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科园
宇宙、天文、物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生活等知识及资讯分享科普。国内著名科普作家与职业天文学家加入科普。STS-EL★揭露伪科学,传递科学精神!欢迎加入博科园获享更多科学知识。 知识库更多专一精彩知识另见公众号:天文物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博科园

真能与逝者沟通吗?

博科园  · 公众号  ·  · 2017-12-10 20: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下载App-博科园

苹果系统: 博科园

已可苹果类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安卓系统 :博科园

国内几大应用市场均可搜索下载


微信公众号: 天文物理

(博科园附属公众号)

新浪微博@博科园

关于灵魂是否存在,在世的人能否与逝者沟通,历来都存在各种解释和谜团。科学并不承认灵魂的存在。但近些年有人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灵媒能与死去的人沟通,并制作成电视片播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看看有关的“科学证明”漏出的破绽。


通灵能力研究人员许瓦茨、罗塞克等人于2001年发表了两份研究报告,声称灵媒能够在“排除了欺骗、错误和巧合等因素”的条件下,获得逝者的精确信息。他们的研究被媒体广泛报道,并作为死后灵魂存在的科学证明。为了探寻事实真相,我们有必要仔细检验许瓦茨等人的研究过程及相关的方法性问题。

先来看看许瓦茨等人的实验过程。第一个实验是由美国电视网“家庭影院”(HBO)赞助和录制的,最终被制作为一部关于死后生命存在的记录片。此项研究有两位参与者(充当咨询者或称“坐人”,以下都称为咨询者)和5个知名灵媒参加。第一位咨询者是一位46岁的妇女,她在过去的10年里至少经历了6个人的死亡。第二位咨询者是一个54岁的妇女,她在过去的10年里同样经历了至少6个人的死亡。

据说灵媒是能够与逝者沟通的人,一些失去亲人的人常去找灵媒询问死去亲人的情况。这个实验就是为了验证灵媒的通灵能力。首先由灵媒说出死者的情况,然后通过充当咨询者的参与者验证。在实验中,咨询者与灵媒坐在一个不透明屏幕的两边,对于灵媒的惟一限制就是:只能问判断性的问题,除此之外,灵媒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控制整个实验过程。每位咨询者被要求对灵媒所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否”。第一位咨询者由所有5个灵媒进行测试,而第二位咨询者则只选择其中两个灵媒进行测试。

实验几个月后,要求两位咨询者对灵媒给出的每个表述在-3(绝对错误)到+3(绝对正确)之间打分。两位咨询者分别对83%和77%的表述打了+3分。许瓦茨等人还报告了他们试图发现“聪明而知情的人”是否能够独立随机地猜测到灵媒所“获得”信息的情况。调查者从灵媒对第一位咨询者的提问中选择70个并将其转换为问题的形式。例如,如果灵媒曾经问过“你父亲喜欢跳舞吗”,则提问就变为“谁喜欢跳舞”,68个大学生被要求在提供一幅咨询者照片的条件下猜测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许瓦茨等人的报告声称问题被正确猜测出来的概率只有36%,基本排除了随机猜测而达到高精确性的可能。

第一位咨询者被邀请参与第二个实验。在第二个实验中,参加过第一个实验的其中两个灵媒对她进行测试。与第一个实验不同的是,咨询者坐在灵媒前方近两米远的地方,中间没有任何屏障。在这个测试的第一部分,咨询者被要求完全保持沉默;在第二部分,咨询者被要求对于灵媒所提出的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在对测试内容进行回顾之后,咨询者将82%灵媒所提出的问题标记为“绝对正确”。

许瓦茨等人的研究存在严重的方法性问题,包括可能的判断偏见、使用了不恰当的控制组以及对于感官泄漏的保护不足。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1
判断偏见


在通灵解读过程中,灵媒通常会提出大量的问题,咨询者必须确定这些问题是否准确地描述了她(或他)死去的亲朋好友。然而,咨询者对于此类问题的认可并不意味着其具有通灵的能力,因为表面上正确的内容可能会是由“冷读”(读对方的表情)得来的。在通灵能力的调查中,对于可能存在影响因素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许瓦茨等人的研究中并不包含这样的控制,他们的实验中可能使用了冷读技巧。

许瓦茨等人在他们的论文中引用了其中一份测试内容的片段,用来说明冷读怎样可以引导研究的结果。在这段测试的开头,灵媒说:“现在,我不知道它们(指灵魂)是在说年龄还是年代,但是它们谈论那个年轻男人,这对你有意义吗?”咨询者回答“是”。灵媒的问题是模糊的,并且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当灵媒提到“年轻”一词时,他(或她)可能正在谈论一个小孩、一个年轻人,甚至可能是一位比较年轻时去世的人。如果咨询者强烈相信死后有灵魂,相信被爱的人不会死亡,或期望取悦于灵媒、调查者或HBO的职员等,就很可能被提问牵着鼻子走,这使得与死去的亲朋好友的通信联系被最大化。


首先,灵媒的陈述有时是模糊的,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其次,咨询者可能会通过选择性记忆,来回忆起特定事件而忽略了其他一些事件,由此会认可与灵媒的陈述相关。假设,我们想象灵媒会问“你儿子是一个性格外向者吗”,这个提问可能会引起咨询者选择性的回忆起一些特定的在世的时刻(例如,她的儿子去参加聚会以及非常喜欢外出的时刻),忘记了其他一些时刻(例如,那些他独自呆着而不想与他人交往的时候),由此就给这个说法赋予了一个虚假的高精确的分值。

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增加咨询者对灵媒的陈述的认可程度。显然地,咨询者所知道的过世者越多,就越可能有一个解释与灵媒的提问相一致。两位咨询者都知道不少过世者,她们在过去的10年里都经历过6个心爱的人的死亡,并且第一位咨询者报告说,她相信灵媒已经联系了另外9个她死去的亲朋好友。这样,咨询者的高度认可至少部分地是由于她们经历了很多亲朋好友的故去。

2
控制组的偏见

许瓦茨等人试图找出,由灵媒得到的表面上的高精确率是否可能是随机猜测的结论。他们从第一个实验中给第一位咨询者的测试中选出70个提问,并将其转换为问题。比如,若灵媒问“你儿子非常善于用手吗”,则问题就变为“谁非常善于使用他的手”。这些问题被提供给一组大学生,并要求他们猜测相应的结论。报告声称被猜中的概率只有36%。然而,由于提供给咨询者和受控组的问题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此结果中得出任何结论都是不可靠的。例如,当灵媒说“你儿子非常善于用手吗”,咨询者必须确定是否这个问题符合她已死去的儿子的情况,这个匹配过程可能会被包括选择性回忆,以及对于模糊陈述的有偏见的解读等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偏歧。例如,咨询者可能回忆起她的儿子做飞机模型的时刻,从而认可这项陈述,这样灵媒就得到一个“成功”。然而,给大学生组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即要求回答“谁非常善于使用他的手”,这只有当猜出是咨询者的儿子时才能出现一次“命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

当调查关于通灵能力时,通灵研究者已经找出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克服与“冷读”相关的问题。绝大多数这样的方法都包含了“盲断”的概念,即咨询者应当未意识到他是在判断一个什么类型的问题。良好控制的测试应当明显地阻止灵媒通过任何常规的沟通途径来获取关于咨询者的信息。然而,由许瓦茨等人所采取的确保不存在感官泄漏的措施看起来是不足的。

3
感官泄漏

在第一个实验的全过程中和第二个实验的后半部分的测试中,咨询者可回答“是”或“否”。首先,咨询者的声音会泄漏她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等信息,比如老年咨询者比年轻人更有可能经历过父母的死亡;其次,咨询者的回答同样可能泄漏给灵媒一些相关信息,比如,当被提及最近去世的人,如逝者为咨询者亲近的人,则她说“是”的声音将会极度悲伤,如逝者为不熟悉的人,她的声音将会平淡得多。熟练的灵媒可能会无意识地使用这些信息在后面的测试中提出精确的陈述,而任何良好控制的关于通灵能力的测试不应当允许咨询者对于测试中灵媒的问题产生直接的反馈。


在第二个实验中测验的第一部分,咨询者不需要对于灵媒的问题回答“是”或“否”,尽管如此,实验者所使用的防止感官泄漏的措施仍然不足。灵媒和咨询者之间没有任何遮挡,这样咨询者可能已经泄漏出各种各样的感官信号,例如从他(或她)的运动、呼吸和气味等推断出一些线索。超心理学者对于防止咨询者可能的感官泄漏已经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程序,包括采取咨询者隔离和消声等措施。但是,许瓦茨等人忽略了这些程序,允许咨询者与灵媒接触,仅仅是坐开一段距离,因而未能采取足够安全的措施来防止可能的感官泄漏。

调查者同样未能排除实验者和灵媒之间可能的感官泄漏。研究可能存在的通灵能力,不应当允许实验者与灵媒有任何接触。可是实验者罗赛克和灵媒在实验过程中曾经聊天,讨论可能存在的通灵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在不知情的非直接情况下,有很多种形式可能导致信息的泄漏。因此,许瓦茨、罗赛克等人为防止感官泄漏所采取的措施是不足的。总而言之,许瓦茨等人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采取盲断的方法,采用了不恰当的控制组,以及未能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来防止可能的感觉泄漏,因此他们所发现的证据不能证明通灵的能力。

作者:世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中图片来源与网络。授权载自 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cfi-china)

其它 内容请( 微信公众号:博科园 )回复: 更多

即可获得你不曾看过的精彩内容


于本文末留言 评论、建议、 发表观点等

宇宙传奇、生命之美、人类文明、科技之光


仰观群星璀璨、俯察自然传奇


传递宇宙科学之美


博科园STS-EL



让科学撑起未来的梦

苹果系统: 博科园

已可苹果类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安卓系统 :博科园

国内几大应用市场均可搜索下载

QQ科学交流总群: 589224649
QQ认证科普空间: 1295288338
附属-微信公众号: 天文物理
地址:室女座-银河太阳系-地球-中国
新浪微博@ 博科园 (送神器&干货)
投稿: [email protected]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识别关注:博科园

博科园 -App 同步移动PC 官网:

bokeyuan.chinaci-360.com

点击 原文阅读 进入 更多科学知识及交流

↓ ↓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