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世界的宗教与耶稣的福音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8-11-21 20:00

正文

: 点击上方 恩典365 进入点击关注!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一直与人类相伴。学者们把在世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存在的各种宗教,都划在文化的范畴。如果研究历史或者研究文化,都会涉及到形形色色的宗教。


宗教是什么?耶稣的福音是什么?它们是否一回事?对于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无神论者或不太接触宗教的人知之甚少,恐怕许多信徒或“寻道者”,也不一定十分清楚。


本文将简单地讨论以下三个问题:一、为什么世界上有宗教?二、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宗教?三、为什么世界需要耶稣的福音?



一、为什么世界上有宗教?


观察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人,观察周围的人以至我们自己,我们会发现,人在一生中,总是要不断地寻找并崇拜自己心目中的“神”──尽管人可能并不清楚这“神”是什么。


这种精神上的追求,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猴子绝不会因为内心有冲动,而去思索神的问题。人也不会像猴子一样,吃饱喝足,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睡觉。人要面对亘古以来就困惑着人的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方?


此外,人有比现实更高境界的精神需要,譬如说,人向往永恒。实际上,这些都是人的“宗教需要”,或者说是人的“宗教的本性”,这是人类的普遍经验。著名的罗马演说家西塞罗就说过:“没有一个民族的人,会野蛮到不相信神。”


为什么是这样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人是被神创造的,所以人有这种愿望!圣经说, 人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 《创世记》1:27 )。圣经原文的“形象”所使用的希伯来文单词是tselem,它的意思是“影像”或“(在镜子里的)映像”。就是说,人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不能独立地生活。人需要认识自己的原型,认识自己的创造者。


圣经还说, 神把“永恒”,放在人的心里 《传道书》3:11 )。就是说,人有永生的盼望。这盼望也反映了神在人里面的形象,因为神就是永恒的。


所以,人可以感觉到有神,这就是人的本性。


人类学家把人的这种感觉,叫做“对神的感觉”( 拉丁文:sensus divinitatus )。人是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有与神灵交的能力。人在直觉中知道神的存在,因为神在人的心里撒下了“宗教的种子”,或称为“对神的感觉”。这正如使徒保罗所说:“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 ”( 《罗马书》1:19)


心理学家说,人有三类需要:


第一类诸如吃、喝、穿、住等,是维持人生存的最基本肉体需要。


人的第一类需要满足之后,会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诸如艺术、哲学、运动、娱乐、音乐之类。这些需要的满足,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除了上述两种需要以外, 人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就是灵魂的,或者说属灵的需要 。人需要追求神,来满足这种最高的需要。人对宗教,或者对神的感觉,还没有满足的时候,不会有真正的平安和喜乐。奥古斯丁说过:“除非我们找到在神里面的安息,我们的心灵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安息。”


在我们人的心中有一个空间,只有神能够进入。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Pascal),形容这是每个人心里的“属神的真空处”。正是因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神已经把“永恒”放在人的心里。因此,人不同于动物,不仅仅有肉体的需要,不仅仅有精神的需要,还有一种灵魂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会感觉生活中缺乏了什么。人们期望找到“神”,得到真正的喜乐和平安。


宗教的存在,正是表明了人最高级的需求。每年成千上万的人去麦加、去以色列圣地做礼拜,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寺庙总是人山人海、香火缭绕,都表明人如此渴慕亲近神。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拜的并不一定是真神。



二、
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宗教?


按照圣经的记载和考古学的发现,很早以前,人是认识上帝──这位宇宙真神的。神在创造人之后,始终与人有来往,人也尊敬、崇拜并依靠这位唯一的真神。但好景不长,在撒但的引诱下,人逐渐骄傲、堕落,离弃神的道。这就是人的原罪。


人远离神之后,心由单纯、良善,逐步变化为诡诈、虚伪、狡猾、残忍。在远离神的进程中,人不再认识唯一的真神。但灵魂对神的需要,使人设法用非神的“偶像”,例如功名地位、金钱享受等,填补真神在内心的位置。


但这样做实在于事无补。


人犯罪后,不认识神的真理,歪曲了神起初的启示,各人按照自己的思想创造了满足心灵需求的宗教,按照人或其它被造物创造了不同的偶像。例如,在印度,神佛的雕像完全是印度人,在中国,满天神佛则多是中国人。不过,在人的管理下,这些宗教越来越迷惑人,越来越腐败,也越来越远离唯一真神的道。


过去,有些宗教学者认为,宗教有一个“进化”的发展:起初太古的人创造的宗教很简单,他们拜许多偶像,比如拜太阳、拜星星、拜大树、拜石头,继而他们拜很多神,最后又只拜一位神。因此,人的宗教观是从泛神论发展到多神论,最后发展到一神论的。


但是,最近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理论并不正确,宗教的实际发展历史恰好相反。很多早期文化制品证明,太古的人是一神论者,他们只拜一位神,称呼他为“父亲”,认为他是良善、圣洁的。后来,人逐渐离开了这种观念,开始崇拜其他的偶像和“神”,变成多神论者和泛神论者。


例如,在中国,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原来只有一位神,人们把他称为“上帝”,也叫他“父亲”或者“天”。中国人说他是良善的,慈祥、爱人,他掌握天地间的一切权柄。其他国家和民族,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自从人开始拜“偶像”和自创的“神”以后,宗教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 。比如,“儒教”和“道教”,即所谓中国的传统宗教,原来根本就不是宗教。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但后来,他的“儒家”变成了“儒教”,人们到处建孔庙、拜孔子。这就是把一个智慧的学说,复杂化和迷信化的过程,也根本不是孔子的原意。道教的形成历史也大致如此。


人对自创的偶像的崇拜,称作迷信。人非常容易迷信,却不自知,甚至用“宗教”自欺欺人。在这情况下,宗教不但是人类的“精神鸦片”,甚至是人类的压迫者。人越远离唯一的真神,人就越可怜。人离开真神的道越远,人就越困惑。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三个关于宗教的结论:


第一,人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的,神把“永恒”放在人的心里。因此,人有一种“对神的感觉”。宗教来自人对神的需要。


第二,宗教包含一些真理,它叫人行善,当好人。所以,宗教给人类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这是宗教的优点。


第三,偏离了唯一真神之道的宗教,却给人类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使人迷信。有人利用宗教逼迫人,甚至发动战争,给人带来灾难。这是宗教的缺点。



三、为什么世界需要耶稣的福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