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街侦探
不爱八卦不足以语人生,以专业水准分享金融圈内八卦,有料、有趣、有内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场上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昨天  
澎湃新闻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珍惜那个和你聊得来的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街侦探

解读:“便利店物流2.0”时代变革困局如何破解?

金融街侦探  · 公众号  ·  · 2018-11-11 17:12

正文

近几年,在实体零售商业受到互联网巨大冲击的行业背景下, 便利店一枝独秀,并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增速高速发展。

10多年前,海鼎公司与可的便利店共同探索出的中国便利店仓储物流模式被广泛应用,但随着人力成本增长、物流技术的进步、物流精细化运营要求的不断提高,便利店仓储物流模式的瓶颈逐渐凸显。

伴随着“新零售”运动的兴起,以及零售行业更迭升级,便利店仓储物流该如何升级、会有哪些方向的创新? 成为业内人士研究与探索的重点。

就此,我们采访了便利店物流领域的专家,海鼎副总经理兼物流事业部总经理陈庆洪先生。 根据公开履历,陈庆洪在物流行业拥有十几年的从业经验。 同时,他还是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虚拟商务研究室研究员,并出版了《供应链工程——谱写中国商业新篇章》等专业书籍,在多个物流项目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

什么是便利店物流2.0

“便利店物流开始进入2.0阶段。”这是陈庆洪多次提到的一句话。那么究竟什么是“便利店物流2.0”?

便利店物流1.0模式是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便利店行业的标准物流模式。从规划、运营、系统等多个方面,帮助用户缩短规划、建设、投产阶段的时间,提高便利店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


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科技水平提高、客户需求转变,原来的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不断提升的管理需求。

陈庆洪分析称,便利店物流来未来有几大趋势:智能化的仓储管理、云端化的数据平台、社会化的仓配网络、协同化的供应链。

从智能化仓储管理方面来看。目前1.0模式尚存在招工难、工作强度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不断进步的智能化应用投入,让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做最基础的物流工作。例如:通过AGV(自动引导运输车)解决仓库内部大量的搬运工作,降低物流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物流人力的投入等。

从云端化数据平台来看。随着便利店市场渗透不断加强,越来越多区域便利店龙头从本地化走向跨地域、甚至全国化发展,这对物流仓储、配送体系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云端化的数据平台将在物流系统基础设施方面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从社会化仓配网络来看,当前1.0模式的物流配送是主要是以零售企业为单位,未来将更多以城配方式存在,形成社会化的仓配网络。例如:在城市范围内,按照业态划分,同业态的多品牌将共享城市配送体系,产生专业的第三/四方城市配送公司等。这将极大地提高社会配送体系的运营效率、提高全体物流行业的资源利用率。

从协同化的供应链来看,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入,便利店品牌将更加注重门店运营、品牌建设、会员营销、商品开发等。而供应链、采购、物流的功能将会不断社会化,由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公司来承接。这使得品牌商、经销商、零售企业、物流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形成更多的协同。

综上,这里所讲的便利店物流2.0应具备“智能化的仓储管理、云端化的数据平台、社会化的仓配网络、协同化的供应链”四个特征,与便利店物流1.0模式相比更加智能化、更多社会资源共享与协同。

2

便利店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认清便利店物流未来极大趋势之后,当前模式下的便利店物流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将近10万家,其中大多数便利店,或自建物流,或采用第三方配送服务,大部分便利店仓储物流都还停留在在应用便利物流1.0模式。

对此,陈庆洪认为,近两年也有一些因素在推动便利店物流配送的升级,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方面,老牌便利店如7-11、全家、罗森等加快扩张速度,渠道下沉至二三线城市;本土龙头的便利店企业如美宜佳、见福便利等也已向外拓展。另一方面,很多主营大卖场货百货的企业都在开发便利店业态(如零售巨头家乐福),更有电商巨头如京东、阿里,都在不断加码便利店。便利店业态增长率连续几年居零售业业态之首。

其次,陈庆洪还指出:“以前便利店的商品,一般只有3000~4000个SKU,种类不是很多,随着便利店,快速扩张,消费者需求变化,门店运营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从商品端来说,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选择,我们通常会丰富每个品类的SKU,这就出现了一些长尾商品。仓库存储的SKU数量也随之增加,对物流中心的运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物流智能化落地条件逐渐成熟、人力成本问题以及资本的涌入,也是推动便利店物流配送升级的重要因素。

陈庆洪指出,“以前快消品行业物流中心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除了商品标准化有难度外,还有一大因素是觉得智能化、自动化成本很高。但是目前来看,条件已逐渐成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智能设备的成本快速下降。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一些算法和智能化的设备越来越集成化,变得更随手可得。”

至于大家非常关注的人力成本问题,非常普遍的现象是经常招不到工,特别是在一线城市,脏活累活没人愿意干,按照传统的大量依靠人力来支撑整个仓库运转越来越成为企业的负担、难点。所以,陈庆洪认为未来便利店物流的发展方向必须是提高仓库内部的科技含量,倡导以人为本的工作条件,降低仓库作业人员工作难度,用机器人逐渐替代重劳力的工作。

当然,资本的介入无疑是快速推动整个行业升级的催化剂。 近两年由于大量资本方的涌入,促使便利店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支撑便利店快速发展、扩张的便利店物流也提出了不一样的挑战;从资本落地情况来看几乎所有便利店公司将投入重金升级物流仓储。

陈庆洪举例称,“近两年供应链端的B2B很热门,包括京东新通路、阿里零售通在内的几百家平台都在推动。城配端来看,所有渠道的商品,最后都会落到城市这一级上。未来的便利店统仓共配将会不断被行业所接受,在此基础上城配体系将会逐渐完善,并成为零售行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置之一。目前在上海、厦门这些东部沿海城市,城配体系已经初见端倪。很快,一两年内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