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梦想早读会,给你分享早读会@caicai的手绘笔记。
图片来自亚马逊中国
01
在很多年前的夏天,我喜欢上了一个姑娘。她是海归,长得比汤唯还要好看。
那时候,她是高大上设计师,我是矮穷矬程序员。我们说话不多,那时候我还不是老司机,也不懂怎么和她多聊。她有时候会跟我说一些我听不懂的东西,比如产品,迭代,用户体验··· ···
那时候我也不懂该读什么书,她给我推荐过两本书,一本是《穷查理宝典》,一本是《设计思维》。我买到手,给她秀了一下说,你看,我买了哦~
然后回家放到书架上,都没有去翻。天天加班,哪有时间看呢,那么厚,密密麻麻都是字,缓缓吧。
——这一缓,很多年过去了。
在2016年寒冷的冬天,我看完成甲的《好好学习》之后,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找我的那本《穷查理宝典》。
看完之后,我很激动的去找她:“你那年给我推荐的这本书真的很棒呢!”我拍下书的封面给她,边上满满都是我做的读书便签贴。
“是呀,这本书真的值得好好读几遍的……”——我们第一次聊这么久。
随后,她告诉我,她在前两个月结婚了。如果有BGM的话,我觉得那一刻是《二泉映月》。
02
我们错过机会基本上有两个原因:无知、无能。
无知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做,你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知识;所以你错过,甚至你都不知道自己错过了;
而第二种无能,则是明明知道,却没有做到。
无知的错过,自己顶多会遗憾;但无能的错过,却会让我们懊恼,对自己愤怒。
那年,我仰慕的女神给过我一次思想上交流的机会,我错过了。
人类最愚蠢的两件事,一是拒绝读书,二是拒绝成长。我恰好都干了。
后来我问自己:是什么原因,让我在没有去看那些书呢?
脑子里冒出来的解释是:没时间,没兴趣,读了有啥用啊,读了又记不住,读了也用不上啊。
我用了3年的时间来研究这些问题。
°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 怎么解决?
° 方法、步骤、流程、工具?
° 哪些方法对哪种类型的人有效?
° 我研究的方法是只有对我有效,还是对大多数人都有效?
我不知道,既然是假设,那就去验证,所以我成立了「梦想早读会」。
03
「梦想早读会」到底提供什么?用几句话解释就是:
● 每个月一个阅读主题;
● 一周拆解一本经典书;
● 周一到周五拆解同一本书的五个核心章节(大部头书籍我们会延长);
● 周六、周日视频直播介绍繁体版新书;
● 每天早上6:30-7:00 语音直播,365天,365节微课。
——没了。
当别人还在争论要读经典还是要快速阅读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乎用什么阅读方法了。精读,速读,主题阅读,不同的书我们会用不同的方法。
一本书或者某个领域如果是从来没接触过,那就先用速读了解一下敌情。就像进攻之前先探一下虚实,然后决定采用哪种战法:扫荡县城或是围攻重镇?速度、力度、工具、精力都不同。
每天五点半起床,准备一个小时,头一天睡前再准备30分钟,也就是每个月要上30节课,花费的时间占我分享的50%,收入却只占10%。
我做梦想早读会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有机会可以挑战不同的难度的书籍。心理学、哲学、历史、文学、实用类、小说,我都在尝试。
这意味着,阅读变成了我的狼牙棒技能,每一个领域都增加棒上的一根刺,它们带给我未来更精准的判断力,同时带来更多的选择权。
▌ 比如上个月是故事主题:我拆解《作家之旅》,有时候半个小时的内容,因为书中的一个观点,我要寻找5-6个电影的片段来做例子。
但经过一个月的折磨,我至少看电影不只知道傻乐,起码还能看出剧情背后的东西了。
▌ 再比如五月是职业生涯主题:我们把古典的《拆掉思维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还有赵昂的《人生拐角处》结合在一起拆读。
先思维后行动,先拆理论后拆案例。站到职业规划咨询师的角度重新去看待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很多纠结和困惑通过拆解和讨论,一下子就简单了。
当你看待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多,将多个领域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往往会给你不一样的创意和想法。
04
那成为会员的小伙伴只是每天在听吗?当然不是!
每天30分钟的拆解课之后,他们会保持大量且高水平的输出:画出思维导图,画观点卡片,案例分享,还有写文章。
视觉手绘来自@菜菜和@小王子
目前的梦想早读会除了我做分享的每天30分钟,参与的伙伴们已经自发组织了好几个兴趣小组,并且在围绕书本输出各种内容:
◆ 写作互评组:大家的文章发在里面,互相点评。好几个成员都已经开始投稿拿稿费了!
◆ 视觉笔记小分队:视觉笔记的爱好者天堂,专业的导师带大家从小白的基本图形到人物开始练起,一点一点练,到最后可以在30分钟的早读课中,快速抓去重点,画出内容。
◆ 速记笔记组:一场分享听完,如何快速输出听课笔记,并整理成PPT?这个小组刚刚成立,目标是打通从听分享到自己输出笔记的完整过程。
截图来自早读会速记官:麦子
以上的兴趣小组,我只负责提供奖品支持,组长带着大家一起玩,开训练营我提供指导,帮助宣传。
我专注领读内容拆解,他们专注成长。你看,一个学习成长型生态社区就这样自己起来啦。
05
我没有办法具体告诉你我们这一年会拆什么。因为我在成长,你也在成长。既然阅读的主人公在成长,那阅读的书单就应该跟着一起成长。
五月是职业规划和生涯的主题,而我们发现职业生涯的诸多困惑和纠结都其实是来自于内心,于是我挑选了这本个体心理学的经典书籍:阿德勒的《自卑和超越》。
截图来自亚马逊中国
每当我感到迷茫和失落,我都会翻一翻这本书,它的很多句子和解释,让我重新理解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例如: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每个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显现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诠释。
一个人对外在的兴趣是需要培养和练习的。其实,自我意义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每个人都在力争与众不同,但如果并不明白自己的成功和卓越是建立在为他人作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人生的理想和行为与此同理,其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他人是否存在意义。
06
过去,因为阅读的各种困难,让我失去了很多,但我有幸在30岁那年重新去面对阅读,学习阅读,理解阅读的意义。
这个世界曾经怎么帮助过我,我将加倍还给这个世界。
——这就是我现在每天5点半起床做的事情。
谢谢您的聆听,也欢迎你来参加。
1. 详细了解梦想早读会活动可以点击:年费会员群招募 | 只服务2%的终身学习者
2. 暴走报名通道:
在小六的任何一篇文章下面打赏980元,微信联系小助手(pipa555)抱你进群即可。
3. 试听通道:
微信公众号关注:简书福利社,里面有一天的试听,也有五天一本书的系列试听。好不好,你听完再决定。
我是彭小六。
今天聊了聊我错过的女神、错过的成长,我想听你们说说“那些年,错过的……”
这次我会选出1位 走心的留言,送出被世界500强企业列为员工培训书目的《精力管理》。
愿你我好好生活,不再错过。
周三开奖