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黑“教父”的覆灭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温故而知新:罗马人的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全回顾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03-22 18:17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罗马和本都势力的天然对立与结局?



古典时代的本都王国,在大部分今人眼里鲜有存在感。但在公元前2-1世纪之间,这个起源黑海东南的小邦却是一股无人能够忽视的力量。 其统治者也为了能在罗马世界的边缘,建立属于自己的霸权秩序圈,不惜同一个远胜自己的对手爆发三次大规模战争。结果不仅是既得利益全部丢失,连基本盘也在百年内被并入重振河山的罗马帝国。

但本都作为独立政体的内生性结构,却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例如王族本身源于古代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所以从一开始就包含有重建波斯世界帝国体系的野心。但在亚历山大攻灭前朝后,又一度沦为希腊化军头的养子。最后还是利用马其顿-希腊贵族的继业者内斗,从南方撤到北方的本都山区,靠着名望与军事资历独霸一方。因此,他们在许多文化和军事技术层面,又与当时的西方世界有着天然亲近。甚至在罗马逐步向东扩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非不可或缺型盟友。

然而,随着米特拉达梯六世的登基与本都势力在环黑海沿岸的壮大,他们与罗马的最后摊派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尽管在其他继业者帝国尚存的时期,本都很容易被忽略或成为拉拢对象。但随着希腊化君主大都缴械投降,他们自己也就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反罗马大旗。企图利用罗马的内部矛盾与前希腊地区的许多纷争,进行浑水摸鱼式的突然袭击。期间的角力虽有反复,但结局终究将胜利的天秤倒向罗马。哪怕本都人尽可能的模仿对手,组建远胜过去的新式军队,也无法掩盖其社会结构缺陷所造成的天然弱势。

何况,仅从军事博弈角度而言,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也值得后人细细品读。不仅能够理解东西方军事文化的差异,也能明白罗马的崛起包含哪些内在机理。

冷炮历史

米特拉达梯战争系列

哈吕斯河战役: 古典战车在西方战场上的回光返照


雅典之围: 顶级军事工程技术的较量


罗马完胜: 第三次喀罗尼亚战役


奥克美纳斯战役: 罗马军事工程学的胜利


第二次米特拉达梯战争: 短瞬即逝却又影响力深远的大国违约风波

卡尔西登战役: 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爆发与罗马的东方军事灾难

塞西卡斯之战: 古典西方式围城与30万东方大军的后勤

决战提格兰诺塞塔: 罗马机动战术的完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