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同写意
一个以新药创制为核心,汇集国内一流研发精英的大型交流与价值分享平台。“同筑技术人生路,写意中国新药魂”是同写意的初衷与愿景。秉承汇集“一线、一流”,讲求“实用、实在、时效”的原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完美Excel  ·  使用deepseek自动编写Excel公式 ·  2 天前  
完美Excel  ·  让deepseek实现从Word文档自动提取 ... ·  4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阶梯电价的模式化公式 ·  4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6个Excel序号技巧,新手必会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Excel算年龄,DATEDIF会不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同写意

起底Candid:扫货中国TCE的神秘操盘手

同写意  · 公众号  ·  · 2024-12-24 18:49

正文


2024年刷新融资纪录的biotech、美国制药界“神级”创业者,一出手的几笔交易,都是中国biotech的管线和产品。


12月16日, 一家9月份才成立的新公司Candid Therapeutics在这一天同时宣布了三起关于TCE(一种免疫疗法)的交易,而且全部来自中国:

诺纳生物,交易总额3.2亿美元,Candid将负责产品的所有后续开发工作;

计算机辅助抗体设计公司Ab Studio,美国公司,创始人是华人刘跃,此次合作金额未披露。

岸迈生物,交易总额超过10亿美元,此外还将有销售分成。据称,岸迈的项目是此次Candid合作的三个交易中金额最高的——这也是岸迈生物和Candid的第二次合作。

这家公司创始人及CEO Ken Song,是美国生物制药界的一位连续创业“大红人”。 在过去十几年美国生物制药的成熟生态市场里,他在最短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创立公司、上市和被并购的全过程,由此得到了美国投资圈的信任。

即便在生物制药寒冬中,资源还是集中在能力被证明过的人那里。9月,Ken Song成立新公司Candid时,美国的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出手,一举令其刷新2024年biotech最高融资纪录:3.7亿美元。

Ken Song把已被证明过的“快速资产增值”的能力,又发挥了一遍:几乎同时并购公司,收购管线。

被并购的两家newco,管线也全来自中国biotech——此前9月宣布成立时,Candid就并购两家newco TRC2004和Vignette Bio,管线分别来自嘉和生物和岸迈生物,Candid由此获得了一个CD20/CD3 TCE双抗和一个BCMA/CD3 TCE双抗。

此时, 中国biotech的管线在大热的newco潮中,频频成为被收购的抢手货,但中国biotech,却没有成为进击的收购者。

中国的生物制药,在2015年药监改革后,开了一个繁荣的头,但尚未像欧美成熟市场一样,完成上市、并购等一系列生态的演化。更没有人,像Ken Song那样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里证明过自己。

如今,中国biotech在ipo受阻、融资困境以及支付市场天花板的处境下,把管线卖个好价钱,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证明自己的方式。




1
刷新融资纪录和并购纪录的神秘公司

2024年2月,Candid由美籍韩裔移民二代Ken Song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Ken Song在完成7.5亿美元融资、被BMS以41亿美元收购的RayzeBio案不久之后,就成立了当时还是空壳公司的Candid,而后用半年多的时间寻找项目,“探索了近50个机会”,最终选择了TCE自免赛道。

Candid一成立,就极其引人注目。

9月,Candid完成3.7亿美元的首轮融资,刷新了当时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最高融资纪录。投资方有Venrock Healthcare Capital Partners、VenBio Partners、TCGX、Foresite Capital、Third Rock Ventures、Fairmount等近20家机构。

“多线并行”似乎是Candid运作项目的一个特点。

钱融进来后,同时就宣布并购了几乎同时成立的另外两家公司:TRC2004和Vignette。引航资本团队成员盛立军认为,TRC2004、Vignette同拥有TCE管线,双方背后的美元基金股东有动力撮合两个公司合并,避免重复竞争,而后“赢家通吃”。Ken Song还表示,这3.7亿美元包括投资者投入Vignette和TRC 2004的资金,但大部分是Candid拼凑的新资金。

“Ken叔等高管专业素养较好且做事高效,项目推进速度很快。”上海仲望咨询顾问Rowen杜亮分享到。

Candid可以被视为TRC2004和Vignette两个newco合并而成的公司。

另有观点认为,Candid的并购行为Ken Song功不可没,“Ken和信任他的美国投资人成立了Candid定了方向,然后才找资产”“换另外一个人也拿不到那么多钱”。Candid收购两个公司很可能是TRC2004、Vignette及其背后基金,Ken Song团队多方推动而成。

不到4个月后,Candid又在同一天宣布了三个项目的合作,合作方都是来自中国或华人创业的公司。

岸迈生物CEO吴辰冰称,对Ken Song团队印象较深的是谈判和项目推进效率高, 谈判期间就已在提前布局CMC的方案。 多线平行启动,愿意承担一些风险,以达到快速推进的目的。

除了高效,吴辰冰还对Ken Song团队有三个印象。

第一是科研能力强、对项目的判断能力强。在众多项目中,能明确判断临床前分子结构的优势,及成功的路径与可能性。

第二是组建团队的能力强,在短期内就把CMO、CTO等角色召集起来。相比之下,有的Biotech成立很多年,核心团队仍然没有招齐。

第三,能够粘合资金和投资人,之前的他的创业经历让投资人相信有Ken Song有很强的公司运作的能力。

Candid可能还将继续探索中国的机会。Rowen杜亮表示Candid公司主体和研发团队都在美国,“应该不会在中国境内搭建成熟团队,但会长期关注国内优质项目”。


2
Candid前传

能在成立之时就融到这么多资金,和Ken Song对美国基金的熟悉,以及此前几段连续成功的创业经历离不开关系。

从2010年开始,Ken Song连续担任Ariosa Diagnostics、Metacrine、Omniome、RayzeBio等公司的创始人、CEO等职位,覆盖分子诊断、肝炎、基因测序、核药领域。

这些公司,Ken Song除了在任期间助推Metacrine上市外,其他 均以被大公司收购为结局。 其中Ariosa被罗氏以6.25亿美元收购、Omniome以8亿美元被收购,RayzeBio则在2023年12月被BMS以41亿美元收购,成为Ken Song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里最亮眼的一笔。

自那之后,Ken Song成为美国制药圈内的“大红人”。

“ImpromptuThoughts”根据Ken Song 10月份在圣地亚哥的公开分享,记录下RayzeBio从成立到被收购的过程:

2020年初,他作为职业经理人被邀作CEO,最初还需要Google一下核药为何物。后来选择载荷路线、分子、适应证,“在已经验证的靶点和modality基础上,用杀伤力更强的核素,很大概率可以得到更好的疗效,且又有了比较明确的市场。”

自成立起,RayzeBio累计融资7.5亿美元。核药公司自建产能很重要,Ken Song在科学素养之外,也显示出了快速判断的能力: 他曾在2022年的资本寒冬力排众议,downround融资了一轮。

在获得临床前数据、公司上市后,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RayzeBio在表达收购意愿的4家公司里做出选择。 Ken Song团队强大的执行力和谈判能力,把公司的收购溢价至少提高了30%, 最终以41亿美元现金收购成交。

至此,RayzeBio创造了2023 年最成功的biotech IPO (未破发) 核药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购,且从上市到并购退出只花了3个月时间,公司从成立到被并购也就3年。

在“ImpromptuThoughts”看来,Ken Song语速快、雷厉风行,是一位能给人很多启发和鼓舞的优秀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

业内人也认为其“履历完美”: 本科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而后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接受临床医学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再到咨询公司麦肯锡和投资机构Venrock工作,最后进入产业界。



3
Newco大战MNC的潜力

Candid的动作之快,和Ken Song此前的创业经历,让人有理由相信Candid也是一家快进快出的newco:目标是快速推进临床,最终被大公司收购,从中赚取差价。

不过业内人士并不这么认为。从Candid集中收购2个TCE资产后开展3个早期研发合作的动作来看,吴辰冰认为“他 (Ken Song) 是真想研发创新,做公司” “有长期的战略规划,想创造价值,想创新,想在自免TCE领域做大”。

TCE是一种免疫疗法,比起CAR-T,其能批量化生产的现货形式而不是强调定制化、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在商业视角中,更具成本优势,且安全性更强。而在被认为是继肿瘤之后未来医药工业界的盈利新高地自免领域,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用药周期更长,安全性和成本成为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今年以来,在被相关研究证明临床的发展潜力后,曾被CAR-T光芒掩盖的TCE疗法,又迅速重新回到了MNC的视野里。

除了MNC,像Candid这样新近成立的biotech也加入战场。 通过兼并上述资产,Candid成了目前生物医药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TCE公司。

在三起交易之后,Candid在TCE领域一家独大,有可能会抢占大部分基金资源,“让其他项目都得不到新的投资”。有从业者有点沮丧地表示,Candid现在有近20家基金投资,而其参与的TCE项目目前还有一家基金有兴趣了解,“其他都放弃了”。

Ken Song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希望在2025年前获得来自两家newco管线的自免安全性数据。 他认为,公司将来的TCE产品有希望超越自免领域的重磅药物修美乐和美罗华。

业内认为,Ken Song这种得到投资人信任、之前证明过自己成功的专业人士,让产业资源更集中了。并且, 多家基金参与一家新锐公司的方式,可能更能促使项目高效推进。 “candid的钱与所有基金参与者有关,而跨国公司 (投入TCE) 的钱只与几个决策层有关。”盛立军说。

在TCE领域布局热的背景下,今年有多家MNC收购中国的TCE资产,包括维立志博、康诺亚,以及同润生物向默沙东授权的CD3/CD19双抗,首付款7亿美元;10月底恩沐生物向GSK授权的CD19/CD20双抗,首付款3亿美元。

有相关人士称,MNC在Candid的一些同靶点项目上进度较慢,“Candid的效率还是比较快的,如果幸运的话,抓住时机,成为一个优质的biotech。自免能做成一两个适应证,市场还是很大的,公司可以产生盈利。”

“也不排除二期数据出来后,被大药企收购走。”这位人士补充。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昊曾代表嘉和生物、诺纳生物方跟进与Candid合作的项目,他判断,在TCE热、明星管理层和众多知名基金的推动下,Candid可能很快就会上市并获得高市值,随后可能会被整体收购或者资产分别销售。



4
Newco是中国biotech的归宿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