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主编温静  ·  《传媒内参2024广电媒体融合报告》 ·  昨天  
CHINADAILY  ·  Top News丨Plateau ... ·  4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冬天的穿搭,不止于冷暖 | 睡前聊一会儿 ·  4 天前  
CHINADAILY  ·  一条小黑裤,秒变“长直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聊友汇】航班延误未道歉,你怎么看?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07 20:45

正文

今日话题

航班延误大概是差旅人最不想遇到的“闹心事”之一了。近日,两则关于航班延误10多个小时的报道引发关注,矛头直指南航——既没有道歉、疏于解释,又怠于赔偿、态度冷漠消极。作为客运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庞然大物,不知其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回应。



从法律层面上看,除了《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对承运人可以进行违约、侵权的追责外,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也有规定,承运人要制定告知延误后的处置方案,明确是否补偿、若给予补偿时的标准及方式等。如果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后没有采取补救措施,或涉民事纠纷及行政处罚。


作为公用事业,航空公司的服务除了保障基础的技术性运营外,更多的还是细节性、品质性的。对于航班延误的处置问题,考验的就不仅仅是航空公司的气度和其对自身公共事业定位的认知,更是对其内部管理水平、人心向背问题的检验。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雨季多发,想必大家对航班延误都有颇多感触,不妨讨论讨论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或者机场可以采取的暖心举措,或能驱散些阴雨的霉气。


航班延误未道歉,你怎么看?


莫让服务再“延误”

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因恶劣天气导致航班延误,对民航和旅客而言,是最不想遇到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闹心事”。而近日两则关于航班延误10多小时却未给旅客任何说法的报道,再次将“闹心事”无限放大,也为如何应对航班延误提供了反面案例。


其实,倘若双方能多一些换位理解,多一些细心耐心,“闹心”也会变得“顺心”。笔者去年从昆明飞往郑州,原本早晨七点的飞机晚点三个多小时,机场除了定时提醒外,还特意为延误的旅客提供了热气腾腾的早饭和茶水,让原本牢骚的旅客平静了许多。现在回想起来,航班延误也为旅途增添了点小插曲。


人在旅途,航班延误或许不可避免,但旅客服务却不能再“延误”。虽然眼下对于航班延误,我国并不缺少法律层面的硬性规定,但相比冷冰冰的法条,航空公司或机场方面的“温暖答复”和“致歉诚意”往往更有效,真正把“闹心事”办成“暖心事”。


——@房健


旅客最需要一份坦诚

乘坐航班,时有自然原因,或者航空管制,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在所难免,旅客也能够体谅和理解。让旅客不能接受的,是航空公司的搪塞推诿,不能坦诚告知旅客真实情况。


出门在外,大家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行程延误或者受阻,大家最急切想知道的就是受到影响的时间范围,不能给出具体范围的,就坦诚相告,做好后续安排。然而有些航空公司一味回避问题,抵触面对旅客,将责任全部推给“天公不作美”,不能坦诚沟通,激化矛盾。或是几经改变时间安排,不明不白,让旅客感觉被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狼狈不堪,更加焦急,愤怒也就不难理解了。旅客讨厌被敷衍,被欺骗,最不希望的就是不明真相,没有主动,只能傻等。


其实,多站在旅客的角度想问题,一句坦诚的解释说明,一句真心表示抱歉的话,能解决很多问题。坦诚沟通,让旅客心里有数,是化解矛盾的良方。


——@胡越


让正点时刻标注民航服务成熟度

航班正点是旅客对航空服务的基本刚需,也是航企服务能力的本质体现。然而,当前的现实状况难言让人满意,在航企、机场、空管等部门的责任推诿中,乘客的出行体验往往出现打折悬空。


身处全球空域交通大变革时代,中国民航产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紧要风口。据统计,一个航班能否准时开抵,关联到60多个保障环节和40多个保障部门。民航是典型的链条经济,从航班编排、运力配置、运行规范、运行监控等多处发力,正点率才能真正提升。效率洼地凸显增质空间,提升航班正点率只是一个标配之举,其旨归在于提升民航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近些年,中国高铁不断上演“速度与激情”,已经成为多数城市居民中长途旅行的第一“座驾”。患了“拖延症”的民航企业,不妨跟高铁方面取取经。服务思维、客户导向和革新意识,正是包括民航产业、高铁产业在内的服务业的制胜基因。须知管理若粗放,服务若减色,民航企业的信誉赤字则必然有增无减。


——@韩冰


“理解”不能冷冰冰

飞机延误,常听见空乘和机场人员说“理解”。这些“理解”,是广播内、电子屏里制式、机械的表达,那些慢条斯理、冷冰冰的“理解”听多了,不但让被延误人不理解,相反还会引起焦虑中的乘客反感。近日,两则关于航班延误10多个小时的报道引发诸多非议,也是对冷冰冰、空洞洞“理解”说不。


我们当然理解“天有不测风云”。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气象预报精确率提升,为何雨季飞行天气预测预报,不能与制订飞行计划无缝衔接?我们理解机务、空乘和地面人员不易和飞行安全的重要,理解经济社会大繁荣背景下的空路紧张、空管繁忙。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为何不能迅即沟通主客之间的“解释”、“赔偿”、“保障”,甚至为何连一声道歉、解释都没有,这叫人如何“理解”?


理解要有温度。作为乘客,关注航班为何延误,更关心怎样善后。在机场逗留期间生活如何保障?因航班不能准点到达各种损失如何弥补?航空公司要针对不同季节、不同航线完善服务预案,大到转机、接送、换乘、改签、食宿,小到滞留乘客的洗漱用品、一次性睡衣、刮须刀、针线包都要周全准备,设免费电话让乘客联系接机亲友,免费提供手机、电脑充电处,不要冷冰冰盒饭,不要冰冷冷笑脸,等等。这样的“理解”便不再空洞、应付,美丽空港才有了心灵温度。


——@杨新军


航班可延误,服务须暖心

“人在旅途,最怕延误。”近日,有旅客经历近十小时等待,却换不来南航一句解释道歉,引发关注,让人心寒。


航班延误尚可理解,怠慢乘客却不可取。面对延误,今天你对乘客“不理睬、很冷漠”,今后他就“不买你的账”,到头来就是砸了自家牌子。事实上,乘客一旦“心冷了”,一时就很难被捂热。其实,航空公司完全可以换个姿态、做得更好,比如及时披露航班信息,积极提供贴心服务,认真做好解释道歉,随时保持良性互动等等。对广大乘客而言,“欢迎您乘坐此次航班”不是一句口号,暖心的行动,相比广播里的“滚动播放”,效果要好得多。


当今时代,口碑是金,服务为王。立足激励竞争的市场环境,比的不是“谁更高冷”,而是“谁更热情”。从这个角度看,如何从“闹心的延误”中吸取教训,拿出积极的态度,提供一流的服务,赢得“第一”的好评,不仅值得航空公司深刻反思,也值得其他行业引以为戒。


——@庄永明


航空服务应提升违约成本

飞机延误甚至被取消,对于航空旅行的乘客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受天气、流量控制、空中管制等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出于安全考虑,有些延误或者取消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如何规避这些外源性因素,而是在于如何提升航空业的内源性服务。


对于一个大的航空公司来说,有品牌公关,有舆情监控,有应急处理预案和机制,但是这些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就考验这一个航空公司的应对紧急事件的专业性和人情关怀。一次延误足以充分暴露出一些航空公司在乘客服务方面的短板。对于南航的这次通知提前上机然后到登机口无人再到没有任何解释,笔者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服务态度的问题了,应该算一次“责任事故”,对乘客的利益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理应作出赔偿。


对于整个航空业来说,互联网上关于延误导致的冲突的案例不少,大多直指航空公司的后续处理态度。对于远距离出行而言,航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国内的一些大航空公司也成垄断之势,相比于一些廉价航空和乘客,无论是在机型、航线还是公共话语权上,都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对乘客相而言,在双方契约关系中更是“弱势”。让乘客有更多的选择,就需要引入更加平等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归根结底在于“航空服务”的竞争。


而要保护乘客的利益,除了公共话语要积极发声外,相关部门也要敢于亮剑为乘客撑腰,在航空服务跟不上损害乘客利益时,要通过合理的损害赔偿等制度渠道,在提升违约服务成本的同时,引导乘客通过合法的渠道表达诉求。


——@李育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