正能量,鼓励更多学生坚持下去就会有无限可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特殊捐款设立奖学金

余一凡将自己在川大获得的奖助学金捐出,设立华西临床医学院“精进不休”奖学金,鼓励坚持目标的学弟学妹们。

关键观点2: 余一凡的成长经历

余一凡经历了迷茫和焦虑,但在老师和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科研之路,获得了“互联网+”国赛奖项和发表论文。他的经历证明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关注过程努力而非结果

余一凡强调关注过程努力而非结果的重要性,他认为正反馈对一个资历尚浅但满怀热情的学生至关重要。他关注学弟学妹们的成长,参与了许多朋辈互助、分享经验的活动,为他们加油打气。

关键观点4: 奖学金的意义

余一凡设立的“精进不休”奖学金不仅提供金钱支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他希望通过奖学金传递一个信息:坚持是值得的,努力终究会被看见。


正文



日前,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收到了

一笔特殊的捐款


这笔捐款

来自一位今年刚毕业于川大的优秀学子——

2019级华西临床医学专业的余一凡



余一凡毕业照(右3)


从科研竞赛小白

到获得“互联网+”国赛奖项、发表论文

从迷茫焦虑到目标坚定


余一凡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

坚持和努力终将有绽放的一天


如今

他将自己在川大获得的奖助学金捐出

设立华西临床医学院“精进不休”奖学金

鼓励那些成绩暂时落后

但依旧坚持为同一目标努力

永不放弃的学弟学妹们:

加油,你们的努力会被看见!





寻觅,在引导中确定方向


进入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前两年,余一凡的成绩在中游水平。他发现,初入大学,很多同学会因为自己不够出众而感到迷茫和焦虑,“大家的课业负担都比较重,又要兼顾科研、搞好竞赛,排名靠前的同学正反馈比较充足,更有坚持的动力,但还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们就比较容易缺乏自信。”起初,余一凡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


幸运的是,余一凡在学院平台和良师益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


余一凡的第一位导师是神经内科的郝子龙老师。初次见面, 他与 老师 长谈了两三个小时。讨论的内容不是科研课题,而是做科研的初心。


“做什么样的科研”“科研如何积累”是那次长谈的核心。“做科研不能盲目跟风,只着眼于结果,而是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老师的提醒如晨钟暮鼓敲打在余一凡的心中,也使他坚定了“不在意结果,只专心投入”的决心。


余一凡在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发言


在跟随郝老师开展大创的一年多时间里,余一凡养成了耐心踏实的科研态度,打下了较为深厚坚实的科研基础。“老师会关注我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每次我完成阶段性目标,他都会肯定我的努力。”这份关怀让余一凡在科研中建立了信心,也让他深刻体会到“正反馈”对一个资历尚浅、满怀热情但又不懂如何发力的本科生的重要性。


余一凡在互联网+三强排位赛现场


后续与龚启勇老师的相遇则为余一凡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跟随龚老师我参加了很多比赛,获得了拓展视野的机会。最宝贵的是老师的信任,他可以放心地让本科生去尝试参与项目,鼓励我们自由探索。”回望来时路,余一凡感叹自己何其幸运,正是老师们的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不断认识自己,确定了前行的方向,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感恩,以鼓励传递幸运


对余一凡来说,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是他最初踏上征程的底气,是他心中最深处的温暖,但似乎不是人人都能遇到那份幸运。


学医路漫漫,医学给人带来的压力不仅仅在于专业课程的繁多与复杂,更深层的压力来自漫长的反馈周期——学过的知识要在很久以后才能看到价值。


在最初苦读书本的那几年里,学生只能不断输入、输入再输入,却缺少一个真正输出和检验知识的途径。大家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把成绩和奖项作为检验标准,一旦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便陷入深深的怀疑和自我否定之中。


余一凡进行“清茶”心语坊活动经验分享


一路走来,余一凡关注到太多同龄人的苦恼与挣扎:很多具有科研潜力的同学,因为暂时的挫折失去了信心,加之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鼓励,最终放弃了原本感兴趣的方向。他曾在招募科研项目成员时收到一名同学的邮件,这位同学因自己未被选中而沮丧,进而对自我深感怀疑、对前路充满迷茫。“拒绝”的影响第一次在余一凡面前具象化了,他立刻回复了一封长信,不仅肯定了对方的认真态度,解释了项目特点,还细致入微地叮嘱了做科研的注意事项,一如当初郝老师对他的教导。遇到类似的情况,余一凡总想为学弟学妹们做点儿什么,他参与了许多朋辈互助、分享经验的活动,希望为他们加加油、打打气。


余一凡参加“创新创业”经验分享讲座


“精进不休”奖学金的设立也是源于这份共鸣和关切。自己淋过雨,便想为他人撑把伞;自己沐浴过阳光,也就想把这温暖传递给他人。


从老师们那里得到支持和鼓励始终让余一凡心怀感恩,也早就在他心中埋下了回馈的种子。和其他大多数奖学金不同,这项奖学金不是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卓越和优秀,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排名在25%之后的同学,希望鼓励那些暂时落后但依旧渴望前行的人。


余一凡决心把一种信念传播开来,“这项奖学金的意义不仅在于金钱上的支持,我更想让它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你的坚持是值得的,只要你坚持下去,你的努力终究会被看见!”




坚持,做不一样的自己


大家都想向前走、争上游,但问题在于,怎么才能真正地在压力中坚持下去呢?面对这样的问题,余一凡的答案是:多做些不一样的事。比如,他不关注短期的排名,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专注获取有意义的知识,用剩余的时间投入科研;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累知识;压力大时,他会选择与人群暂时剥离,换个安静的地方学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